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茗谈(六十八):双胞胎“宝船” -- 本嘉明

共:💬57 🌺32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舰载机的补充其实很简单

就是从运输舰上起飞,自行降落到目标舰上,当年大西洋运输者就是干这个用途的.而美军在二战中大量使用的轻航母和护航航母,也是正规航母的飞机补给舰. 你的构想并不超前, 工程原理也不难, 但为什么一直没有人去实现, 原因就在于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了.

舰载机的性能指标之一就是再出动率, 因为航母上飞机相对少, 因此必须一个顶一个, 但你这样来回折腾, 人为地把再出动率搞得狼狈不堪, 是任何海军也不可能接受的.

而且你对航母的定位有严重偏差. 航母说白了就是个机场, 从经济规模讲, 任何机场的飞机起降能力越大, 相比小机场的经济效益越好, 因为这是最简单的规模经济决定的. 而且你的设想有个很致命的隐患: 一旦起飞舰上的飞机在即将起飞前出了故障, 就等于导致整个系统瘫痪, 因为你的船太小, 根本没有供飞机回旋的余地, 而且很可能还没有航空支援人员, 否则的话你得起飞舰一套, 降落舰一套, 在人力上是严重浪费.

放到战时环境下, 你的这个系统的生存问题就更突出, 由于你是2-3条小船, 又是在极近距离上活动, 一旦对方的飞机或者潜艇溜进来, 必然会打断你的"转运"作业, 而且可以想像的, 3条小船必然是各自逃命, 等护航舰把目标消灭再重新进行精确地对接作业才能继续维持你的航空作战, 这中间的时间损失太严重了. 万一更不幸的是其中1条被击伤或者击沉, 你的系统就等于完蛋了. 饿而且2万吨的小船无论在防护和抗沉性上无法与大船相比, 损管设备与人员也没有大船完善.

这里以2条航母为例子: 一条是1万2千顿的普林斯顿, 在遭到攻击后起火燃烧, 最后生生的从乐观的"可以救助"烧到沉没. 另一条是2万7千吨的富兰克林, 也是被攻击后起火燃烧, 但其伤势比普林斯顿更加严重, 因为炸弹正好在装满了汽油和弹药的飞机群中爆炸, 整条船烧成了一个大火炬, 但损管设备完备, 因此最后还是救了回来.

当然你会说二战的船在设计上没法和现代船比. 这话你就错了, 恰恰是现代船, 尤其是小船在设计上没法跟二战比, 因为飞机更大了, 船的主要设备如主机等却没有变小, 为了保持一定的载机能力, 只能牺牲某些相对不重要的性能, 比如防护. 西班牙那条王子号跟二战期间的迷宫号比, 抗损性明显要低一截, 比如王子号的主机系统就采用单轴推进, 一旦受损连备用推进动力都没有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