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整理】《医人异事》作者: 池草(一) -- 拉风的马提尼

共:💬31 🌺18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医人异事》 第5节

金蚕就是一种蛊,据说形状象蚕,通体金黄色所以叫金蚕。两粤很盛行养这个,据说能够帮助发财兴旺,也有人拿来报复怨家、谋财害命。中蛊的人会胸腹绞痛、肿胀,七孔流血而死,死后有很多虫会从身体里爬出来,心肺内脏都坏掉,十分恐怖。乡间时常有带很多钱的客商暴死,就是被人下了蛊的缘故。

  中了蛊的人,生嚼黄豆而感觉不到豆腥味。此时必须马上去中蛊的地方请主人解蛊,否则必死无疑。

  还有养蛊的人家,蛊虫是世代传承的,一旦有人养上,他的子孙后代必须一直供养,否则就会遭到灾祸。如果不想继续养下去,要把所有的家产和金蚕放在路边,等待贪心的人捡走,金蚕就会附在那个人的身上,要想送回去已经不可能了。这叫嫁金蚕。

  那个摇铃医就是专门解决这两种金蚕缠身的状况的。

  有中蛊毒的病人来求诊,摇铃医当场给病人喝药一包药粉,要不了多久病人就上吐下泻,吐出的都是青黑粘稠的液体,泻下的都是稀薄的血水。吐泻停止之后再喝一包,继续吐泻,直到不吐不泻了,体内的蛊毒算是排干净了。

  还有不想养金蚕和被嫁金蚕的人,要带着财物和金蚕,去空场里的一间小屋,十丈之内不能有活物,医生和病人在小屋里,医生把一种特别的药水点在金蚕身上,金蚕顿时化为红水。此时,屋外或有旋风,或由叫骂声,或有什物破碎声,医生用树枝沾着药水到处洒洒洒,很快怪异的事情就消失了。然后再给这样的人服一些药物,用不了多久,这些人就可以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了。

  真是神奇啊,这个人一定是得到了神农氏的秘典,能够使用药物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把鬼神的毒性驱除,并且能把害人的鬼神赶走。天地间的奥秘有多么深刻和奇妙啊。可惜上古的人神相通的秘密已经湮灭了,只留下着一些奇异的技术在民间流传。

  八、不死人

  前面的我提到过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其实是很强大的。只要有充足的营养和良好的环境,再加上适当的锻炼。即使不进行治疗,人体也能够自我修复,包括现代医学里面所讲的一些“绝症”。

  有些时候,某种疾病本来不足以致人死命,致死的其实是人的自信。一旦丧失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生命的花朵很快就会凋零。反而是坚强和乐观的人,常常能够战胜疾病,重新获得健康的躯体,使生命之花长盛不衰。

  我的曾祖父曾经接诊过一个肺痨的病人,是个黄包车夫。妻子早死,留下三个小孩,最大的也就才六七岁,最小的一个话都还不会说。这三个孩子靠车夫一个人拉车养活。肺痨这个病,大致相当于西医的肺结核,来看诊的时候已经是晚期了。俗话说:穷靠卦摊,富跑药店。穷人家不是实在病的撑不住了,是不爱去看病的,有点小钱倒是爱去卦摊儿算上一卦,看看自己几时能够发财。富人有病没病的,就爱去药店买些滋养品补一下。门诊记录上记载这个人:目光呆滞,枯瘦如柴,坐着就喘粗气,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咳吐了三四口鲜血。脸上的虚寒象水一样往下流。脉搏乍隐乍现,若有若无。大限已经不远了。

  我曾祖父告诉他:你的病已经很严重了,必须要服用补天大造丸这样贵重的药才有希望延续生命啊。车夫很失望,说:我已经在家休息了很久,没有去赚钱了。家里的三个孩子还在等我赚钱回家买米做饭,我哪里有钱去买贵重的药材啊。看来我只能回家等死了,可怜我的三个孩子以后要交给谁来照管啊。

  我祖父说:你也不必失望,我教你一个偏方。我送你一些白及粉,你回家多买一些大蒜,再去泥塘里摸几条泥鳅。一碗大蒜加一勺白及粉,和泥鳅放在一起,蒸熟了当饭吃。你每天都吃,病情也许会有转机。

  车夫千恩万谢的回家去了。曾祖父知道,这样病入膏肓的人,所谓的偏方也不过是一剂心灵的镇定剂罢了。

  我的曾祖父都快把车夫忘掉的时候,这个人竟然又出现在曾祖父的面前。他竟然没有病死,虽然还是很瘦,但是看起来精神和体力都已经好了很多。他给我的曾祖父送来五角诊金表示感谢。

  车夫说,他回家之后就按照医生的嘱咐吃大蒜饭,吃了四五天咳嗽的频率和吐血的次数就开始减少。就这样一直吃一直吃,吃到后来咳嗽竟然止住了。药粉吃光以后也没好意思再来取,就单吃大蒜了。最近身体好一些又能出来拉车,赚了一点钱,就来把上次的诊金付过,并且问一下还要不要继续吃那个饭了。

