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中华文化 -- 夏商楚歌

共:💬28 🌺9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庄子
家园 道教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教派之一,创始于东汉张道陵,晋时称天师道,故又叫“道教”。道教是中国本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它形成于东汉末年,但思想渊源很远,是古代黄老思潮、神仙思想、阴阳数术、鬼神观念、宗天神学、谶纬神学等,由“道”统率起来的庞杂的思想体系。

方术、巫术是直接的前身。古代巫、史、祝、卜是与神打交道的,它处于国家的领导层,民间巫术则用符水治病,借卜卦占吉凶,故形成道教时,在社会上、下都有广泛的基础。

道教作为宗教,有着与其它宗教相似的特点:具有团体,教派,宗教组织,教义,宗教规范仪式,固定数量的信徒,固定的传道地点(道观),固定的教派传授系统,共同信奉的经典,固定的传布地区等等。

道教中有两个问题需要弄清楚。一是道教与“道家”的的关系。先秦无道家,只有老子、庄子哲学,以及与他们的哲学相应的老子学派、庄子学派。到东汉、特别是在魏晋玄学中,才将“老庄”并称,他们所代表的“道家”仍属哲学范畴。

唐宋时期,思想家们(如韩愈、朱熹等)将“佛老”并称“二氏”,“老”成了道教的代称,乃是概念上的混淆和失误。

二是老子不是道教的创始人,这已如上述;但后代确实将老子奉为道教教主。道教尊奉的由“道”衍化出的“三清尊神”——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道德天尊”就是老子。

虽然作为道教教主的老子,不等于先秦作为哲学家的老子,但二者又不是毫无关系。

首先,道家哲学是道教的思想渊源之一,如《老子》中的“长生久视”、“谷神不死”、“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庄子》中的“真人”、“至人”、“神人”,以及他们“乘云气,御飞龙”等等,被道教所汲收,

并从宗教的角度加以渲染,为其基本信仰服务。其次,在道教创立的时候,即将老子的《道德经》作为主要的经典,规定为教徒必须诵习的功课。

张鲁在汉中,专设祭酒之官,给入道的人宣讲《道德经》。在唐代,《道德经》被尊为《道德真经》,成为诸经之首。

道教的分期

1、创始期——东汉末年。

东汉末年,张道陵创立的五斗米教、张角创立的太平道,都是比较原始的民间道教派别。张道陵,东汉顺帝时人,原籍江苏丰县,客居四川,传道于鹤鸣山(在今四川大邑境内),自称“天师”。

“从受道者,出五斗米”(《三国志张鲁传》),故称“五斗米道”,又称“天师道”。其子张衡、孙张鲁相继,在川北、汉中影响很大。

“太平道”以崇奉《太平经》(即《太平青领书》)而得名,奉祀“中黄太一”为至尊天神。《太平经》170卷,书成于于吉、宫崇等人之手(详后),部分反映了农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如主张任用贤良,公平办事,省刑保人身安全;

财物应公有公用,反对浪费,沟通民意,等等,以为这样才符合国家太平气象。其理论以阴阳五行为基础,称“天下凡事,皆一阴一阳,乃能相生,乃能相养”,提出“一衰一盛,高下平也;盛而为君,衰而为民”的思想。

汉灵帝时,张角利用该书创立“太平道”,自称“大贤良师”,用“符水咒说以疗病,病者颇愈,百姓信向之”,十馀年间,徒众发展至数十万,分布于青、徐、幽、冀、荆、扬、兖、豫等八州,组织为三十六方(大方万馀人,小方六七千人)。

汉灵帝中平元年(184,甲子),张角发动黄巾起义,“八郡同时俱发”,“天下响应,京师震动”。起义军声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其弟张宝为“地公将军”,张梁为“人公将军”。起义最终被联合起来的地主武装镇压下去,“太平道”从此销声匿迹。

黄巾起义期间,五斗米道与之东西呼应,张鲁在汉中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统治将近三十年,后来被曹操所灭,道徒被迫迁往北方。原始道教从此处于低潮。

