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60%的外贸依存度和抗日风潮 -- 汉关秦月

共:💬50 🌺1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60%的外贸依存度和抗日风潮

2003年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进出口总额与GDP之比)高达60%,某些专家推测2004年将达到70%。其中2003年中日贸易总额达到1335.7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5.7%,日本保持了11年的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种种数据胁迫着中国政府的大棒举起又放下。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嘛,犹豫不决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这些数据真的是那么准确的反映了中国经济的脉络吗?答案是否定的。先说外贸依存度,这个外贸总额与GDP之比的简单计算公式本身就是不科学的。按照这个公式,2002年,新加坡的外贸依存度高达175.5%、其国家经济完全依赖国外市场还不够。呵呵。中国社科院的沈利生提出应该取外贸总额与经济活动总量之比,按他的算法,2002年,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为16.5%、美国为9.7%、日本为9.8%、德国为24.9%、英国为17.3%、澳大利亚为16.2%、俄罗斯为24.4%。影响是有的,但远没有达到耸人听闻的60%、70%之类的程度。

另外还有一个与发达国家不可比的因素,就是加工贸易,占我国外贸总额的50%左右。这个是所谓的刷盘子钱,其影响主要是在就业方面,对总体经济的影响较弱。

由此可见,大棒子该拿起来还是要拿起来的。那么这个棒子砸人疼不疼呢?

根据日本财务省1月26日发表的外贸统计快报显示,2004年日本对华(包括内地和香港)贸易总额高达22.2万亿日元(约2132.8亿美元),首次超过了对美国贸易总额。“中国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的标题赫然出现在众多媒体上。相对与中国的加工贸易出口,日本对华出口则主要是高端产品。其中尤其需要关注的是2001和2002年,在全球经济衰退导致世界贸易普遍萎缩、日本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都受到严重影响的背景下,中国进口的持续扩大更成为日本出口商品的主要吸纳者。从某方面说,中国拉日本走出了衰退的泥潭。日本外相仓促的访华安排及小泉不拜鬼社的作态也从侧面反映了日方对中日经济互动的重视。

很显然,经济大棒向鬼子头上砸去是很疼的。那么该由谁来挥舞这根棒子呢?

前面说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种战略棒子在政府手里自然总是吓唬人的时候多。外交么,无非是看谁更能诈唬。那么还有谁对小日本看不顺眼呢?自然是咱老百姓了。即便不讨论现政府的代表性,侵华战争浸入中华民族血液里的仇恨;教科书的涎不知耻;台湾问题的粗暴干涉;东海石油的无理取闹;钓鱼岛的窥探蚕食,每一件事都在华族骨子里的伤痕再划上一刀。如果说20年前刻在华族骨子里的伤痕对日本人来说是无足轻重的,那么在今天,中国成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的今天,拽着中国爬出衰退的泥潭的今天,我们还要漠然的看着日本右翼继续骄横狂妄的看待我们么?

经济的大棒要砸谁?抵制日货抵制的是什么?

在全球化的今天,完全割断中日经济联系既不现实也无必要。好比打架,把对方叫得最欢的、打得最狠的一举砸趴下,余者不足虑矣。正所谓“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砸谁?砸的就是日本右翼,决不搞扩大化。扩大到逢日必反就是失败。抵制谁?就抵制几个出头的右翼势力把持的企业。辟如三菱重工,辟如朝日啤酒。企业出来发个声明就完了么?当然不。这些日企未免把老百姓的智慧看得太低了。要断其一指就要干净利落,不把几个挑出来的右翼日企彻底抵制出中国市场,让他血本无归欲哭无泪,就是抵制日货的失败。

附录:朝日啤酒在中国

  朝日啤酒是日本最著名的啤酒制造厂商之一,具有100多年历史。1994年进入中国后,先后出资与杭州、泉州、烟台、北京等地的啤酒厂合作,除生产自己的品牌朝日、舒波乐啤酒外,还生产西湖啤酒、清源啤酒、烟台啤酒、北京啤酒。1999年,朝日公司在深圳和青岛啤酒合资建成了中国最先进的啤酒工厂,生产青岛啤酒。除了啤酒之外,朝日公司还与青岛啤酒合资成立了朝日青啤饮品有限公司,生产乌龙茶,但所占市场份额很小。2004年初,朝日通过注资康师傅旗下的饮料公司,大举进入中国饮料市场。

(资料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元宝推荐:你克我服,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