  曾祖父很惊异,没想到随口开出的简便方,能够把他这么严重的疾病治好。没有收他的诊金,又给他开了一些简单的药,让他回去继续调理。车夫怀着感激和喜悦离开了。

  人的求生欲望真是强大啊,如果怀着我一定要活下去的信念,是会创造很多奇迹的。还有,不要迷信贵重珍稀的东西,即使普通的事物,如果能够恰当的运用,也会发挥意想不到的功效。

  补充一点知识:

  上面提到的“补天大造丸”说是贵重的药材,到底有多贵重呢?我们先来看看成分:紫河车1具,就是胎盘啦,还必须要第一次生育的男胎的胎盘,用米泔水洗净,再用长流水洗,然后放在砂锅隔水蒸烂,用石臼杵烂,才能入药使用。还要,鹿茸啊,虎胫骨啊这些,然后还有一些七七八八的补药。象车夫这样大虚的肺病病人,还要加一点虫草、川贝之类的才好。我们先不说民国那时候药材亏乏了,就是现在抓这么一剂汤方,最少也得300块钱了。一吃吃几个月,也不是每个家庭都能负担得起的吧?

  然后是大蒜:在中医学里对肺的描述是,色白,味辛,主于西方。

  就是说白色是属于肺的颜色,有些同学特别喜欢白色衣服的,多半有胸闷气短,乏力又容易疲劳这样的问题,因为肺虚了,所以身体就比较喜欢和肺相同的颜色的东西,这可能是出于原始人类选择食物的本能,只是被我们用错的地方。吃天然的白色的食物是会补肺的。

  味辛呢,是说肺喜欢的味道,是辛味的。这辛和辣可不是一个意思哦,生姜和大蒜的味道,那叫辛味,是走清窍的。辣椒的味道是辣,是走浊窍的。生姜和大蒜吃太多小便会有变化,辣椒吃太多肠道和肛门会有变化。这就是走清窍和走浊窍的区别了。呵呵。

  那又白又辛的东西是什么,当然是大蒜咯。而且你仔细观察一下蒜瓣儿的形状,有没有跟肺是很像的?所以说吃大蒜这个东西,对肺脏是有好处的。这就是中医用药思路的一个缩影。现代医学现在也证明了,大蒜里这个素那个油对呼吸系统的细菌有杀灭作用,而且可以恢复呼吸细胞的活性。不过,我们中医是不管这一套啦。我们用大蒜治疗肺病因为“蒜与肺道相合也”。

  不过大蒜是佛道两教所忌的“五荤”之一。不食“荤腥”,“荤”就是气味怪异的蔬菜,包括葱啊,韭菜啊这些。“腥”才是指肉食。为什么不吃呢?比较正式的说法,这些东西“熟食生淫,生食发恚”,煮熟吃会刺激性欲,生吃会让人容易发脾气,所以修道的人都不去吃它。

  确实如此,这些东西吃了是有一些刺激性的,会让精神和身体感觉不清爽,我现在能少吃就少吃,能不吃就不吃了。

  九、医患缘

  古代的职业医生啊,地位没有多高的。一流举子二流医,在中九流排第二位。读书读得不好,考不上功名,但是能识文断字的又不甘心回家去种田,于是回家背几句“汤头歌”,就敢出来给人看病了。那时候医疗考核制度不健全,这样的庸医可谓遍地都是,治死人的事情也常有发生。但是古人都比较信天命,医生治死了人,通常不会追究,最多也就是赔偿病人家属一点钱。严重一些的官府会打板子,或者戴枷游街,以后不准此人再行医。

  那时候也没有大型医院,医生的流动性也比较大。所以普通人家看病之前都要去卜算,预测一下适合自己的医生大概会出现在什么位置。算命先生说:你往北找,能遇见治好你的医生。病人回家之后,就往家的北方走,遇见的第一个摇铃医,或者看见的第一间药房,那就是适合他的医生。

  北平西城有一个姓郭的寓公,平时特别喜欢占卜算命,与一位占卜灵验的道士交好。有一次俩人讨论卜算技巧的时候,郭寓公很高兴,对道士说:你帮我算算死期吧。道士说:卜生不卜死,你突然之间说这样的话,恐怕不是吉祥的预兆啊,不过既然你说了,我就帮你算一下吧。

  经过复杂的运算之后,道士说:你三年之后,死在一个姓王的医生手上,你还是早做些祈禳之术,看能不能延长寿命吧。郭寓公哈哈大笑,说:这有什么难的,我以后看病绝对不找姓王的不就得了?

  这个寓公回家之后立即下了命令,以后遇见姓王的医生一律轰走,不光他自己,全家人都不准找姓王的大夫看病。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