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英国的煤炭历史(读书笔记)(0)引子 -- PBS

共:💬174 🌺709 🌵1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关于货币,彭信威的

中国货币史是很值得一看的。

虽然老了点

古代中国最适合的货币是白银,轻重得宜;黄金数量不足,且太贵;铜钱太重,稍微大一点的交易就无法携带,晚明到鸦片大幅度涌入中国,近250年间(1550-1800),中国几乎只进口白银,才完成了社会的货币白银化。这200年间,仅从菲律宾转运的美洲白银,年均就在100万元以上;葡萄牙人从印度洋携带的货币、以及日本的银山的出产,还不在其中。尽管不同人估计的数据差异很大,但这些年间涌入中国的白银数量至少在几亿两以上,最多估计在几乎20亿两。

中国的社会生活,到明清,已经不可能完全靠铜钱(运转的白银就几亿两,铜钱要重100倍),其实西欧在商品经济发展到资本主义前夜时,也是国内小规模的交易用铜币、银币,只有国际间的大规模交易才用黄金。西欧各主要货币的起源,都是白银。英镑者,一磅白银;法国利弗尔,一磅白银(libra,源自拉丁文的磅);德国马克,最初是半磅白银

中国的问题之一,是政府在广阔的国境内强力转运大量物资,结果钱荒和通胀同时存在;以北宋为例,西北边疆,军队云集,物价很高;政府无力运输足够的物资,就只能多发钱,铜钱不足、就当二、当五乃至当十的发大钱,又铸铁钱、发纸币等等;东南地区是出赋税的,“官今要钱不要米”(苏轼),总是钱荒,王安石变法时期,国家机构开足马力铸钱,甚至不计成本的赔本铸,仍然不够用。北宋是最后一个肯正视集权体制下的财政困境的朝代(宋代各种搜括手段用尽,财政收入折算比清代中期都多,但国家积贫,各处都缺钱,皇帝死了连葬礼都不得不俭省),变法失败之后,基本上儒家官僚集团就只剩下维稳-等死这一条路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