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江山解码-以谋士的视角看历史 -- 秦纵轩

共:💬35 🌺28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4. 通向巴尔干和高加索

克里米亚半岛在黑海内赋予了俄罗斯相对土耳其在海上的绝对优势。但是在陆上,要想巩固这个突出部,俄罗斯必须要拓展克里米亚半岛和黑海北岸地区左右两翼的战略纵深。于是东部的高加索地区和西部的巴尔干地区成为了俄罗斯下一步的目标。

18世纪下半叶启蒙主义之风由西向东吹遍欧洲大地,越来越盛行的民族主义思潮在土耳其内部深重的民族矛盾的温床上发酵出了风起云涌的民族独立运动,少数民族和基督徒聚集的高加索和巴尔干地区则是奥斯曼帝国境内民族独立运动的重灾区。

自己的目标和敌人的软肋重合,这两地注定是俄罗斯军事行动的舞台,尤其是巴尔干半岛,其连接欧亚,抵近北非的的特殊地缘位置使其民族、宗教、政治结构错综复杂,成为各方势力争夺的博弈场,因此而被唤作“欧洲火药桶”。

如此重要的巴尔干地区当然早就在力争称霸欧洲的俄罗斯的预算内了,而且俄罗斯在巴尔干地区有着其他列强所独一无二的优势。因为俄罗斯和大多数的巴尔干国家和地区都共同信奉东正教,而俄罗斯又是当时唯一独立的东正教堡垒;除此之外,活动于巴尔干半岛大部分地区的保加利亚人、塞尔维亚人、马其顿人、门德内哥罗(黑山)人等民族和俄罗斯人同属斯拉夫人。宗教号召力和民族归属感让俄罗斯人理直气壮地奔向巴尔干半岛。

当时,在俄罗斯人占据的黑海北岸乌克兰地区和土耳其人控制的黑海西岸巴尔干地区的转角间有着一块被称之为比萨拉比亚(今摩尔多瓦和乌克兰德涅斯特河以西海岸)的过度区域。这块由德涅斯特河、普鲁特河和多瑙河围成的三角区域如同一根楔子钉入了黑海西北暗,将乌克兰和巴尔干两大板块连接在了一起。

比萨拉比亚地区的居民主要是操属于拉丁语系的罗马尼亚语的罗马尼亚人,在以斯拉夫人为主体的东欧地区显得非常特殊,而这一有别于俄土两大民族之间的第三集团成为了两方争夺的重点。

在俄土两国在黑海西部的拉锯战中,谁得到了比萨拉比亚,那么谁便获得了大河所提供两层防御屏障和冲击对方板块的跳板。

所以虽然比萨拉比亚地区海岸线短平且因位于大河三角洲而泥沙淤积,几乎没有一个像样的港口,但是它巨大的陆上战略价值使它依然是俄罗斯在黑海地区海权战略中的一步重要的棋。

当时比萨拉比亚属于奥斯曼帝国控制下的摩尔达维亚公国,早在第四次俄土战争中,俄罗斯就有意在巴尔干战场接应与土耳其鏖战的奥地利时顺手牵羊地将摩尔达维亚公国变为自己的附庸,但是俄罗斯在比萨拉比亚和巴尔干地区的努力最终随着双方联盟实力的此消彼长和《贝尔格莱德条约》的订立而化为了泡影。

当第五次俄土战争中俄罗斯攻陷克里米亚半岛的时候,另一路大军已经渡过德涅斯特河西进至巴尔干半岛,并转而向南冲击土耳其在此地主力经营的普鲁特河-多瑙河防线。沙皇铁骑饮马多瑙河,大有将比萨拉比亚地区一口吞下的架势。

俄罗斯人在多瑙河三角洲凌厉的攻势以及相配合的波罗的海舰队在爱琴海和达达尼尔海峡的协同作战让土耳其人难以招架,把同样对巴尔干地区视作自己势力范围的奥地利也拖入了战争,一同抵御俄罗斯在此地的扩张。

俄罗斯为了避免和昔日盟友奥地利交恶,影响其在黑海西岸的经营,在1772年挟胜利之威和土耳其签订了停战协定,转而伙同普鲁士一道把奥地利拉入到了瓜分三国共同的邻居波兰的行列。

1773年俄普奥完成了第一次瓜分波兰的行动,在波兰得到的利益输送让奥地利重新选择了在俄土战争中保持中立。俄国在获得了波兰的一大块肥肉和奥地利的退出后于第二年,1774年,重燃战火。

俄罗斯穿越比萨拉比亚地区进入巴尔干半岛,强渡多瑙河,对土耳其在欧洲统治的核心地区,尤其是黑海沿岸区域发起了强力冲击,其前锋一度在跨越多瑙河后前推到了巴尔干山脉一线(今保加利亚中部),确保了俄罗斯海上力量在黑海的统治地位。

