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浩然——一位伟大作家和他的作品——《金光大道》 -- 俺老孫

共:💬61 🌺487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金光大道》一:互助组诞生,

互助组诞生了,完全出于自觉和自愿。

芳草地的两个党员和几个翻身农民积极分子组成了芳草地村的第一个互助组,要帮助多灾多难的刘祥度过春耕的难关。成立互助组的当晚高大泉和朱铁汉两个党员便把刘祥家不住人的西屋土炕扒了,把炕坏拆出来当肥料用。当第二天一早准备下地劳作的人们路过看到头天晚上还不存在的一晚上变戏法一样出现的一大堆黑土坏,听到老贫农周忠介绍病人有互助组员照顾,孩子可以继续去上学,耕地有互助组员来帮助完成不会搁荒时都惊讶于互助组的力量。对这个新生事物各怀看法。

富裕中农秦富家里没作干饭只吃稀饭,牲口也没喂饱,打着主意要卖套给刘祥家,却等不到人上门,饿得心慌,跑出来看情况,听周忠的话误会周家卖套给刘祥家,即羡且妒。

分家多年久不往来的秦富的弟弟秦恺则有不同的感受,他本来答应高大泉与刘祥搭伙,后来因为刘祥家有病人自己又受了伤不能出工,就甩开刘祥与外村的亲戚搭伙去了。但心中并非心安理得,颇感对不起村干部党员高大泉,面子上过不去,再看到高大泉为了几个困难户的操心劳神,更受感动,就去亲戚家牵回了大牯牛,为高大泉等解决了邓久宽家的春耕难题。

高大泉虽然办起了芳草地村第一个互助组,但并无理论基础和经验积累。但在当时的中国并非新生事务,在当时的一些土改早的老解放区,互助合作搞的也早,早已有成熟的经验。县委书记梁海山油印下发毛主席一九四三年在接见陕甘宁劳动英雄大会上的讲话《组织起来》,传达关于号召改变延续几千年的一家一户单干的农业生产模式,走组织起来、互助合作,并最终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央精神。

《金光大道》这部小说虽然是文学作品,但作者来自于农村,长期在农村工作,亲身参与了农村集体化的运动,他所写的故事并非闭门造车,而是皆有所本,是来自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真实可信的。当他写翻身户土改后第一个春耕的困难时,那绝对是真的有那些困难存在,而当时解决这些困难的办法绝不是“发家竞赛”,而是“互助合作”,是党中央毛主席指出的《金光大道》——“组织起来”。

*题外话:《金光大道》中的主人公高大泉为代表的一些人物经常把“建设社会主义”挂在口头上,并把“个体单干”、“发家致富”等与“建设社会主义”对立起来。因为虽然中国农民都都没见过什么是社会主义,但毕竟有象耿长锁这样的中国农民去过苏联参观过苏联式社会主义的集体农庄是什么样子,看到了拖拉机在一眼望不到边的土地上进行耕作,几个人一天就可以耕完在中国需要几百人一天才耕得完的土地。半由党的宣传教育半由大家的美好想象,潜移默化地培养起坚定的信念,那就是“社会主义”=“集体化+机械化”,而一家一户的单干模式是搞不起机械化的。因此“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反对一家一户的单干。党是这样教育的人们的,人们也是这样想并这样做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