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答fride—简评黄“新生活运动的一个侧面”一文 -- 烤面包的胖大叔

共:💬14 🌺4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讨论一下

先提个疑问,f兄论及“语言学转向”提到维特根斯坦,可以理解,但是为什么要从“逻辑哲学论”时期的维特根斯坦说起呢?语言问题在“逻辑哲学论”时期,维氏的理论大概是“图像理论”(Picture Theory)从这个理论出发,“世界是事实总体”而“图像是实在的一种模型”一直推衍到事实和语言之间的对应关系。这时的维特根斯坦理论中的语言,就我个人以为,“工具化”的色彩还比较浓厚。

到了《哲学研究》阶段,维氏的语言似乎成为一种自足的体系。似乎可以这么说,维氏讲语言从逻辑传统中抽离出来。(这么表述不够准确,先不管了)而“语言学转向”似乎正是从这一点出发的。而就这一点,海德格尔和维氏确有相类似之处,你在上文中提到“诗意之说”与“不可说之神秘”(这也是维氏早期观点)的区别,在《逻辑哲学论》时期可以这么认为,但是到了《哲学研究》阶段的估计还要仔细分析。

当“语言学转向”影响历史学的研究中,对长期以来的历史学试图将历史表述为客观的事实这一观念提出挑战,比如说颇具影响的海登.怀特在<元史学>一书中,就有类似表述,海登.怀特本人对历史的基本看法是认为历史是混沌一团的,然而历史学家在历史写作中,必须赋予历史事件某种“情节结构”,而这种“情节结构”合法性的获得不是源于历史本身,(历史是混沌的嘛),而是“诗性的,本质意义上是语言学的”。

海登.怀特进一步阐述对语言是如何建构有序的合法性:

在史学家能够把表现和解释历史领域的概念工具用于历史领域中的材料之前,他必须先预构历史领域,即将它构想成个精神感知客体。这种诗意行为与语言行为不可区分。后者准备将历史领域解释成一个特殊类型的领域。这就是说,在个特定领域能够获得说明之前,它必须首先被解释成一个有可分辨的各种事物存在的场所。这些事物作为现象的独特状态、层次、族属和类别,又必定被设想成是可以分类的。此外,它们必定被认为彼此之间具有某种关系,而关系的变化构成了一些问题,它们要由叙述中的情节化和论证层面上提供的解释加以解决。

在来看相应的历史写作实践,贝克对法国大革命分析中

不好意思,要下班接老婆了,这样吧,下午上班再接着说。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