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再说几句话:批驳“鲁迅活着怎么样:进监狱?沉默”的谎言 -- 2313234454dfsd

共:💬47 🌺294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其实这个公案已经是旧闻了。。

关于这个事情,之前出于各种目的的各派“知识分子”为了自己立场出发,渲染和争论了很久,所以相关的质疑和论辩网上已经太多了。

而关于东哥前后两次说法的不同,-----其关键就在于就在这几个月之间,发生了震惊那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性事件,即东哥的“阳谋”。-----鲁迅作为偶像,已经死了,但是东哥对鲁迅的评价在“阳谋”前后会有如此之大的区别,原因是因为,这个评价和东哥对鲁迅的感情无关,它的本质是给那些“听众们”的一个信号啊。

雄才大略的东哥有些时候的话语,现在我们听起来似乎比较刺耳,实际上站到他那个角度,以政治家而言,在那个时代背景上,这样的言论是非常自然的。-----这里举一个远的例子,大跃进之后迎来三年的所谓的自然灾害,然后相应的东哥的威望受到了打击,伴随着的就是对之前反右打击中的右派分子的“摘帽”和对“知识分子是否属于工人阶级”的新评论,----这股趋势的顶峰就是陈毅元帅在1962年在广州会议上遵照周公的意思发表的“脱帽加冕”的著名言论。-----但是,这个给当时知识分子“脱掉“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之帽,加上“劳动人民知识分子”之冕”的举动,在之后的北戴河会议上,被东哥这位最高权威否决了,他老人家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阳过来,阴过去,阴魂未散,要作分析。”----

所以说,要研究罗稷南和东哥的这段话,首先要明白,这压根不是东哥对鲁迅的评价,而是东哥对罗稷南这个“别出心裁”的试探,给出的一个对当时知识分子们的“响亮的”回答。理解了这一点,就理解了当时为什么黄宗英会害怕,因为1956年以后,他们一直是政治运动的受害者和“惊弓之鸟”,如果以1976年作为结束的话,那么20年漫长的苦难已经足以让他们形成精神上的条件反射了。

而反过来讲,如果您不能理解此时东哥的心境和对当时知识分子的心态,仅仅把这话视为东哥对鲁迅的评价,那么您的工作的出发点,就可能有所偏差了。-----这个公案仅仅是反右这个大历史背景里面的一个小小而又意味深长的小插曲, 把握了这个角度,或许对您认识这个插曲会有所帮助?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