2、改造期——两晋南北朝。

此期的特点,是由早期的原始道教向统治阶级官方化宗教的转变。东汉末年产生的原始道教,流行于下层劳动民众中,内容比较简单粗糙,主要是阴阳五行、巫觋杂语、符水咒语、鬼神崇拜等,带有较多的民间宗教色彩,没有形成系统的道教理论。

西晋末年,天下大乱,现实的苦难促使道教在东晋、南北朝再度兴起,当时许多名门望族都崇信天师道。门阀士族地主涌入道教,所追求的是长生不死,脱俗离世,闲散浪漫,采药炼丹,而不是鼓动“造反”,

所以他们对原始道教强烈不满。改造民间道教,创造出一套新的教义理论和科仪制度,从而形成新的道派组织,便势所必然。

两晋之际,葛洪著《抱朴子内篇》,系统总结和阐释了战国以来神仙方术的理论,提出以神仙养生为内,儒术应世为外,反复申述神仙可学,成仙事真,

并将道教的神仙方术与儒家的纲常名教结合起来,竭力攻击原始道教和农民起义,奠定了官方道教的理论基础,为后来的道教改革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对原始道教的成功改造,是在南北朝时期。

在北方,北魏太平真君年间(440—450),嵩山道士寇谦之在崇尚道教的魏太武帝的支持下,自称奉太上老君的旨意“清整道教,除去三张(陵、衡、鲁)伪法”,制定乐章诵诫新法,“专以礼度为首”,“佐国扶命”,代张陵为天师,是为北天师道。

在南方,刘宋时庐山道士陆修静“祖述三张,弘衍二葛(玄、洪)”,“总结三洞”(洞真《上清经》、洞玄《灵宝经》、洞神《三皇经》),又依据封建宗法制度,并借鉴佛教仪式,编著斋戒仪范,“意在王者遵奉”,称南天师教。

《上清经》是茅山派的根本,斥天师道为“旧道”自称修行得道可飞升上清天。这最符合士族的口味,故大受上层社会的欢迎。

《灵宝经》重符籙斋醮,主张济度众生,自度度人,得到中下层民众的欢迎。两经都大量汲收和抄袭了佛教义理(如涅槃轮回、因缘业报、阴司三界说等等)。

3、兴盛发展期——隋唐至北宋。

隋文帝尊道士焦子顺为天师,特在皇宫附近建五通观。炀帝拜茅山道士王远知为师。唐代统治者自称为老子后裔,更是崇奉有加。高祖武德八年(625)规定三教次序为道先、儒次、佛最后。

太宗称“柱下为帝室先系”,重申此规定。高宗乾封元年(666)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玄宗令男女道士归宗正寺管理,又设立“崇玄学”,置生徒,令习《老子》、《列子》、《文子》,皆号“真经”,每年准明经例考试,并亲自为《道德经》作注,命士庶家置一本。

唐武宗信任道士赵归真,以兴道灭佛。宋代亦极力提倡道教,尤以太宗、真宗、徽宗时期为盛。太宗亲自召见华山道士陈抟,赐号“希夷先生”。又令搜集五代时散佚的道教经典七千馀卷,由徐铉、王禹翶校正,写送宫观。

真宗曾导演“天书”闹剧,又仿唐代做法,虚构始祖赵元朗为道教尊神,封为“圣祖上灵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并加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编撰《大宋天宫宝藏》。

徽宗自称“神霄帝君”下凡,册封自己为“教主道君皇帝”,刊全藏,集道史,注道经,令佛徒穿道服,入道学,等等。

此时期由于统治者的提倡,出现了许多著名道士和在道教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学者,如唐代的孙思逊、成玄英、王玄览、司马承祯、吴筠、李筌、施肩吾等,五代的杜光庭、彭晓、谭峭、闾丘方远等,北宋的陈抟、张伯端、陈景元、贾善翔等。

这个时期,道教在修炼上较重“外丹”(仙药),热心于炼制长生不死的仙药,尤以唐代为盛,不少皇帝皆因服丹中毒而死。

4、宗派分立期——南宋至明中叶。

这时期的道教,大多主张“三教”融合,修炼方法上重内丹(精气神的修炼)。由于南宋间的宋、金对峙,也引起道教内部的宗派分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