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经济杂论十六篇(直指实质性敏感问题) -- 西葫芦

共:💬4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文摘】经济杂论十六篇(直指实质性敏感问题)

1、永久冻结股权分置和全流通

在此我要敬告愚蠢的股民、狡诈的专家学者以及邪恶的管理层,请你们不要以种种借口和美丽的谎言自欺欺人了,请你们永远闭上自己的嘴巴,不要瞎喊什么解决股权分置和全流通了,因为这样做的结果无疑是跌进了又一个巨大无比的陷阱,可谓正中了某些利益集团的下怀。请大家永远不要忘记,股权分置问题不是股民们造成的,正如证券市场上种种丑恶的现象不是股民们造成的那样。造成这一切的是政府以及为数不多的所谓专家学者,他们才应该对所有这一切负责。如今居然有那么多人跟着瞎起哄,吵着嚷着要解决股权分置问题,这简直就是愚不可及的行为,说难听些,这是被人卖了还高高兴兴地替人数钱。

既然政府是股权分置和国有股问题的始作俑者,那么根据公平原则,政府就不应当将此问题交由市场和投资者来共同解决,更不该假借股民们自己的手来达到全流通的阴险目的。从表面上来看,说解决股权分置是为了规范市场,并且还会给股民补偿,但实质上却会造成现有流通股股价的腰斩(事实上现在许多股票的价格都已经被腰斩了,有的甚至斩得只剩脚趾头了。当股民们只剩下脚趾头的时候,任何补偿都是无济于事的)。这就是个彻头彻尾的阴谋和骗局,只可惜如今还有不少愚蠢的股民尚蒙在鼓里,为虎作伥般地跟随着阴谋家们摇旗呐喊。可以这么说,鼓吹解决股权分置和全流通的人都是别有用心的,尽管他们很会伪饰,始终打着保护广大股民的旗号。

最负责任也是最公平的做法就是,要么就是注销或部分注销国有股和法人股,要么就是永远冻结股权分置和全流通的讨论,让那些已经得了大利、大好处的国有股和法人股永远不得上市流通。上市公司通过上市已经偷取了股民们的第一笔钱,接着又通过不断地再融资又骗取了股民们的第二笔钱,如果再允许其国家股和法人股流通,那简直就是放任它们直接抢劫股民们所剩无几的养命钱了。广大股民千万要擦亮眼睛,不要再上当受骗了!(2005?3?5)

2、中国的三大泡沫

在中国一共有三大明显的泡沫,第一大泡沫是政治泡沫,即共产主义泡沫;第二大泡沫是股市泡沫;第三大泡沫是房地产泡沫。经过中共自1921年诞生至今近九十年的“革命实践”,第一大泡沫――共产主义泡沫早已在国际上浩浩荡荡民主潮流以及自由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悄然破灭;第二大泡沫――股市泡沫也在骗光了老百姓的血汗钱后归于破灭;如今只剩下第三大泡沫,即房地产泡沫仍在权贵们以及利益集团的竭力维护下,不仅未破却反倒被吹得越来越大。

第一大泡沫破灭是必然的,也是值得庆幸的;第二大泡沫破灭是无奈的,更是惨烈的;第三大泡沫至今不破,这是不幸的(普通百姓的不幸),也是极其危险的。

让我们齐心协力,将中国的最后一个大泡沫――房地产泡沫吹破吧!(2005?3?9)

3、泡沫论、估值论、接轨论的启示

以上“三论”对于股市参与者来说可谓耳熟能详。大约从2000年后,伴随着“三论”在市场上的大行其道,一个个诅咒般的谶语都在今天被不幸而言中了。在少数别有用心的混蛋们的狞笑声中,该或不该破灭的泡沫终于破灭了,该或不该重新估值的股票统统被估出了遍地的廉价筹码,该或不该接轨的市场也都在被碾压得支离破碎、血肉模糊的中小投资者的尸体上惨不忍睹地接轨了。

当所有这一切都如此轻而易举地得逞后,剩下的是哀鸿遍野。然而,当我们擦干眼泪的那一刻,我们也同样也擦亮了双眼。于是我们不得不设问: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泡沫是否也该破灭?马列主义是否应当重新估值?民主自由是否更应该与国际主流的民主国家尽快接轨?(2005?3?9)

