淘客熙熙

主题:请教:怎么给小孩喂药? -- 无漏

共:💬160 🌺342 🌵4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呵呵,您既然这么辛苦的码字,我倒是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1、马兜铃酸很少,或者说几乎没有单独应用的实例。评价它的时候,我认为是评价含有马兜铃酸的药物(木通,防己之类)比较靠谱。把马兜铃酸从木通这个药物中剥离出来大加鞭挞。大约相当于在阿司匹林中,把难以去除,且容易造成较强过敏反应的乙酰水杨酸酐拿出来示众一样。先不说公平与否,起码是在比较时,犯了对比的主体不对称的错误。

2、您既然是希望探讨一些科学原理。想来也是搞自然科学的。我想应该知道,绝大多数的科学原理,都是有其成立的先决条件。如果我们放弃了这些先决条件,那么就是一种带有猜测意义的推广,在没有获得严格证明之前,即使取得了良好的结果,也只能是经验定律罢了。

不幸的是,生命科学里充斥着这样的“近似”,“推广”,“经验定律”,以至于我们甚至忘记了实验室我们做的实验,得出的那个结果,到底是在多么苛刻,甚至是自然条件下不可能有的环境里取得的。

回到马兜铃酸,如果说马兜铃酸,对碱性集团具有不可逆的结合作用,而且结合程度和剂量呈现线性关系。这就是一个非常严谨的说法。

如果放大,说马兜铃酸,因为对肾脏细胞中的碱性基团有结合作用,导致细胞受损,且呈现一定的程度的剂量依赖关系,也还算是个靠谱结论。

继续放大,说马兜铃酸,因为对某些碱性基团的结合,导致细胞受损,造成肾脏的基本单位(如肾小管),在肾脏血流充沛,肾脏自我修复功能健全情况下,有受损的可能性,这个结论也还算是合理。但是和最初它与某些基团化学结合、对细胞的损害相比,其线性关系会越来越差,甚至有时候会出现完全相反的情况。

再进一步放大到肾脏的话,那么就会出现临床上观察到的,马兜铃酸在某些低剂量情况下,甚至不出现肾脏损伤的情况。

注意一点,我们讨论的是纯马兜铃酸,而不是含有马兜铃酸的药材。药材中其他成分是不是有保护,或者是减毒作用,我们是忽略不计的,事实上,多数情况下,这些药材里的其他成分作用是无法忽略不计的。当然也有毒性升高的情况。但据我所知这种情况非常少。

实验室的大部分结论,都是依据在这种细胞,或者组织切片上观察到的结果做出的。这些实验室里重现性很好,很明确的结论,在临床上使用的时候,我们实际上越过了肾单位,肾脏,动物肾脏,人的肾脏等阶段,最后让我们这些接触临床的人,觉得马兜铃酸没有那么可怕,这或许是原因之一。

这也是为什么任何药物,不论理论依据多么完善,也要经过临床试验的原因。

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没有经过大规模,细致的临床试验,的确是个短板。导致对它到底有哪些危害,危害到何种程度,大家心里没有数。虽然传统的中医药教科书,早已明确指出其有危害,在今天,大家对健康日益关注的时代,仅靠这些描述,说服顾虑重重的病人,显然有些困难。更何况这些病人中,还有一知半解自以为了解医学的敏感者。

遗憾的是,由于医学伦理的限制,对大多数药物,严重不良反应的数据取得,往往是靠生命的代价来换取的。无论化学还是天然药物都是如此。相比而言,中药在这方面应该还算不错的了。只是相比于大家对于中药曾经无条件的信任而言,不良反应显得过于扎眼罢了。

不知道我的回复,是否回答了你的问题。呵呵

通宝推:springisok,witten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