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商榷】台湾普通高中 历史期中考试题 2009年 -- 卢比扬卡

共:💬15 🌺36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商榷】台湾普通高中 历史期中考试题 2009年

这两天的党内路线斗争搞得我这个党外人士心潮澎湃啊

偶然看到这个,不胜感慨

全文转述如下,只转载,只商榷,不评论

----------------------------------------------------------

台中市立惠文高中九十七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期中考

高一历史科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

1.「第一面红旗∶重视工业,强调多、快、好、省。第二面红旗∶要求加速农业、工业

建设,达到超英赶美的目标。第三面红旗∶没收人民所有财产,人民分别住在单位里

,以大兵团作战方式从事生产。」这是中共哪一阶段的经济目标?

(A)1940年代 (B)1950年代 (C)1970年代 (D)1980年代。

2.1931年11月,中共在某地成立中央政府,管理一万五千平方英里的土地及三百万的人

民。其后陆续建立的十多个苏区延伸中央苏区的管辖范围,总人口数增加一倍。红军

人数达到三十万人的水准。这个地方是∶

(A)四川 (B)江西 (C)山西 (D)陕西。

3.1935年10月,约八万名红军和三十五名妇女从江西出发,展开一段年余的艰辛历程。

最后,不到一万人随著毛泽东到达长城南方的陕西。毛泽东的弟弟也死在这次征途中

。此事件为∶

(A)宁汉分裂 (B)长征 (C)新四军事件 (D)四一二清党。

4.1954年,台湾与美国签订中美共同防御条约,两国形成正式的军事合作关系。该约最

后一条规定∶本条约应无限期有效,在一缔约国得于废约之通知送另一缔约国一年后

,予以终止。照此条文来看,该约的废止应是在何时?

(A)1971 (B)1972 (C)1979 (D)1980。

5.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某人针对大跃进导致的后果,指责毛泽东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有些骄傲」,「看不见、听不见反面的东西」,「自己犯了错误,不认帐,不

检讨,反而责备别人」他是∶

(A)周恩来 (B)彭德怀 (C)邓小平 (D)刘少奇。

6.二世界大战后,美国对于「国共关系」是抱持什么样的态度?

(A)表面支持国民党,私下扶植共产党

(B)支持国民党,反对共产党

(C)希望双方能合组联合政府,避免发生内战

(D)促成中共支持国民党,接受国民政府的安排。

7.下列三则为抗战前后国际局势的相关资料∶

资料一∶1936年11月25日,「甲国」和「乙国」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甲国」

的用意是希望「乙国」出兵攻打「丙国」。

资料二∶西安事变发生后,「丙国」为了牵制「乙国」以避免「乙国」出兵攻打,因

此指示中共中央不得杀害蒋委员长。

资料三∶抗战初期,「丙国」首先提供中国部分军事援助。

请问,甲、乙、丙各是那个国家?

(A) 甲∶美国;乙∶德国;丙∶苏联 (B) 甲∶德国;乙∶日本;丙∶苏联

(C) 甲∶苏联;乙∶德国;丙∶美国 (D) 甲∶苏联;乙∶日本;丙∶美国。

8.中共在不同时期提出其发展的宣传口号,以下哪一句口号出现的时代背景不同于其它

三者?

(A)革命无罪,造反有理 (B)不管黑猫白猫,能捉老鼠就是好猫 

(C)语录不离手,万岁不离口 (D)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9.中共某一领导人认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

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把马克思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

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

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请问这应是谁的主张?

(A)华国锋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

10.XXX事件结束后,中共在当月23、24日于北京召开的中央委员全体会议中,讨论某人「

在反党反社会主欺的动乱中和主持中央工作以来所犯的错误」,撤销他的总书记、政

治局常委与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等多项职务。这个人是∶

(A)江泽民 (B)赵紫阳 (C)李鹏 (D)邓小平。

11.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过程中,有一份史料是题到∶「外面虽是白的,内面还是红的

」、「我们改了名义,要他们发给我们军需军饷,我们处处占著便宜,丝毫不曾变成

国民党的军队。」在这份史料中「改了名义」是指∶

(A)联俄容共时期,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

(B)被国民政府收编为政府军之一

(C)国共内战后期,接受苏联军经援助

(D)从国内政党身分转而成立苏维埃政权。

12.在某个运动开始前十七年,全中国大陆总共印制一千套毛泽东选集。但运动开始后五

年里,普及本付印六亿九千万册,合订本五千四百万册。此时中国人口约七亿五千万

人,所以平均算来,至少每一个成人手上都有一套毛泽东选集。这个运动是∶

(A)改革开放 (B)大跃进 (C)文化大革命 (D)土地改革。

13.自鸦片战争后关税即不能自主,请问中国关税自主权于何时收回?