4、一个连股市都救不了的政府还值得我们支持和相信吗

“政府不会救市,也救不了市”,这是出现在1996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所写文章中的一句话。如今看来,这句话只是说对了一半,那就是前一半,即事实上政府在它需要的时候还是会救市的。从去年的9?14到今年“两会”前,以温家宝为首的政府还是为救市而出过几次手的,只不过这届政府再也不可能像以前那样说风就是风、说雨就是雨――如今是真的救不了市了。这倒是应了上面那句话后半句的谶语。联想到如今的政府在抑制房地产泡沫、投资过热、物价大涨等方面的无能为力,估计它对于疲弱股市的救助也确实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如今摆在人们面前的不是什么政府会不会救市以及是否救得了市的问题,而是这么一个连楼市、股市和物价都无法把握的政府是否还值得我们信任和拥戴的问题。

真的希望有人来搞一次对政府的信任投票,不知网易能否试一试。(2005?3?16)

5、散户已在事实上被消灭

尽管管理层天天嚷着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利益,尽管从开户数来看深沪两地已达6000多万户,然而事实上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已在股市运行的十余年中被剥夺殆尽,无利可保;尚存的户头也已成名存实亡的空户,无人交易。随着近年来基金规模的迅速扩大,投资者的资金都化作了同样乏善可陈的投资基金;随着股市的连年下跌,投资者的股票也都化作了一个个象征性的符号,无法兑现。

我所知道的某个证券部,其股民的开户数达到数万户,然而每天到那里去看盘的只有区区百余人(清一色的老年人),实际交易的则更是少得可怜。为什么?原因就在于绝大多数股民所买的股票都被套在了高位,而且是很高很高的高位。他们事实上已失去了买卖交易的机会,既不敢买(也无钱可买),又不忍割。大盘的涨涨跌跌似乎对他们已无实际意义可言。

既然散户已无交易也无可交易了,那么这就意味着在我国现有证券市场上“散户”已在事实上被消灭了,未被消灭的也只是理论上的开户数而已。这也是如今基金、机构和庄家很难获利甚至只有亏损的重要原因――在中国,无论是基金还是庄家都是很难在无散户参与的股市里获利的。换句话说,基金和庄家的利润也只能或主要来自于散户的腰包。如今随着散户在事实上的消失,基金和庄家也随之失去了利润的来源,剩下的也就只有多杀多了。(2005?3?29)

6、张伪星绝不可信

原来我挺信张伪星的,但自从他大肆叫嚷解决股权分置后,我便开始怀疑起他的为人,继而开始反感他了。我觉得此人是个居心叵测的投机分子。他如此叫嚣解决所谓的股权分置问题,我看他是别有用心,或许他早就购进了大量国有股和法人股,或者他是想借机为上市公司设计全流通方案来牟取高额设计费。建议有关部门对此展开调查,以彻底揭下张伪星的画皮!股民们要提高警惕,千万不要上当受骗。如今证券市场上打着维护市场和股民利益旗号的骗子专家学者不在少数。

我坚持认为,国有股和法人股问题以任何形式来解决,对于二级市场都是一个最沉重的打击。作为有市场头脑的张伪星来说,他不可能看不清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而他之所以反其道而行之,原因就在于他的私心在作祟。因为股市怎么跌,他都不会害怕,他都可以通过种种途径(或低位买进股票,或赚取中介费)大发国难财。在全体股民都亏损累累的情况下,张伪星还出如此损招,实在是可恶之极!(2005?3?30)

7、 高收入人群并不惧怕股市下跌

在证监会、交易所、央行及其他条管单位领薪水的人并不十分惧怕股市的下跌,即使他们买了股票且亏得一塌糊涂。原因就在于在这些部门工作的人,其收入都高得惊人。据知情人说,在上述部门工作的人员,他们的年收入都在10万元-30万元不等。也就是说,他们即便炒股亏损,也丝毫不会影响到自己日常的生活和享受,因为每月的高收入足以支撑这笔开支。我有个熟人就在央行工作,他曾对我说他也炒股,而且也亏损很大,但是他不在乎,他说只要自己不再往股市投入资金,三年下来他的储蓄户头上就会迅速增加几十万的存款。这个数字可是低收入人群拼死干一辈子也很难达到的啊!我很是“羡慕”我的这位央行朋友,可他却说,像他这样只是一个人在好单位工作的人并不值得羡慕,更值得羡慕的还数夫妻俩都在央行工作或者分别在央行、交易所、证监会等条管单位工作的那些天之骄子,他们夫妻俩一年的收入比他多出一倍,比低收入者高出十几倍甚至几十倍。这也就难怪他们并不怎么在意股市的下跌了。

