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中国柴油发动机的陷落? -- 波波粥

共:💬65 🌺35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写的很好

内行,握手认识一下先。

我承认我在除了电磁意外的仿真器理解非常有限,而且结构那边问题的难度完全不同。仅仅从矩阵角度,预条件技术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说是简单又有效,放之四海而皆准,完全解决了所有问题。我想一个如果真能解决一个客户需要的问题,任何公司或个人能把它完全的黑箱,当作秘密武器,过了几年以后还没有类似文章发出来,几乎不可能。毕竟如果一个问题非常重要,而且已经有人做出来(没有任何risk,就是问题有解,读书的时候选课题就怕课题忙乎了几年,最后无解,吓怕了),那全世界这个行业其他研发的都回来钻研这个问题,除非这个问题不重要。。。关于你说的那个ansys的预条件技术,首先我觉得应该也不是万能的,其次我觉得应该也是发表的结果(包括专利)。

我做边界元快速算法和预条件的,也算做过一些有限元,一般来说哪怕只读对手的PR,看看复杂度,再看看输入参数,大致都能猜出来他们用的哪种“核心算法”,这个也就是为什么我们那个有限元新产品和ansoft不是量级上的差异,而仅仅是百分之几的了。我们当时在这个领域做边界元快速算法的时候,边界元上百万的问题在单机上就能解,这个以前都是要上服务器的,但是几家对手没两年就全追上来了。这个大问题的复数密集矩阵预条件也是非常复杂的,算是我们自己搞出来的秘密武器,但是今年意大利有人也给做出来了。大家都是做这个的,大部分一辈子都做这个,拿起你的PR看看都知道。有些小技巧,我们有一些,他们也有一些,大家最后就差不多打平了。

回到我原来的观点,我认为“核心算法”不用搞的那么神秘。如果说一个人在一个问题里做了许久,还不知道为啥自己的东西算不了而别人可以做,最后只能抬出来一个“核心算法”,却连啥算法都不知道,有点可笑哈。把一个东西弄得能算,才刚开始,要把它弄好,那个才要花功夫。如果你认为这个也是核心算法,那我们说的是一样,这个要花功夫肯定能解决。这软件到最后一定是个细活,得要有耐心。这个牵扯到许多不仅仅是算法的问题,不是研发就能解决的问题,用户体验,鲁棒性,如何测试,如何优化,甚至如何做市场,等等。

我也认同你说的,100多个人在ansoft,真正搞算法(弄数学,搞矩阵)的真没几个(好几个还都认识,不认识的文章也大部分都读过),其他的都是做外围。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