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红军战士李小霞 -- 内燃机车

共:💬10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红军战士李小霞

红军战士李小霞

年轻时很偶然的读到了本书。作者曾经是名国民党军医,在同红军作战时被俘,

然后他就留在红军中。后随同中央红军长征。一,四方面军会师后随右路军南下

。由于南下作战损失惨重,他与部队失散。幸运的他,遇到了一位在国民党围剿

军中任职军医的同学,因此得以全身而还,并将那段经历记载下来。

书中提到一位奇女子,名叫李小霞。时为一中学学生。当红军一占遵义时,她曾

经组织民众欢迎红军。随后参加红军。当红军二占遵义时,她的父亲和哥哥已被

国民党杀害。此时由于红军急需国民党围剿部队的情报,她曾单身一人前往贵阳

侦察。

作者对李小霞极为钦佩,认为她聪明美丽,而且极为干练。敢于只身入虎口,实

为巾帼英雄。由于作者所处地位,无法得知李小霞的后来情况,作者对此深表遗

憾。

本人自认为一书虫,从小喜欢读书。象红旗飘飘,星火燎原之类的书籍更是百看

不厌。红军占领遵义时有民众欢迎一事确实有人提及,可是我却从未在这些出版

物中见谁提到过李小霞。难道这个巾帼英雄根本不曾存在过?或者是另有什么隐

情?原本以为这只能是这世界上的又一个遗憾。然而一些偶然发生的事情却让我

了解到了一些原本会被这个世界遗忘的故事。

1976年毛泽东逝世,全国各地都设灵堂追悼。遵义市的灵堂就设在遵义会议纪念

馆中。这灵堂之中自然是庄严肃穆。前来悼念的人士个个都是毕恭毕敬。突然,

一个叫花子一般的老太婆撞了进来。只见她冲到灵位前跪倒便拜,一面放声大哭

。守灵的工作人员们此时却是手足无措,只因为这老叫花随身代着一只花圈,花

圈上写着“红军战士李小霞敬挽”。天哪!这老太婆怎么会是个老红军?也难怪

这些工作人员,遵义市这么个小地方,总共就这么俩三个老红军。人人都知道他

们是谁。别说是这些工作人员,就是他们的领导,或者是领导的领导,谁都不知

道有这么个老红军李小霞。回过神来的工作人员一边把这老太婆扶起来,一边劝

她说“老人家别太伤心了,要注意身体。”可这老太婆却说“注意身体?我连饭

都没有的吃,还讲什么身体!”事情到这个份上,工作人员们就只好赶紧一级级

向上报。最后一直搞到遵义地委书记那里。地委书记指示说“送她回去,饭还是

要给她吃饱。”

叫花子老太婆!老红军!!没有饭吃!!!送她回去!!!!这是怎么一回事?

唉!这后边深深的藏着一个让人感叹不已的故事。

遵义知道李小霞其人其事的人可以说是曲指可数,而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的人更

是寥寥无几。我却有幸遇见了几位。这上面的一幕就来自他们。而另一位神秘的

老人却向我讲述了下面的这个故事。

李小霞,贵州省遵义专区湄潭县人。时为湄潭县中学学生。大家不要小看那时的

中学生。那时的贵州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的穷地方。到

处种鸦片,抽大烟。连贵州军阀王家烈的兵都号称“双枪兵”,随身携带一杆烟

枪。根本没有多少人向学读书。而且大部份的读书人读的都是旧的私塾。所谓的

新学更是少而又少。当年在四川贵州这些地方,高小生,也就是五六年级学生,

就被人们看作秀才,而中学生就被看作举人,都被认为是一些了不起的人物。女

人一般都不让出门,更别说读书了。李小霞能读到中学,在那时可真是凤毛麟角

了。

那个时代的中国是内忧外患。青年学生们大多都在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共产主

义和共产党都被他们广泛的接受。湄潭县中学中就已经有共产党组织存在。李小

霞就在此时加入了共产党。她和她的同学们那时非常活跃。曾经将不受民众欢迎

的县长用大粪赶出了湄潭,搞的湄潭三个月没有县长。

当红军来到遵义地区时,这些共产党员们自然会去欢迎他们自己的队伍了。可这

时的中央红军一路损兵折将艰苦跋涉来到遵义。突然间发现在这偏僻之处居然有

人欢迎,红军们自然是非常的惊喜,印象深刻。

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但却没有改变中央红军这次大搬家的目

的地,到四川北部去和红四方面军会合。遵义会议后红军离开遵义前往四川。李

小霞也跟随红军离开故乡。但土城一战,红军没能突破四川军阀的阻拦,被迫转

向。而后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四渡赤水,在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下

,百般腾挪,最后突破天险搂山关,回师遵义。

回到遵义的李小霞却得到了父亲和哥哥被杀害的噩耗。但是,那位神秘老人却告

诉我,李小霞的父亲和哥哥的被害并不是因为她参加了红军,而是另有原因。

此时的红军处在长江和乌江间的狭小地域中,周围环绕着国民党几十万大军,形

势十分危险。为找到一条脱险之路,毛泽东亲自派李小霞只身前往贵阳侦察。终

于得知蒋介石此时正在贵阳督战,而且贵阳防御空虚。毛泽东于是大胆佯攻贵阳

,迫使防守金沙江的滇军离开江防前往贵阳救驾。红军主力趁机急驱金沙江,在

绞车渡花了七天七夜渡过了金沙江,成功的跳出了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的包围。此

次行动李小霞功不可没。

红军终于平安的跳出了包围圈,可李小霞此时却留在了圈里。她为什么会留下?