(A)民国初建立 (B)五四运动 (C)黄金十年 (D)抗战胜利后。

14.周恩来曾说∶「侵略中国的□,是中共崛起大陆的大恩人」文中的□是指?

(A)法国 (B)日本 (C)英国 (D)苏俄。

15.某一个时期,北京、天津、上海、南京一带民间流传说∶「盼中央、望中央,中央来

了更遭殃。」「天上来,地下来,就是老百姓活不来。」此时期是∶

(A)辛亥革命时 (B)国民革命北伐时 (C)抗日战争前夕 (D)抗日战争结束后。

16.哪一件史事造成在武汉有汪精卫成立政府,同时在南京另有蒋中正的政府?

(A) 清党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17.某年2月,共军在北京举行胜利游行。当天黄沙滚滚,共军乘著美军卡车,驾著美军坦

克,持著美军枪械,甚至穿著美军制服,迤逦而过。这一切都是来自国军部队的战利

品。前述景象出现在何时?

(A)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后 (B)北伐军攻入北京后

(C)七七事变发生后 (D)平津会战结束后。

18.这是一段出自某部百部全书的辞条∶「……1975年6月26日,五十一国代表签署联合国

宪章。……中美英法苏五个常任理事国享有否决权。10月24日,联合国正式成立。五

十一个宪章签字国为创始会员国,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但由于美国阻挠,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直到1971年10月才得到恢复。」该书的出版地是∶

(A)纽约联合国总部 (B)华盛顿 (C)北京 (D)台北。

19.这是一段外籍记者回忆中国抗战的文字∶「那一天,我和新闻部的朋友一起离开我们

待了很久的防空洞,到嘉陵江边看日落。刚到江边,警报声响了起来。这时,只听见

从无云的天空里传来一阵嗡嗡声,接著便看见由二十七架日机组成的编队。」他所说

的情景,发在在哪个城市?

(A)西安 (B)重庆 (C)天津 (D)南京。

20.这是中共歌颂某项政策的宣传语∶「山药每亩二十万斤直到一百二十万斤」、「一棵

白菜五百斤」、「全县粮食每亩从去年的二百十一四斤提高到今年的两千斤」。这项

政策为何?

(A)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 (C)文化大革命 (D)开放经济特区。

21.这是某位中共领导人在1987年6月∶「……现在我可以放胆地说,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

决定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是成功的,所有的怀疑都可以消除了。」这个人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22.资料一∶这一年3月,美国桌球队才应邀往北京表演比赛,同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

取代中华民国的席位,成功进入联合国。

资料二∶透过刚由国会所通过的「台湾关系法」,美国得以创造性模糊的用语重申维

护台海和平的责任。

资料三∶总统尼克森亲访中国,签订「上海公报」,总统表示,美国认知海峡两岸所

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而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资料四∶美国与中共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并邀请中共领导人明年赴美访问。美国在该

公报中首次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但保留与台

湾的非官方往来。

(A)四三二一 (B)一三二四 (C)一三四二 (D)一四三二。

23.对日抗战后,中共势力突然强大的主因,下列何者正确?

(A)苏联以东北军所遗留的武器支助中共 (B)中共控制住首都所在的华北地区

(C)依调停规定,中共接收富裕的东北 (D)苏俄高性能的俄制武器大量卖给中共。

24.阅读下列两则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进行了血腥大屠杀,同一时间江苏、广州等地

也都发生了大屠杀,许多著名共产党员都在这一时期被捕、牺牲了。其后蒋

介石更在南京另立国民政府,与武汉的国民政府对抗,史称「四一二政变」

资料二∶民国16年4月,蒋中正先生定都南京,共党则迎汪精卫至武汉主持国民政府,

形成「宁汉分裂」。同年4月12日,南京政府成立中央清党委员会,公布「清

党条例」,先后逮捕共党千余人,史称「清党」。

(A)资料一是台湾教科书的内容,资料二是中国大陆教科书的内容

(B)资料一与资料二的事件名称不同,应为同一时期发生的两个事件

(C)资料一与资料二叙述的是同一个事件,因而只有一个说法是正确的

(D)资料一与资料二因为政治立场不同,所以对历史事实做出不同的解释。

二、题组题∶(均为单选题,每题3分)

