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关于朱镕基的一点基本面,续前贴 -- 小楼

共:💬279 🌺1981 🌵5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对一个人的认识是可能被表象所迷惑的

对一个人的认识是可能被表象所迷惑的。

朱镕基九八年的那一场记者会,对我来说其实倒没有多大的冲击力。

至于原因倒也不是因为我当时就能看得透彻,不过是因为九十年代在“大刀阔斧、魄力改革”的氛围中,朱镕基记者会上的那些激励人心的豪言壮语,其实全国地市一级的报纸与书记怕是有三分之一在他之前都讲过。朱镕基与他们唯一的区别,就是终于把这些豪言壮语从地市一级抬到了总理一级。

从八十年代以后,“改革”一直是“政治正确”的行为。虽然八十年代末的那场“政治风波”颇有些“惊心动魄”,但也没有根本动摇“改革”本身的“政治正确性”。当然到了九二年之后就更不成问题了。

而当时从中央到省一级的官员由于八十年代末的冲击而谨小慎微,但到了地市一级由于普遍比较年轻,“政治投机”政治投机的心态比较足,很多市长书记,特别是刚提拔上来的,一直有“踩政治红线”的冲动。他们的那股子劲头,其实朱镕基都比不上的。

有个例子就是当时的诸城市长陈光,91年的时候才三十五岁就当上了市长,到了92年就“大刀阔斧”地开始了“卖光国企”的“诸城模式”。这样的力度,比后来人的朱镕基可决不逊色---92年的朱镕基还没进常委呢!

再比如汪洋的那篇《醒来、铜陵》可是发表在南巡之前的91年,而他本身在88年就已经是铜陵市长,那时候才三十三岁---三十三岁时的朱镕基可是没有这么风光啊!

当然,陈光的卖光国企在当时的冲击性很大,而汪洋的《醒来、铜陵》反响其实很小,因为当时在全国各地打开地市一级的报纸,每天都是这样的题目。但也正因为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豪言壮语接触的多了,所以到了朱镕基记者招待会的时候,在我听来就不再是激励人心,而是有些陈词滥调了。

不过我那个时候,对朱镕基的政策毕竟认识不够,当时也仅仅把他当成了一个只知道大话空话而没脑子的官员。直到后来在各地接触了众多触目惊心的工人下岗与惨不忍睹的农民自尽,又知道了不少朱镕基背后不为外人道的事情,才逐渐认识到朱镕基可绝不是像他表面所表现的那么简单。其实想一想也就明白了,如果仅仅是没有心机的大刀阔斧的话,以中国政治的现状,朱镕基他爬得上去么!?

大概在几年前,我对朱镕基的印象其实还一度有所改观。好像是2007年有一次,江泽民朱镕基李岚清以“退休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参观一个什么展览。那时候看到朱镕基的照片,倒是没有了往日颐气指使不可一世的劲头,让人多少猜测觉得他对自己有所反省。

只是到了去年,这才知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古人诚不我欺。朱镕基到清华演讲的时候居然又跳将出来,不但肆无忌惮地为自己开脱还不算,还要不知羞耻地拿出《中国农民调查》----朱镕基他算个什么玩意儿!

----

对朱镕基的认识被其表象所迷惑的,怕是还有很多的。

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一书出版于1998年,她因为这本书而受到了极高的评价,在国内很为人所尊重。当然后来不得以流亡海外。我对朱镕基的反思,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这本书的影响。因为这本书中叙述的多数社会不公与罪恶,实际上都可以在朱镕基的政策中找到源头。

但即使是何清涟在书中抨击政府的种种罪恶,她一直到2008年还把朱镕基当作政府中为数不多的不“evil”的形象,居然以为朱镕基多多少少作了一些“好事”。这真是让人无话可说,也不由得感慨朱镕基迷惑世人的深厚功力。

也就是到了去年朱镕基在清华演讲之后,何清涟夫妇才终于看清楚了朱镕基的本来面目,才终于将朱镕基当政的时候的种种政策与他们对中国社会的反思联系联系在了一起,同时也才明白那一个特定时期中国罪恶的源头到底在哪里。这不能不让人感慨!

---

朱镕基在清华演讲之后,与现任总理的对比应该是让不少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有一句话也流行开来:“乌鸦站在猪身上---只看到别人的黑!”

通宝推:ququ,迷途笨狼,海峰,棋人鲁大耍,威武,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