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红楼梦》背后的世界 -- 普罗丁

共:💬230 🌺126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真假诗学(下)

賈寶玉正好在一旁傾聽。在大觀園里邊,寶玉的社會經驗最豐富,也最藐視傳統文化。他憑借直覺,立刻發現香菱根本不需要再學習。

· “既是這樣,也不用看詩。會心處不在多,聽你說了這兩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

讀過《西游記揭秘》的人知道,無論三昧還是“三味”,都是至高無上的境界。都這么高的境界,這么深的體驗了,還學個啥呢?賈寶玉鼓勵她說,你不必讀其他人的詩了,自己直接寫,就OK。香菱似乎也有一種直覺,覺得自己的確能夠把握到詩的真味,但自己把握到是一回事,要寫出好詩來,尤其要得到大觀園權威的認可,是另一回事。至少,寶玉就不是權威。

香菱作的第一首吟月詩,被批評為“不雅”。關于俗與雅的區別,我們在大觀園試才那一節討論過。其實所謂雅,主要是兩個標準:一是盡量用別人沒有用過的字詞;二是盡量不要引發一些不潔的聯想,比如賈政所用的“瀉”字。前者是精英化,后者是高貴化。因此,香菱必須想盡辦法,用少數人使用的字詞,來讓少數精英貴族接受自己。她樂此不疲。

香菱的第二首詩,被批評為“不扣題”:讓你寫的是“月”,你寫“月色”做啥呢?只能寫出月色,不是證明你缺乏吟誦“月”本身的能力嗎?可見,貴族們活在一個處處需要證明自己的世界中。她們也要求香菱學習這種自我證明能力。香菱繼續努力著。

(那需要證明自己的貴族,還是真正的貴族嗎?香菱沒時間思考這個問題。)

香菱的第三首詩,是在睡夢中創作出來的。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精華欲掩料應難,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輪雞唱五更殘。

綠蓑江上秋聞笛,紅袖樓頭夜倚欄。

博得嫦蛾應借問,緣何不使永團圓!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輪雞唱五更殘。毫無疑問,這是整部紅樓夢中,給人印象最深刻的詩句之一。無論你讀紅樓,是細讀還是匆匆而讀,你都會印象深刻。再讀的時候,或者偶爾聽到,都會覺得似曾相識。這當然就是寫詩的最高境界!

眾人都說好,好得她們不敢相信。但是黛玉怎么評價呢?作者沒有給黛玉這個機會。因為只要是好詩,所有人都會認可。有的是嘴上認可,有的是只肯在心里認可。

至此,我們已經大致了解了香菱的風格。她和薛蟠,簡直就是天生的一對!當然,也可能是在長期的相互影響中,形成相似的風格。但是,風雅路徑萬萬千,他們走的路不太相同而已。香菱走詩學道路,薛蟠則死也不肯學詩,跑去學人搞同性戀,以及開展其他社交活動。由此,雙方在最初的恩愛之后,逐漸漸行漸遠。

這對背景復雜的夫妻,究竟會走向何方呢?

========================================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