在中国,各类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的确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然而这些差距在很多情况下却并非市场竞争本身和个体竞争能力差异形成的。也就是说,许多的差距和不平等是“运气”造成的。假如你恰巧生活在某个城市、假如你恰巧在某个单位工作,这些都能决定你的命运和收入的高低。那些在好单位工作的人,他们的知识并不见得比别人掌握得更多,能力也未必比别人强,付出的也不别人多,但是他们得到的却远远超过了别人。所以说,在我们这个所谓的以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里,人们的收入差距不仅仅是经商与否造成的,很多情况下是机遇不平等造成的,这些不平等导致了地域之间、行业之间、单位之间、部门之间的巨大差距。

“公仆”的薪水来自于纳税人,但是“公仆”们却远比纳税人富足。这就是中国的现状。

(2005?3?31)

8、一国两制不应仅仅是台港澳的特权

台湾虽然还没有像港澳那样实行一国两制,但这却是中共处理台湾问题的固有政策。也就是说,在同属一个中国的情况下,中共在对待大陆和台港澳的制度性政策安排上是大不一样的。这种安排既给人以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尊重台港澳同胞福祉的感觉,同时也给人以重台港澳同胞利益而轻大陆民众权益的感觉。事实上,一国两制的确让台港澳同胞尽情享受了制度上的便利,从而给他们带来了政治上的特权如民主自由,民生上的特权如经济利益。在大中华的圈子内,台港澳同胞与大陆人相比彷佛总要高人一等,他们与大陆富豪和高官一起构成了一个奇特的特权阶层。

在同属一个中国、同属炎黄子孙的情况下,制度差异、贫富差距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我们不得不问:一国两制究竟是一种合理的制度,还是一种人为的特权。换句话说,那就是像这样的一种好的制度为什么不能是全体中国人都有权自行选择的制度,为什么只有同属中国的台港澳地区及其民众才有资格享受这种制度性优惠?假如我们认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高于其他任何一种制度,那么我们为何不能理直气壮地在台港澳坚定地推行这种制度;反之,如果我们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更能给百姓带来好处和利益,那么我们又为什么只让部分地区和部分人享受这种制度?

还是拿股市来说事吧,当处于一国两制下的香港遭受金融危机时,香港当局可以拿出巨额资金来力挺市场;当台湾发生股灾时,台湾当局也让各种平准基金入市解救;相反,倒是以人民利益为重的我国政府在股难袭击百姓时却是无动于衷、无所作为、只唱高调、分文不出。难道这就是一国两制给我们带来的另类启示吗?还有,我国政府为了让港澳同胞放心,在港澳回归前就早早对仅有数百万人的港澳同胞许诺说“五十年不变”之类的话,然而在处理全流通这个关乎6000多万股民切身利益问题上,政府却从不表态说“国有股五十年不许上市流通”之类的话,甚至连“三十年、十年、五年、一年”都不肯说。政府几乎每年都用一种近乎捉弄股民的态度说“暂停”全流通之类的话,就是不肯像对待港澳同胞那样对大陆股民负责任地庄严承诺一定期限内不许国有股上市流通。没有人能够说清楚中国政府对待中国人为何要这般厚此薄彼、区别对待。

或许人们只能抱怨自己不是台港澳同胞,没能生活在那个令人羡慕不已的一国两制的特殊环境里;或许我们还要肯定一国两制的优越性,并期待在自己生活的城市里也能够实行这种制度、享有这种特权。(2005?4?1?愚人节)

9、假如传言被证实

假如未流通国有股转为优先股而在较长时期内不许上市流通的传言被证实的话,那么遭受打击最大的就是大肆鼓吹股权分置的张伪星之流――眼看着到嘴的肥肉掉了,这帮偷换概念、耍弄心术、欺骗股民的伪君子怎能不痛心疾首。

假如上述传言属实,那就证明政府和管理层对于导致股市下跌的真正原因还是心知肚明的,同时也说明政府和管理层是看穿了全流通鼓吹者们的丑恶嘴脸和险恶用心的。

偃绱?言属实,那么张伪星之流势必彻底被市场和股民唾弃,永世不得翻身】SPAN lang=EN-US>

当然前提就是传言最终被证实。(2005?4?1)

10、愚人节传言给我们的启示(政府必读)

尽管各种有关市场利好的消息尚未得到证实,甚至那或许就是愚人节搞得恶作剧。但是这些传言给市场带来的大涨却给了我们以下有益的启示:

