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陈郢客MM也被刀笔小吏愚弄:毛主席如何对待活着的鲁迅 -- 2313234454dfsd

共:💬84 🌺703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反右是文革的前奏,文革是改开的前奏

铸剑兄一不小心把续文放到我的提问帖下面,深感荣幸。

先再说两句关于毛对鲁迅的评判,我的理解是,有人实际上是喜欢“在牢里”。出发点是鲁迅是个批判者,所有社会上的不公平,都要批判,然后就进去了。一方面,是对鲁迅的赞赏(虽然这些人也不见得喜欢鲁迅),另一方面,是暗示当时社会上有值得鲁迅批判的东西(也就是为了反对当时的社会和作为领袖的毛,不得已把它们并不一定喜欢的鲁迅拿出来当武器)。

当然这些都是个人的理解。而这句话本身也不过是当时中国社会波涛汹涌的大环境中的一个小水花而已。而双百和反右,也可能只是现代中国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适应,甚至反复争夺的大戏中的一个片段。也许是一个比较关键的片段。

简单地说,面对当时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毛和一部分党的领导可能意识到了潜在的一党制的上层建筑所带来的必然的矛盾。为解决或化解这个矛盾,他们的策略是推动双百。反右则如铸剑兄说的,是在双百策略失败后的一个校正。但原来认定的基本矛盾还是存在,后续的动作是不可避免的。抛开WG中的是非成败不谈,如此一直到一代伟人辞世,总结历史,发现通过改革上层建筑来适应经济基础在当时的环境下是行不通的。同时,经济基础内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也日趋尖锐起来。于是,在这两个矛盾的夹击之下,改革生产关系成了当时顺理成章的,也可能是唯一可行的办法。如此顺推下去,当经济基础已经基本重新塑造成型的今天,其势必重新产生对上层建筑的变革压力。也许现在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矛盾还没有把历史带到拐点,上层建筑的变革还不是必然的。但终究有一天会到来。所不知道的是,它会向哪个方向改变。

在这个大的历史周期律面前,人类是无奈的。即使是伟人,也无法把曲线拉直。即使在我们之前已经有许多历史的先例,我们还是无法避免地踏进同一条河流。

想多了就不免陷入虚无。毛说只愿意做导师,是对的,陷入虚无的人们需要一个导师来引导。

顺便提一下,铸剑兄的续文的最后一句

在此之后,双百方针的党内反对者和反右功臣——刘、邓、彭们——威望也高涨起来。
应该是没有“不”字吧。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