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毛泽东关于复辟的预言 -- hwd99

共:💬148 🌺1205 🌵3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你老兄又复活啦,呵呵!

谈到价值投射的问题。

解决接班人问题要依靠社会主义宪政

里面所谈涉及中国宪政的问题,我觉得谈得还是不错的,按照我总结主要有这么几个问题:

1)有名义宪法,但是无法有效启动宪法程序,利用宪法去进行实际的司法实践。

2)实际的结果就是——有宪法无形式宪政。

3)实际的结果又是——有实质宪政,即中共九大长老的权力机制和体制内部的实际晋升惯例,即被不少人世诟病的以党代政,党的纪律制度和干部晋升惯例成为实际上权力交接机制和实际上的宪法实践。

4)联系网上的那篇翟教授的哈利长文,对“实质正义”的辩护实际上也暗暗涉及了对中国实质的宪法实践的辩护,用以对抗西方言论对中国宪法程序就形式层面的批评。

5)简而言之,这种情况就是整个改开以后“名不正,言不顺”的一个缩影,但这种“名不正,言不顺”是出于一种政治考虑。即共产党既要通过激进的资本主义改革实现快速工业化的过程,增强国力,又要保持共产党基本的价值投射从而安抚群众。这样一种精神分裂很大程度上,我能够保持同情地理解,实际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

6)我目前有点摇摆不定的一点就是,是要把这种意识形态上的混乱整平以实现名正言顺还是继续保持一种模糊性和弹性,即“不争论”。这两者都有各自的好处和各自的坏处。

名正言顺的好处:1、党棍宣传机器的无能与猫论、摸论带来的思想混乱大有关系;2、整合整个社会的思想资源,以期能够实现一种适合扩张的进攻性意识形态。

坏处就是:1、有可能会破坏共产党传统的意识形态诉求,缺乏了马克思主义制衡的上层更容易肆无忌惮地进行对下层的掠夺;2、缺乏了意识形态层次的模糊性和弹性以后,会使得阶级博弈更多以刚性冲突的方式出现。

“不争论”的好处差不多就是能够克服名正言顺的坏处;其坏处大致也就是名正言顺的好处之反面。

对这样一个问题,我现在感觉大概可能目前还没有到一个鲜明亮出意识形态大旗的时机,这个时机需要进一步发展让内部的各种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大体理顺之后,才有可能在获得内部大部分人共识的情况下得以提出。现在如果贸然行之,可能更容易造成一种内部分裂。

我们目前的宪政实践实际上更多是古罗马的元老院制,但是这种元老院制度如果以形式宪法的方式固定下来之后,那么日后面对这种形式宪法的刚性规定如果进行改革比起目前体制内部的自我修补要困难得多。例如9常变7常的博弈就会变成以宪法修正案形式出现冗繁法律程序,中间涉及的博弈过程之复杂程度会远超当前的局面。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