启示一:闻传言而股市大涨,至少表明了人心思涨、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一致愿望;

启示二:选择西方愚人节发出传言,体现了发传言者的聪明睿智――若传言属实则皆大欢喜,若无中生有则可解释为愚人节的玩笑;

启示三:闻传言而能促使股市大涨,说明传言的内容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其中的一些意见和建议着实值得政府和管理层予以高度重视。这些意见和建议至少给政府和管理层指出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向,同时也在无意中给当前大盘的走势以及解决股市困局做了一次民意测验;

启示四:传言起、股市涨,昭示了市场各方真切的诉求,传言的内容也正是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实心声,政府和管理层无需再花精力论证就可以得出如传言相似的正确结论;

启示五:股市大涨还使得“股市下跌是因为国有股不能全流通”的奇谈怪论不攻自破;

启示六:传言内容进一步表明了这个市场究竟需要什么,拒绝什么;说明了广大投资者支持什么,反对什么。这些都值得政府和管理层好好深思,认真对待。望其撇开政治面子,为市场、为股民、为天道公理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切勿做口头的三个代表政治秀;

启示七:无论传言是否属实,但至少大盘的报复性上涨是真实的,由此带出的巨大成交量也是实实在在的,这些都没有骗人。同时这也说明市场所缺乏的的确不是资金,而是信心,而投资者的信心却来自于政府以及政府的正确决策。

感谢愚人节,感谢在此西方节日里发放出来的真假莫辨却代表人民心声的传言。对此传言的制作者我们应该对其表示感谢。若大盘由此而走出一波像样的行情,那么传言的制作者不仅不能受到追究,反倒应当受到人们的敬重。

最后,我还想要说的是,传言的真假现在或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传言让大盘涨起来了,让股民们开心了,让市场恢复活力了。此外,传言的真假也未必需要得到证实,只要政府和管理层不违背民意站出来“辟谣”就行了,只要传言内容所表达出来的公正信息为政府和百姓认可就行了,只要传言以一种若有若无、朦朦胧胧的方式存在至少一段时间就行了。当然,如果传言最终得到政府认可,其内容也为政府所接受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大声说:中国股市的春天真正到来了!

对于广大善良的投资者来说,目前他们真正害怕和担忧的并非传言本身的真假与否,而是唯恐一贯喜欢并习惯于忤逆百姓利益和民意的政府以及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管理层会迫不及待地跳出来“辟谣”,把刚刚有点起色的股市一棍子重新打回原型。从以往的经验来判断,这样的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2005?4?2)

11、对证监会历届主席的公正“宣判

公审周小川

开除尚福林

原谅刘鸿儒

放掉周道炯

启用周正庆

周小川一无是处,只知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到处大放厥词,再就是拼命给央行工作人员发薪水,令央行工作人员2004年收入至少上升了50%以上,而股民却损失了50%以上;

尚福林乏善可陈,多年来毫无建树,整个傻瓜形象。在他当政期间,股市跌势不止,股民亏损累累,而证监会工作人员的收入与央行相比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刘鸿儒和周道炯虽则有缺陷在身,但毕竟属于过去时了,摸着石头过河难免犯错;

周正庆向来为股民说话,而且不遗余力,真知灼见,堪为大用,实可官复原职,重新回到证监会履职。

最后,建议政府大力削减证监会、交易所和央行工作人员的薪水,尤其是工资外的收入,为纳税人减轻些许负担。股民亏损累累,工人、农民一贫如洗,上述人员却轻轻松松坐收渔利,而且还干不出什么好事,这种现象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支持上述动议者请在此附议!(2005?4?2)

12、假如中国实行的是多党制

第一,多党制的政府十分看重民意,无论是执政党还是在野党在对待民意问题上都十分小心谨慎,任何党派都不敢轻易违逆民意而做出不利于民众的事。不仅如此,各个党派还要千方百计地听取民意、顺应民意甚至讨好民意。

第二,事实上,在实行多党制的国家和地区,执政者在面对股市危机时都不会袖手旁观、坐视不管,反而都会积极干预,拿出真金白银来救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如此,即便同属一个中国、只是政治制度不同的台湾和香港地区也是如此。

第三,与世界多数国家尤其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实行的是典型的一党专制制度。这样的制度虽然从理论上来说也需要民意的支持,但它并不必然必须得到民意支持才能维持其执政地位。换句话说,民意支持与否并不能决定执政党的前途、命运。