如此战争情势下,土耳其人选择了妥协,于此同时国内爆发了普加乔夫起义的俄罗斯也愿意结束对外战争,两国于1774年签订了《库楚克-凯纳尔贾和约》,条约承认俄国对第聂伯河和南布格河之间区域和刻赤海峡的所有权,允许了俄国军舰和商船在黑海自由通航。

虽然欧洲各大国对俄土两强的均势政策使俄罗斯无缘比萨拉比亚地区,但此次战争所获领土还是让俄罗斯拥有了对克里米亚的侧翼防护和进一步向外推进的跳板。

土耳其在第五次俄土战争中的惨败不仅深深地刺痛了这个江河日下的帝国的神经,而且还让它面临着非常实际的国防安全威胁。俄罗斯通过克里米亚半岛所获得的黑海制海权、依托南乌克兰地区随时对西岸的巴尔干地区和东岸的高加索地区发动战争的可能让土耳其人惴惴不安。

在土耳其人眼中,这一切威胁的根本来源就是被俄罗斯吞并了的克里米亚半岛,此时它就是高悬在奥斯曼帝国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因此土耳其人在英法等欧洲大国“力量均衡”政策的支持下发动了第六次俄土战争(1787-1792),旨在夺回克里米亚半岛,彻底解除黑海之患。

土耳其人先发制人,水陆两线从黑海西岸对克里米亚半岛发起了冲击。俄军在第聂伯河河口阻击并重创了不再有克里米亚汗国策应的土军,并且反守为攻,联合了自己瓜分波兰的帮凶奥地利一同对盘踞在比萨拉比亚地区的土军取得了大胜。

俄军稳扎稳打,在得胜后并未急于南下巴尔干,而是一座座地占领和消化南布格河和德涅斯特河之间,尚未被并入俄罗斯领土内的要塞和城市。

这其中最有价值的要塞是哈吉别伊,也就是今天被称为“黑海明珠”的敖德萨,此地是黑海重要的不冻港,前苏联黑海舰队的驻扎地,同时也是俄罗斯历史上最重要商业港口之一。

随着这一片地区落入俄罗斯人之手,俄土两国在黑海制海权的天平更加向俄方倾斜。土耳其人从西岸通过海路对克里米亚半岛的攻势遭到了同陆路一样的挫败结局。不得已,奥斯曼帝国将主攻方向移至黑海东岸的高加索地区,以求避开俄奥的联合攻击,从东线出其不意地对俄罗斯控制的高加索地区和克里米亚半岛发动奇袭。

黑海东岸,当俄罗斯兼并了土耳其人的鹰犬克里米亚汗国后,峻峭的高加索山脉成为了两国天然的边界线。

不过没有任何天险是在人类的野心和欲望面前不可征服的。在西岸地区俄罗斯能够跨越大河图取巴尔干半岛,在东岸地区自然也能翻阅高山,将触角伸向和巴尔干地区并肩为近现代世界两大火药桶的中东地区。

早在战前的1783年,俄罗斯已经将势力向南渗透到了与其同样信奉东正教的格鲁吉亚,并获得了对它名义上的宗主权。俄罗斯能够跨越这道天然的分水岭,将势力范围扩张到对方一边,可见此时俄土之间的力量天平已经完全倾斜到了俄罗斯一边。

格鲁吉亚是一个山地国家,由北方和俄罗斯之间的高加索山脉以及南方和土耳其之间的黑海山脉所夹围而成,濒临黑海的西格鲁吉亚地区是黑海东南岸少有的靠泊地点。

土耳其本土、格鲁吉亚、俄罗斯北高加索地区这相邻的三地被山峦叠嶂的黑海山脉和高加索山脉分割,陆路进军缓慢,补给困难,而且进攻方在山中行军极易被防守方伏击。

所以对俄土双方而言,在这一地区拼的就是海上力量。黑海制海权归谁,格鲁吉亚就跟这谁走。而土耳其人要想在这一战中进攻高加索南北两麓并登陆克里米亚半岛,也只有从海上发起攻势。

但是此时的土耳其如果没有外援帮助,它自身已经在这条路上走进了一个死循环:没有克里米亚半岛,土耳其在俄罗斯面前就没有黑海的制海权,反过来,没有黑海的制海权,土耳其也就无法从俄罗斯手里夺回克里米亚半岛。

