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请教】鬼子炮击前升起的气球 -- 买卖提成

共:💬29 🌺18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确实就是炮兵轰完步兵冲,步兵冲完炮兵轰

128淞沪抗战,打的是高楼大厦间的巷战,鬼子空军、炮兵都不好使,没占什么便宜;到了813,就变了样,大部分战场都在市郊田地里,上海海拔低,往下挖半尺就冒水,工事没法做。国军成建制地补充上去,也只能顶一两天就打光了。最能打的白崇禧,一天打光了6个师。看完国军将领对813淞沪战场的回忆,感觉就是另一个斯大林格勒。

国军也有《风语者》,徐州会战中,在台儿庄禹王山上的60军(滇军),就使用白族战士做通讯兵,防敌人窃听电话。

《我的团长我的团》中,有个一直背着弟弟骨灰的丧门星。原型可能来自台儿庄会战,武汉报纸有一篇报导:60军有兄弟二人,都是连长。弟弟阵亡后,哥哥一直随身带着弟弟的骨灰,被称为难兄难弟。兄弟二人,同在183师1084团当连长。后来哥哥也身负重伤,背着骨灰进了武汉后方医院,最后背回了云南。

《拯救大兵莱恩》中,为了抗击坦克,守军直接拿迫击炮弹扔。这事儿国军也干过,八十一师的一个炮兵连长古大长,在城头上把迫击炮弹装好引信,狂轰城下撞门的日军坦克,中弹牺牲。

《南京!南京!》或是《金陵十三钗中》中,有辆被打坏的国军战车突然向敌开火,予敌重创。真实事件发生在南京保卫战的外围,地点在淳化镇附近,时间为12月5日。是时,国军战车三连一排,协助友军防守,三辆战车被敌击毁。战车为德制“克芬伯”式,五吨重,配并列两挺机枪。其中一辆有两位军士存活。看到包围上来的日军,两人商量如果继续开火,必将被敌活捉,下车逃命又感耻辱,不如暂时埋伏下来。敌人匆匆查看后也没发现。接近黄昏,又开来一路敌军步兵,全是轻武器。两人出其不意,各持一挺机枪突然开火,一下打倒几十个。剩下的敌人没有重武器,散开隐蔽后形成对峙。熬到天黑,国军士兵想趁夜撤走,被敌人发觉,一名士兵不幸中弹身亡。另一名士兵辗转归建,在39年底的昆仑关战役中也壮烈殉国。在昆仑关被击毙的日军旅团长中村正雄的随身文件中,发现一本《雄风万里》,里面对于南京战役的经验总结中,提到了那辆战车的埋伏狙击。

廖运周,武汉会战时任110师团长,负责沿公路狙击。一开始的打法主要是占山头,可日军空、炮兵厉害,挡不住。后来改变战术,沿公路周边游动出击,灭了日军一支辎重队。那仗打得比较经典,让友军占住山头,吸引敌军,结果小鬼子把东西一扔就往山上爬。廖部乘机从公路边出击,上下夹攻,全灭。

这算小胜,某天国军忽然就撤了,廖团还在那游击呢,发现不对跟着也跑,才没落在敌后。跑在最后,当然就得当当后卫了。走到个叫小坳的地方,山间的公路转了个S形,最绝的是,这里有个弹药库,守兵跑了,留下了一万发迫击炮弹!廖团长直接找到18军军长黄维(相信两人此时谁都想不到后来的命运),黄维给了他一个战防炮连,又加了四门迫击炮,加上廖团自己的,凑够了12门。

战斗很经典,我看到的时候就想不通,这样的大胜为何一直名不见经传?……等到黄昏,鬼子追来了,前头是坦克、装甲部队。乘敌坦克刚转过S形公路的第一段,车头暴露时,战防炮开火,一口气打毁3辆,堵住了整个公路。然后,迫击炮弹雨点一样砸向后面的敌军。文中所记,打到夜深,应该打掉了约数千发,然后,整个后卫部队安安稳稳地原地睡了一大觉。早上天亮再看,“打坏的车辆绵延2公里,敌伏尸无数”。

我是对照着各种地图来看这些文章的,真的体会到一寸山河一寸血。回忆录中有不少好东西,随手一记就是一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