第四,一党制决定了政权的更替无需得到民众的认可,因此民众也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对执政党进行制约的投票权(或曰选举权)。由此,百姓的一切都由一个政党说了算,哪怕执政党的政策措施再怎么错误、再如何违反民意,做为失去选择政府权力的百姓也只能耐心等待执政党自己良心发现、纠正错误。而这一发现和纠正过程往往是极其缓慢的。

第五,既然百姓不具有对政府的选择权,那么政府也就无需过多在意民众的诉求,也不必去关注“得票率”和支持度是多还是少、是高还是低,反正无论是多是少、是高是低都丝毫影响不到执政党的执政地位。更重要的是,执政党的执政地位又是被堂而皇之地写进宪法当中的,谁威胁到执政党的执政地位,就意味着违法犯罪,尽管你压根儿没想动用暴力。

第六,假如中国实行的是多党制,那么首先就意味着民众拥有了对政府及其官员的投票权和选择权,意味着新闻界具有了真正的舆论监督权,其结果就是任何政党若想争得执政地位或维持执政地位都必须事事处处考虑民意并顺从民意,同时还得自觉接受新闻媒体的全方位监督。此外,各个政党之间还有毫不留情的互相监督。为此,任何政党哪怕仅仅是为了自身利益也都会处处谨小慎微、整肃党纪、杜绝腐败、顺从民意、讨好选民。

第七,中国目前大约有6000多万股民,加之这些人直接涉及到的家庭成员,这个数字至少应该在两亿之多。这不能不说是个非常大、非常有份量的数字,假如这些人都具有对政府及其官员的真正投票权和选举权,那么可以试想还有哪个政党敢无视这个群体,可以无视这个大“票仓”。

第八,政治投票权决定经济投票权,只有民众具有了真正的政治投票权,才有可能获得对经济上的投票权乃至于对股市和上市公司的投票权。西方民主国家乃至港澳地区就是一面最好的镜子。(2005?4?3)

13、从邓小平一句不负责任的话想到的

邓小平曾说过,股票市场一定要搞,万一搞不下去关掉就是了(大意如此)。虽说是寥寥数语,却透出中共当权者制定政策的随意性和对老百姓利益的极端不负责任。

其一,我国政府是在还没有完全弄清股票是怎么一回事的情况下就仓促推出股票市场的。

其二,在决定推出股票市场之时,当时的政府似乎已经找不出更好的圈钱融资渠道了,因此推出股票市场的初衷从一开始就定位在了圈钱这个硬道理上。

其三,既然有邓小平那句话不负责任的话作为推出股市的指导思想,那么此后所有不规范、乱七八糟、坑害股民、剥夺百姓利益事情的不断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四,当发现证券市场的巨大融资圈钱功能后,政府就再也不会想到那位划圈老人所说的“关门大吉”那句话了。事实上,政府不但不会考虑关闭股市大门,而且还会进一步继续扩大这扇地狱之门,因为除此之外,政府已经找不到更好的出路了。再说了,如今股票市场的参与者已经不是最初时屈指可数的一小部分人了,而是已经壮大成了与中共党员人数同等数量的庞大队伍了。如今的股票市场不是你政府想关就敢关,想关就关得了的,除非你不在乎先关闭政府大门。

当股市这扇地狱之门被打开后,政府就再也很难感到邓大人的那份轻松惬意了。

(2005?4?3)

14、中行又出大案,被骗6亿房贷

你问我中国的银行界何时不再出问题,中国的银行业何时才会好起来?我无法回答,月亮也不能代表我回答。正如我无法回答中国的矿难何时不再发生,电视里不再出现恐怖而凄惨的画面。

银行出问题已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不良贷款吞噬天文数字般的财政资金也不再是什么稀奇和秘密的事了,然而所有这一切丝毫没有改变中国银行业的腐败、困顿现状,即便数千亿美元外汇储备的注资以及国外战略投资者的进入也未能使中国银行业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早在中国政府决定用巨额外汇储备注资国有商业银行时,我就表示了强烈反对,因为我知道这不仅于事无补,反而只能助长不公平、不公正现象的发生。国有商业银行凭什么在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损失后不仅未受到追究,反倒还可以获得类似于嘉奖式的巨额外汇储备的大力支持?国家的行政机关有什么权力随意动用属于全体国人的外汇储备来为个别银行纾困解难?十年来的金融体制改革究竟让什么人、什么群体得了利?为什么银行腐败案件屡禁不绝,金融大案要案时有发生,如同我国生生不息的矿山灾难?

