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三个经济学天才的故事 -- 北溟有鱼

共:💬22 🌺14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第三个例子,楚国在第一位君主马殷死后不久就陷入

混乱,亡国了

但是在割据时代,使用贬值铸币,其实是个通例,几乎各国都是如此。这是因为

1金属货币,尤其是贵金属货币(在汉以后明后期之前,铜在中国都属于相对的贵金属),在古代经济规模下,有自动退出流通的趋势(不论何时何国,都有窖藏金属货币的)

2 货币有自动流向经济发达地区(以及政治中心区域)的趋向

3 劣币会驱逐良币

4 大部分地区,贵金属产量不足,有天然的通货紧缩倾向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使用不足值的货币(不是完全无价值,否则伪造的太厉害),才能保证本区域的货币存量和正常流通,否则足值货币会被商人套利带走,本地区经济立即陷入困顿。

例外的是:1 本区在整个大经济圈中经济最发达,比如明清时代的江南,货币会向这里流来,那么倾向于使用足值货币(但这种情况下,往往货币需求更大,贵金属供给不足,也还有贬值货币的空间),比如欧洲中世纪晚期开始,足值的贵金属货币,通常都是最富裕的政权铸造的,象威尼斯的杜卡特、佛罗伦萨的弗洛林

2 本区是整个大经济圈中最大的贵金属产地,当然有能力铸造足值货币,尤其是当供给绝对充足时,甚至会反过来良币驱逐劣币;这方面的例子,如捷克富产白银,中世纪欧洲北部最流行的银币格罗申就是捷克铸的。最后,西班牙人在美洲发现了极其丰富的银矿,一举扭转了中世纪欧洲长期的通货紧缩,所以西班牙人铸的比索银币,纯度高且稳定,扫荡全世界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