民国初期,有位学者主张∶「欧美式议会制度根本就是金力主义。理论上人人平等,

选举时每人一票;实际上则是拥有巨赀的资本家在背后暗中操纵,进而控制整部国家

机器,为他们自己谋福利。在这种民主制度之中,贫苦大众永远是被剥削和压制的一

群。真正的民主只存在于没有阶级的社会当中。在这个没有阶级的社会中,私有财产

制度全面废止,金力主义无所依附,所以能人人平等,一人一票也才有真实的意义。」

25.这位学者是∶(A)胡适 (B)陈独秀 (C)梁启超 (D)梁漱溟。

26.当时,那个国家的领袖建立了上文所谓「真正的民主」、「没有阶级的社会」∶

(A)苏俄的列宁 (B)美国的威尔逊 (C)德国的希特勒 (D)义大利的墨索里尼。

下列两段资料是关于中国大陆1960年代在经济、政治方面发展的资料∶

资料一∶1965年的中国大陆的经济产值比起1957年有明显改变,尤其工农业总产值增

加60%,其中工业成长98%,农业成长10%。

资料二∶1962年,毛泽东发表于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公报的文字∶「在由资本主义过渡

到共产主义的整个历史时期,……被推翻的反动统治阶级不甘心于灭亡,他

们总是企图复辟。同时社会上还存在著资产阶级的影响和旧社会的习惯势力

,……一有机会,就企图离开社会主义道路,走资本主义道路。在这种情况

下,……我们必须及时警惕和坚决反对党内各种机会主义的思想倾向。」

27.综合上述,资料二提到「一有机会就企图离开社会主义道路,走资本主义道路。」应

该是影射何人?

(A)江青 (B)林彪 (C)华国锋 (D)刘少奇。

28.综合上述,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本质为何?

(A)振兴经济 (B)推动西化 (C)权力斗争 (D)推动教育。

有一幅暗喻某场战争的漫画内容是∶「蒋中正一手握著机枪,一手拿著银元;冯玉祥

一手提著大刀,一手捧著窝窝头;阎鍚山一手拿著手榴弹,一手拿算盘。」显示三人

实力悬殊,战争结果胜负立见。」

29.请问这是指哪一场战争?

(A)北伐 (B)中原大会战 (C)抗日 (D)国共内战。

30.该场战役的意义为何?

(A)瓦解地方势力,巩固中央统治权威 (B)列强介入中国事务,激起民众一致仇外

(C)国共合作破裂,彼些各自发展 (D)北洋军阀控制政局,北伐终告失败。

下列乃民国11-13年间,国共发展的重要宣言∶

资料一∶中国国民党一全大会宣言∶「终要把军阀来推倒,把受压迫的人民完全来解

放,这是关于对内的责任。至对外的责任,定要反抗帝国侵略主义。」

资料二∶孙、越宣言∶「孙逸仙博士以为共产组织甚至苏维埃制度,事实上均不能引

用于中国,……此项见解,越飞君完全同感,……中国当得俄国国民最炙热

之同情,且可以俄国协助为依赖。」

31.对照当时历史情势,应该如何正确解读资料一和资料二?

(A)有鉴于俄国从未侵华,故孙氏采取合作态度

(B)苏俄适时对中国表示友善,孙氏也需外国支持

(C)苏俄长期同情中国革命,孙氏乐于与其合作

(D)苏俄为表示支持革命,放弃共产革命的理念。

32.孙、越达成合作的时代背景,下列何者为「非」?

(A)知识分子支持共党 (B)军阀混战不断 (C)中原大战的刺激 (D)列强侵略中国。

资料一∶如果要说那些以大刀、石头及血肉之躯英勇与日寇拼死的抗日官兵值得后人

永世颂扬的话,那么南京政府,尤其是蒋、汪二人,实为出卖中国领土主权

、出卖流血牺牲的爱国官兵、出卖爱国民众的千古罪人。

资料二∶全国民众,誓死抗日,而汪精卫誓死媚日,竟至敢冒韪,继《上海停战协定

》之后又签订卖国之《塘沽协定》,即加以卖国之名,岂得为过。

33.从资料一、二,推知这种说法的时代背景应是什么?

