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远方的长剑(上) -- 晨枫

共:💬87 🌺85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写军事评论还是应该实事求是

写军事评论还是应该实事求是,这是为读者着想。看军事评论的也应该坚持带脑子看问题,这是为自己着想。

对于那些选择性失明的人,我就很无语了,举两个例子:

去年J-20事件,飞机出来了,还有人死不认账,拼命找各种理由掩盖,晨总的一段话把他们的心态描写的淋漓尽致:

对于仇视中国成就的人来说,这也是一个沮丧的日子。四代还只是传说的时候,他们说,这是假的,中国连xxx(选择无奇不有,可以自己填空)都造不出来,怎么可能造出四代?要不拿图来;在四代还只是模糊照片上一团黑影的时候,他们说,这是假的,中国人只有用 PS 造假图的本事,要不拿出清晰的图来;在四代清晰大图出来的时候,他们说,这是假的,这只是骗领导、骗军迷的木头模型,要不飞一个看看;在四代飞起来的时候,他们说,这是假的,但理由还没有想好,反正是假的。

反过来前一段时间重庆发生的事情,马前卒的评价入木三分:

可是,王XX事件以来,看看体制派,五毛党这边出了多少谣言?出了多少言之凿凿的“小道消息”?有多少人先说“反恐”再说“精神病”?所谓的领军人物,比如司马南之流,又多少次宣称“形势大好?”。对于置疑的观点,又说了多少脏话?被事实打脸之后有多少人认错了?有多少人转向下一个谣言,等着下一次打脸?这些做法不恶心人么?实事求是就那么难?

作为一个读者,我感觉现在军事评论存在两个普遍性问题:

第一个先有观点后有论据。带着观点写文章,然后东拼西凑找证据。这种文章面上读读也看不出什么问题,但越看越觉得不符合常理?关键问题在于因为是预设观点,找资料必然很片面,更谈不上对资料比对和分析。正确的过程应该是先提问题,然后找资料分析比对,最后形成观点,这个顺序不能颠倒。

第二个分析问题机械化。我觉得写军事评论的人很多都是理工科出身,理工科学生看问题有个特点:分析问题机械化。1+1=2,A+B=C。这种分析问题的思路对解决技术问题是可行的,但拿来分析国际关系、政治形势就不行了。因为左右后者变化的因素很多,有些是不能量化的:领导人的性格、很多外部因素......所以有时候你觉得该发生的事情偏偏没发生;有时候你觉得最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偏偏发生了,就像美国人总结海湾战争时说的:我们很傻,没想到萨达姆真的蠢到敢发动战争。换句话说,分析国际关系、政治形势问题的时候往往有多种可能,顶多只能说其中一种可能性大些,但不能说只有一种可能,其他可能不存在。

所以别小看学文科的学生,历史、外交、国际关系、政治......能成为大学里一个独立专业,能出博士,说明这是门有用的学问,有它自身特有的思考方式。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