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青铜时代的蜗角战争 第6章 戍卒叫 函谷举 2 -- 潇水

共:💬25 🌺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1、刘邦是“沛丰邑中阳里人”,意思应该是丰邑中的中阳里。这正好说明闾和里是城邑中的编制。这个例子我刚好可以用在我的文章中。

城外农村而有里闾的编制,恐怕没有这样的例子吧。

刘邦有田不假。他的田边又有“旁舍”。但主要的家在城邑里。如此看来,城邑里的人,可以有城外的田,包括负郭之田。陈胜去佣耕的地,可能也是城里这种人的地。

那么,是把这种人当作一个小地主看,还是理解成自耕农呢?如果是自耕农,那就是自耕农也可以住在城邑的闾里了。这确实瓦解了我的一部分论点。但只要把这种城邑里的人但在城外有田的家伙,理解成小地主。譬如赵括、苏秦这种住在城里的人,他们城外都会有田。那么,城里的闾里的人,就依旧是城市平民和地主了,而没有农民了。

即便城里的闾人可以有农民,那九百人都是闾左农民,也只是撼动我的局部观点。我文中也说了,不论这些人是否是农民,司马迁的原文,也并没有说陈胜就是这些闾左人之一。他完全可能是另派来协助管理这九百人的有一定地位身份的人,担任其屯长。

2、冠和字不紧密。你举的刘邦的例子,是有冠而无字,很好。但我这里是从陈胜有字,而推出他有冠。请问,有字而无冠的人,能举出例子吗?应该没有。

当时一般士人、儒生等等都戴冠。冠看来是门坎不高。但字的门槛应该更高些。陈胜有字,当很说明身份了。

你上贴内容很让人耳目一新。讨论讨论好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