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红楼梦》背后的世界 -- 普罗丁

共:💬230 🌺126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亮点36:就业黑幕

芳官刚刚才进入怡红院,何以就敢那么张狂,为一盆洗头液当众斥责干娘?女性关于化妆品的敏感是一个重要方面,但是,还有一个方面。

怡红院的丫环职位,是当时全中国最奇货可居的职位,引来无数眼光的关注。原因有三:

1)贾宝玉是少见的好老板,不欺负女性职员,也很少强迫或半强迫她们成为性工具。

2)在贾宝玉、花袭人等人的温情和有效管理下,丫环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的,积极向上的。

3)贾宝玉有过一个公开承诺:他会强烈要求在恰当的时候给所有女性员工恢复自由身。

这些因素之中,前两者是隐性的,属于软实力的范畴,需要身处其中才能有真切的体会。所以也不太利于传播。但是第三点是实实在在的事件,非常利于传播,而且立刻就引发了轰动效应:因为从来没有一个老板敢发出这样的反传统的声明。(类似于林肯的废奴宣言)

所以,那些对于职业身份和自由之意义尤其关注的青年女性们,纷纷得到了这个有用的情报。怡红院的位置,也就很快变得抢手。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是柳家的小姐。

这位姓柳的男士在梨香院从事行政工作,由于薛家母女与宝玉的频繁往来,他就拥有了大量的接触怡红院初级丫环的机会。几乎芳官每一次前来送信或传递物品,都有可能和柳先生接触到。人际的行政工作往往具有不确定性,所以不能保证芳官到来时主人正好在场或能够接待或回应,所以柳先生的作用是重要的。他需要以礼貌、耐心和一流的表达能力保障梨香院和怡红院之间的关系是持续升温而不是降温。没过两天,芳官就既喜欢而且认可这位柳先生的职业素质,并时常以物品相赠,鼓励和感谢他的支持。

有一天,柳先生告诉芳官,自己有一个女儿,是家里老五,形象非常的清秀和端庄,有资格竞争怡红院的丫环职位。芳官经过打听得知,柳小姐的主要问题在于身体素质,否则可能早就进入大观园了,毕竟她还有个母亲是专门负责给大观园人士提供烹调服务的。但是,柳小姐本人并不认为自己身体虚弱:

· 五兒道:“雖如此說,我卻性急等不得了。趁如今挑上來了,一則給我媽爭口氣,也不枉養我一場,二則添上月錢,家裏又從容些,三則我的心開一開,只怕這病就好了。——便是請大夫吃藥,也省了家裏的錢。”芳官道:“我都知道了,你只放心。”

柳小姐相信,持续的身体问题往往是精神原因造成的。她的年龄已经不小,但是既不打算简单地嫁一户普通人家(比如钱槐,赵小妾的侄子),过上相夫教子的生活,也没有认真地学习一种手艺,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所以她早已认准了大观园的行政岗位,认为那里是自己上升的希望所在。为何?

1)光彩。在大观园工作,权势有望得到迅速的积攒,袭人和芳官就是现成的例子。她们的实际能量远远超过了贾政的赵小妾这些人。这些权势究竟能够带来多少切实的好处,未必明显,但首先是一种人生历练,而且也有彻底摆脱低级身份的机会。

2)收入:月钱 + 各种隐性收入

3)生命价值:这分两个方面。柳家对五小姐的培养着重于仪容举止方面,怡红院既是施展这些素质的一流平台,又是进一步提升的理想学院。(提升的结果是啥?是鸳鸯那样还是袭人那样?她们似乎没太考虑)另一方面,如此的人际交流优势迟迟得不到发挥,整日接触的都是低端人群,口吐污言秽语;而如果闷在屋里不走动,则身体和精神只能更弱化,有违上天造人的宗旨。柳家上下,显然都清晰地意识到这一点。

芳官也慢慢意识到了,她长期演正旦,具有一定的行政素养,感同身受。她第一次向贾宝玉传达这种深切的关怀之情,宝玉就同意了,但同意和立刻向王熙凤提出是两回事,所以有所拖延,前途未明,使柳小姐非常焦虑。第二次,芳官已经不必再跟宝玉直说,因为她自己先后受了干娘和赵小妾的“气”,已经让宝玉这位老板怜爱万分。所以她只需要稍稍提及自己打算送给柳小姐一些补品,他就来劲了:

· 今見他回來,又說還要些玫瑰露與柳五兒吃去。寶玉忙道:“有的,我又不大吃,你都給他去罷。”說著命襲人取了出來,見瓶中亦不多,遂連瓶與了他。

玫瑰露是当时的高级补品,贾宝玉一句话,居然就可以整瓶送给芳官和柳家,没有什么比这件事更能证明所有方面选择之正确,之英明的了。最少最少,这可以证明贾宝玉已经清晰地记住了柳家的存在,如果获得机会,向人事主管说明的概率就非常大了。加上袭人和平儿这些多重保险的存在,芳官的信心是有根据的!

但是,毕竟还有最后的一关要过。贾探春究竟会不会立刻同意呢?这里的关键在于,假如贾探春没有立刻同意,而是表达了相反的态度,之前的所有努力可能都是白费了!这是各方难以承受的毁灭性打击。所以,根据平儿的建议,一定要等到探春的新官三板斧过了之后,再提此事。而且,最好是先跟贾母和王夫人提,成功率大增……

这哪还是就业呢??!!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