中国政府解决银行危机的办法就是银行亏多少政府就给补多少、“奖励”多少,前一个窟窿用后一个窟窿去填补,而所用的资金全都是纳税人的纳税钱。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广大奉公守法的纳税人在证券市场上亏损累累,政府却一毛不拔、分文不出,冷酷无情地眼看着广大股民伤痕累累、横尸遍野而无动于衷。

我们不禁要问,国家的财政税收来自于全体百姓,巨额外汇储备的所有权也属于全体国人,为什么这些财富不能用来为广大老百姓纾困解难,而只给个别机构和极少数人来填补窟窿并借机发财?

是的,前任证监会主席周正庆没有说错,假如政府拿出救助国有银行那样的决心,用几百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来救市的话,股市也不至于衰败至此,股民也不至于倾家荡产、血肉横飞。然而可悲的是,在中国政府的眼里,众多百姓的利益抵不上区区几个银行机构的利益,广大股民的利益大大小于寥寥几家金融机构的利益。(2005?4?3)

15、本次反弹性质暂定为愚人节行情

随着四月一日股指的闻传言而大幅上涨以及今日的因利好传言落空而大幅回调,自此中国股市的又一个标志性行情诞生了,那就是“愚人节行情”。与人们耳熟能详的5?19行情及9?14行情不同的是,此次愚人节行情将以一种令人错愕和啼笑皆非的方式载入具有中国特色的证券史。勿庸置疑,那些与散户们同样无可奈何且黔驴技穷的机构和庄家们巧妙地利用了这个属于西方的愚人节,部分达到了或拉高出货,或震荡洗盘的目的。在我的记忆中,这种利用西方的特殊节日来制造行情从而达到叵测目的的情况还是第一次出现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可以预见的是,此后每年一度的西方愚人节文化将会很深刻地影响到中国股民的判断神经并进而影响到全体国人的玩世方式。

利用愚人节制造或真或假的传言从而发动或真或假的行情,一方面充分反映了中国股市的极端不健康和超级无聊,另一方面也彻底暴露了中国股市严重的制度性缺陷。不过,它毕竟也给了我们以下有益启示:

首先,利用西方愚人节制造行情,既是机构和庄家们不得以而为之的阴谋诡计,同时也是机构和庄家们向迟钝的政府和无所作为的管理层发出的无声抗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也代表了广大股民的心声。

其次,愚人节行情衬托了政府数次无功而返的救市行情,极具讥讽地表明了政府的救市举措也不过如此(愚人节),甚至或许远不如矫柔造作的愚人节行情。

再次,本次愚人节行情最正面的意义是,它旗帜鲜明地昭示了市场的真实诉求,那就是市场和投资者惧怕并拒绝全流通,而不是相反。源于传言而又终于传言的一涨一跌不可辩驳地证明了这点。

假如政府不能从本次行情给出的信息中作出正确判断,那么我们就有理由怀疑政府数次救市的初衷和真实性,甚至我们几乎就可以断定政府救市原本就是压根儿不存在的虚幻把戏,是玩弄股民并暗中帮助心知肚明的机构和庄家顺利出逃的政治阴谋!

提醒股民注意的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曾经屡屡导致股市暴跌或持续下挫的全流通或曰国有股减持,已经被人费尽心机、偷梁换柱地改成了所谓的股权分置,并且聪明的政府也在顺水推舟地欣然接受了这一“可爱”的、“与时俱进”的称谓。不仅如此,不少人云亦云、被人卖了还乐着替人数钞票的股民竟然也糊里糊涂地掉进了埋葬自己的温柔陷阱之中而不能自拔。

愚――愚人――愚人节――愚人节行情,向世人诉说着新的国殇……

(2005?4?4?夜)

16、平准基金理应立刻入市

平准基金此时不入市,更待何时?难道还要等到大盘真的跌到许小年之流预设的1000点吗?难道非要逼使股民造反才肯动真格吗?稳定压倒一切的国策究竟该如何解读?莫非要等到一切来压倒稳定后政府才肯出手救市吗?

如果政府还要坐视股市下跌到更低点位才肯动用平准基金入市,那么人们就有理由相信平准基金不是来救市,而是来抄底发国难财和股难财的。难道不是吗?让广大股民牢牢套在高位,让股票跌到没有丝毫风险时才入市,这是典型的政府投机行为,是发股难财的典型表现,是政府对广大股民赤裸裸的打劫。

广大股民要擦亮眼睛啊!(2005?4?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