东线战场的结果毫无悬念,俄罗斯舰队在刻赤海峡击溃了土耳其舰队,赢得了东线战场的胜利。

在西线战场,俄罗斯陆军在奥地利盟友退出战争后,以比萨拉比亚为根据地,在南方的多瑙河三角洲地区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海陆两线的大获全胜把土耳其人逼到了谈判桌前,于1792年签订了《雅西和约》。在条约中土耳其人正式承认了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归属权。但是在西边的比萨拉比亚地区,俄罗斯人照旧和历次俄土战争一样从最终占领线先后退了几步,止步于德涅斯特河东岸。

当然贪婪的沙皇这次之所以如此“节制”地把比萨拉比亚这块到嘴的肥肉吐出来,背后还是由于英法两强对俄罗斯在巴尔干地区扩张的阻挠。

德涅斯特河和普鲁特河下游的扩张受阻,俄罗斯转而向两河上游地区进行扩张。1793年和1795年,俄罗斯两次伙同普鲁士和奥地利,第二次和第三次联手瓜分了波兰,导致波兰亡国。

通过这两次对波兰的蚕食,俄罗斯取得了喀尔巴阡山脉和德涅斯特河-普鲁特河上游地区,领土上上深入到了中欧腹地,同普鲁士和奥地利直接接壤,并且在黑海舰队的配合下,对比萨拉比亚地区完成了东南北三面的军事包围。

军事手段之外,俄罗斯在政治上也是积极渗透,在比萨拉比亚所在的摩尔达维亚和起南部的瓦拉几亚两国的高层安插亲俄的傀儡。通过军事和政治手段,俄罗斯已经对比萨拉比亚地区实现的全面包围,只待最后实质吞并了。

俄罗斯虎视眈眈,土耳其战战兢兢,面对俄罗斯咄咄逼人的压力,土耳其必须要依靠外力才能进行有效的反抗。当拿破仑开始横扫欧洲并和逐渐将进攻的矛头对准东欧后,土耳其和法国结盟,在南方和西方共同对俄罗斯形成了掎角之势。

当然在烜赫一时的拿破仑眼中,土耳其这个异教徒盟友不过是被他当枪使的角儿,为了牵制俄罗斯在第四次反法同盟的军事实力,拿破仑怂恿奥斯曼苏丹对进行复仇战争。

土耳其有了拿破仑的撑腰,也对俄罗斯展开了积极的部署和反制。奥斯曼苏丹清洗了在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当政的俄罗斯傀儡,重新安排忠于奥斯曼的势力上台。

面对土耳其的挑衅,俄罗斯不惜两线作战,在其进一步行动前果断采取了攻势,第七次俄土战争(1806-1812)爆发。

当然,俄罗斯很清楚高卢雄鸡和奥斯曼火鸡(Turkey)谁的骨头更硬,谁的肥肉更多。在拿破仑那夹带着法国大革命精神的战火还没烧进自家庭院之前,俄罗斯必然剑指西南。

1807年,俄军在波兰败给法军后,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和拿破仑举行了会面并签定了和平条约,约定共同对英国进行大陆封锁

随后拿破仑大军转向西班牙作战,而沙皇的铁蹄向着苏丹的领土滚滚踏来。这一回,历史再度证明此时的土耳其人没有外援帮助根本不是俄罗斯人的对手。

黑海战场,俄罗斯舰队在达达尼尔海峡重创土耳其舰队,再度宣告了自己对黑海的制海权;高加索战场,俄罗斯人在“教友”格鲁吉亚人的策应下扫荡了土耳其在格鲁吉亚的残余势力,将土耳其人逼退到了黑海山脉以南;巴尔干战场,俄军水陆并进,进据德涅斯特河西岸,再度以比萨拉比亚为基地,向南对土耳其的多瑙河防线发动全面冲击。势如破竹的沙皇铁骑通过这样的全线突击在多瑙河防线上打开了缺口,成功强渡多瑙河,进入今保加利亚地界,前锋直至巴尔干山脉。

正当俄军摧枯拉朽般的蹂躏土耳其并威胁其核心腹地时,苏丹的盟友拿破仑正率领60万大军对俄罗斯发动全面的入侵战争。

山雨欲来风满楼,俄罗斯在瓦拉几亚取得了最后一次决定性胜利后逼迫奥斯曼帝国签订了《布加勒斯特和约》(1812),结束了第七次俄土战争,回师本土抵挡拿破仑的王者之师了。

虽然法军入侵的不利形势让俄罗斯做了不少让步,但是这一回俄罗斯取得了足够的筹码,以至于比萨拉比亚无论如何都是俄罗斯人嘴里的菜了,除此之外格鲁吉亚也正式并入了俄国。

在巴尔干和高加索地区,俄罗斯人都实现了既定的战略目标。但是野心是越滚越大的雪球,当俄罗斯的边界被推进到了普鲁特河和多瑙河,俄军在巴尔干半岛摧城拔寨如入无人之境后,沙皇的最传奇的梦想仿佛就要实现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