读者如果看过毛泽东关于长征的文章大概会记得“红军是宣传队,红军是播种机

”之说。她就是作为一个种子,一个红军游击队的领导留在了那里。当然这是从

正面解释此事。细心的读者大概会注意到,红军长征时留下的人,少数是没有来

得及赶上队,而大多是被打入另册之人。留下其实是让他们自生自灭。李小霞被

留下的真正原因是因为她太漂亮了,太能干了,而且也与红军的领导人们走得太

近了。红军领导层中的女人们已经容不得她了。毛泽东在李小霞的走与留的问题

上考虑,斗争了好几天,而且开了好几次会。最后他还是忍痛割爱,将她留下。

红军在走之前,不但为李小霞留下了不少武器弹药,而且还留下了两个连从江西

出来的老部队。李小霞拥有了一支好几百人游击队。但是拥有三万多人的主力红

军在此地都占不住脚,一支几百人的小部队又如何可以生存下去呢?

红军走后,李小霞立刻陷入了重重包围之中。她的部队每天都在生存而战,突围

,被包围,再突围,再被包围。她顽强地坚持了三个多月,并且冲出去了一百多

公里,最后终于没有逃脱被击败的命运,她也落入敌人之手。但机警的她冒用了

别人的名字。由于没人认识,稀里糊涂的敌人居然把她给放了。

脱险后,李小霞四处收集被打散的队伍,然后又再次举起了红旗。而且又再一次

陷入了敌人的围剿之中。很快她的队伍又再次被击败,她也再次落入敌人之手。

这次敌人就不会搞错了,他们很清楚他们抓住了赤匪头子李小霞,并且准备杀害

她。由于这是李小霞的家乡,很多有识之士和社会贤达为她奔走,多方营救,终

于保住了她的性命。

不久七七事变爆发,国共两党结成了抗日的统一战线。李小霞也因此被放了出来

。此时孤身一人的她并没有放弃她的革命理想。为了寻找党组织,李小霞专程前

往重庆,并在红岩村和中共南方局接上了头,然后又被派回贵州从事地下工作。

不幸后来贵州地下党省委的一个负责人叛变,并且作为内奸在党内为国民党特务

机关工作了三个多月。国民党特务机关在掌握了贵州地下党的全部秘密后,一举

将中共贵州地下党全部摧毁。李小霞也因此再次被捕。

这一次李小霞终于扛不住了。她为革命已经是三起三落。而且这一次她是被自己

的同志,自己的上级所出卖。她也作不成江姐,因为对于特务机关来说,她已经

没有什么秘密了。摆在她面前只有两条路:一是为自己的理想去死,一是变节投

降。心灰意冷的李小霞选择了后者。

写了悔过书的李小霞终于被放了出来。此时的李小霞已是意志消沉,她只希望自

己能够平静的活下去。她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风采。多年的牢狱生涯已经毁掉了她

的身体。出狱后的她根本没有生活来源。如何生活下去也已经是个问题。此时一

个男人走进了李小霞的生活。他们在一起生活了几年。从李小霞以后的所作所为

来看,这个人对她还是很不错的。但是此人却是国民党政权的一个伪保长。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一九四九年,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军终于摧枯拉朽般的打

垮了国民党的八百万军队,吹响了解放全中国的进军号。党中央特别指示进军贵

州的部队要尽快找到李小霞,并且要依靠和重用她。解放军忠实的执行了指示,

迅速找到了李小霞。可是她那当保长的男人却追随国民党的残余势力跑进山去打

游击,和共产党对抗。

作为一个中央直接关照的人物,解放军非常重视李小霞。各种行动都会提前通知

她。可是她为了她那个男人,将解放军的剿匪行动悄悄漏了出去。纸是包不住火

的。解放军很快就查明是李小霞走漏了消息,并立即将其逮捕。如果不是中央交

代的重要人物,李小霞当时就会被枪毙了。之后李小霞被判刑。刑满以后被送到

农村管制劳动。

几十年的风霜雪雨,当初那个美丽动人,英姿飒爽,被中央的领导人们呢称为李

三妹的女红军没有了。而这世上却多了个叫花子般的老太婆。她如同生活在地狱

里一般。当初毛泽东如果同意她随红军大部队离去,她很可能会成为某个中央领

导人的妻子。也可能会成为一个高级领导干部。她很可能会拥有让人们羡慕的家

庭,生活,地位。可是李小霞却什么也没有。

我不知道是什么力量让李小霞斗胆离开她被管制的地方,来到遵义,来到毛泽东

的灵堂来哭灵。但是我知道,当她被送回去后,遵义民政局就开始按每月三十元

的标准为她发放生活费。李小霞的生活终于有了最基本的保障。

当我走笔到此,我不能不感叹,造化弄人!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