(A)北伐时学生工人反日的心声 (B)十年建国期间,社会上部分反日人士的看法

(C)抗战初期,民众对国民党的反感 (D)抗战后期,解放区左派人士的主张。

34.此期国民政府采取的策略为何?

(A)苦撑待变 (B)消耗战持久战

(C)攘外必先安内 (D)一分抗日,二分应付,七分发展。

三、多重选择题(每题4分,错一选项倒扣1/5题分)

35.以下一段话是引自蒋中正的著作∶「我国的敌人不是倭寇而是土匪,东三省、热河失

掉了,自然在号称统一政府之下失掉,我们应该负责任,不过我们站在革命的立场说

,却没有多大关系……..。无论外面怎样批评毁谤,我们总是以先清内匪为唯一要务

,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是本末颠倒,先后倒置。」下列对于这段话的解读,哪些项合

乎事实?

(A)东三省、热河失陷后,蒋中正展开剿共

(B)蒋中正对日本侵略东三省、热河,抱持不抵抗政策

(C)所谓「土匪」是指中国共产党的红军

(D)所谓「批评毁谤」,是指「反对内战,要求一致抗日」的呼声和舆论

(E)日本侵占东三省,热河的行动是在实现其大陆政策的南进计画。

36.1970年代,美国在「上海公报」发表声明∶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份;在

「建交公报」发表声明∶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根据这两

份文件内容,以下叙述何者正确?

(A)美国都承诺将支持中共申请加入联合国

(B)在冷战对峙下,美国企图拉拢中共以抵制苏俄

(C)使中华民国的外交空间渐受阻碍

(D)海基会、海协会会谈期间,美国阻挠中共吞并台湾

(E)美国的态度是解决两岸问题的关键因素之一。

37.下列哪个措施是造成人民人心浮动,进而对国民政府完全失去信任,最后使国民政府

撤守大陆的原因?

(A)强力推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土地 (B)纸币发行浮滥,通货膨胀不可收拾

(C)官商勾结,政府严重腐化 (D)镇压以学生为主的反内战和平运动

(E)参加韩战,损耗国力。

38.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发生前的五次剿共行动中,第三次结束于1931年9月,第四次在

1933年1月开始。这段时间发生哪些事件,使政府的攻势前后相隔一年半?

(A) 北伐 (B)中原大战 (C)九一八事变 (D)一二八事变 (E)西安事变。

39.资料一∶10月19日晚,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怀德率领下,开始秘密

渡过鸭江,夜行昼伏,开赴朝鲜前线,原定计画是进至龟城、德川、五老里

一线构筑阵地,组织防御,先站稳脚跟,尔后再组织反攻。

资料二∶中共以军队推动土地改革,经由土地革命动员占农村多数的贫苦农民,起来

斗争地主士绅,使他们和传统统治阶级誓不两立。誓不两立之后,大多数农

民愿意听从中共的领导,在地方上参加中共的农民协会、赤卫队、苏维埃和

党支部,取代农村原有的基层权力结构,同时使大多数农民比较愿意提供中

共人力和物力资源,扩大中共的军队和上层权力结构。

资料三∶在整个结构中,政府建立了谷类公卖制,将供应全国主要的谷类收集后再分

配,政府管制谷价,并指定农人应栽种哪些谷类,该生产多少。从历史的观

点看,此乃是治国权术的最高表现,把中国古代利用地方官吏管理操纵百姓

的艺术发挥到了极致。

以下的选项何者正确?

(A)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是资料一、资料二、资料三  

(B)资料一指的是中共抗美援朝的光荣事迹,支援大韩民国,打败北朝鲜,并且全身而

退

(C)资料二是中共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后的土地改革工作,全面没收地主的土地,积

极将农民纳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D)资料三是指中共1953年10月开始实施的统购统销政策

(E)三段资料发生的时代,毛泽东已取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

40.「……我……不明白日本要这个帝制,不过是为了使我更加傀儡化,为了更便利于统

治这块殖民地。皇帝的名义那里会给我带来什么权力?……除了依附在日本关东军的

皮靴上,我简直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想。」根据前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我」指汪精卫 (B)「我」指溥仪 (C)「这块殖民地」指台湾

(D)「皇帝」指重新担任大清皇帝 (E)「这个帝制」在二次大战后宣告结束。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