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茗谈(96):地震 -- 本嘉明

共:💬645 🌺1761 🌵11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回复----关于赵紫阳

0.你说得对,楼主关于叶剑英的想象只是假设。不过我估计证实或证伪都很难;

1.放到后面一块儿说;

2.OK。

3.这条很抱歉我记错了,是4月29日和袁木对话时展出的。

3.1.到3.5,你都是对的。是我把两次对话搞混了。

3.6. 下面一块儿说

4.关于赵紫阳。

你从赵紫阳调到中央之前的经历看,他比较注重干实事,比如在广东养猪,在四川抓农业,等等。他也不是不介入政治斗争,只是在当时政治斗争严酷的环境下,他已经算很好了,像陶铸、王任重这些人整人很厉害,而他整人相对少,所以他在广东很受干部群众的欢迎。现在说陶铸是革命家,受迫害等等,这些啊,都是有因果在里面的。在邓小平鬼都不上门的时间里,据说还去看望过邓小平。所以在80年代的大环境下,在派系中,他算是温和派,在政治上喜欢和稀泥,做实事为主。你要对80年代有所了解的话,可以说改革开放的纸是老邓铺开的,赵紫阳是个主要画画的。

赵紫阳对西方的一些制度推崇,身边有一帮文人也在捣鼓这些。但是,你说他们是崇洋媚外,是要做美国的狗腿子,这个也是不确切的。这些,你要从80年代的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看。80年代是连美抗苏,美国的先进生产技术进来了,不可避免会带来西方思潮。而不是说你用今天的思维,哦,你30年前说的怎么不对不对,这对当时的人是不公平的。你要想到的是,如果你处于当时的情况下,你能做到哪一步。当时的高层,还没到“买办”的地步,也不像后来高层家里都有美国公民的程度,影帝这种存美元的地步。在80年代,还没有到这一步。

80年代最震撼人心的是思想的解放。在我从中学到大学这段时间里,对思想、政治、历史、文化有全方位的探讨。思想是没有边界的,各种思潮都在交锋激荡。我记得当时南大有很多讲座,像我们这种一边是赶时髦听点新东西,另一个目的是找MM。呵呵。比如我记得很深的,是探讨清朝的“康乾盛世”,说康乾根本就不能称为盛世,因为清朝是思想禁锢得最厉害的一个朝代,你要赶上工业革命,思想必须超前,然后才有政治制度和经济。皇上就只让你吭哧吭哧干活,晚上回家生孩子,禁锢思想,大兴文字狱,你甭说超前了,同步都不可能。所以后来中国落后于世界,其实是在康乾的鼎盛时期都有原因了。还有很多其他杂七杂八的讲座,啥铁路建设史的,讨论钢产量的,三权分立的,法国大革命的,人大代表制的,啥都有,真正是百无禁忌。北京大学生有一年竞选人大代表,为什么只能出现在80年代,也是那个时代的一个注脚。

这就是赵紫阳这个人,以及他将要出演的背景舞台。

运动起来后,赵是头号目标。但是他这个人,做事的方法还是息事宁人,手比较软,符合他的一贯风格。“在民主法制的轨道上解决问题”,其实是符合他思路的。你看他的亚行讲话,可以算温和派。但是在老邓为首的强硬派看来,这就是妥协,会为以后带来大患。

这种双方的博弈,无论是政府还是学生,都有强硬和温和的。但是,街头抗争这种模式,容易激化矛盾,虽然在理智上认为,还是温和一些好,但是往往在行动上,双方都不知不觉地往极端上走,最后就是鱼死网破。学生的问题是没有一个统一组织,其实很多时候都可以撤了,但是往往热情过火的人这么一哄,一闹,就始终撤不下去。这次是这伙人闹腾,下次是那伙人闹腾,都是天南地北的不认识。只有回头看看,才能认识到这个过程。

赵在倒台前10几个小时,就是发表“我们老了,无所谓了”那次讲话的时候,大概已经知道自己马上要倒台了。这次听众能明显感到他讲话中的无奈和凄凉。我记得他讲完还有人鼓掌的。这和当天晚上李鹏杀气腾腾的讲话完全不一样,你看到赵紫阳没有出席当晚的会议,联系到早上赵的讲话,立刻就知道赵已经倒台了,“哦,怪不得他早上那样讲话”。所以,在519之后,赵既然已经倒台,“官倒”的基础“官”没有了,所以自然就不是目标了。

从运动开始,直到519倒台前,赵一直是腐败的代表,反正一提官倒就是康华和赵的儿子。在519后,很多人对赵还是有一份同情的。平方后得势的是邓杨李等人,而学生是“坏人”,赵也是“坏人”,这个“坏人”对那个“坏人”有同情心里,这不是很正常吗?

至于新闻开放,到519前几天,新闻是很开放。和赵紫阳有什么关系,我就不知道了。但我认为,这里最起码有个互动,并不是赵紫阳单方面恩赐一个开放。赵也有压力。我觉得赵,你要把他看成统治阶级里比较开明的一员。你如果把他想象成一个站在学生一边的反体制者,那就太幼稚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