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汉武帝年谱——七十年≈两千年 -- 江南水

共:💬340 🌺4072 🌵2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汉武帝年谱——七十年≈两千年(13)

元封元年【前110年】(46岁)

十月,挟平定南越之威,汉武帝亲率十八万骑兵北巡,越过长城,登上单于台。派使者郭吉前往匈奴,用言辞挑衅乌维单于。(南越王头已县于汉北阙矣。单于能战,天子自将待边;不能,亟来臣服。何但亡匿幕北寒苦之地为!

水评:

刘彻纯粹是在作秀,如果没有前一年公孙贺、赵破奴的侦察,我不相信他有胆儿越过长城。倒不是说汉武帝没种,一个敢拿整个帝国做赌注的人,也不可能没种,而是,大汉帝国经不起又一个“白登之围”。

其实,我很理解刘彻同学的心情。有高皇帝刘邦亲临战场,出生入死,在那儿诱惑着,谋划了十一次对匈作战的汉武帝,此时心中痒痒的,渴望过一把现场指挥千军万马的瘾,也是人之常情嘛。

过瘾归过瘾,但绝不能玩儿真的,这点儿自知之明,刘彻还是有滴。

十月,平定闽越,将闽越地区的民众迁徙到江淮地区,闽越成为一块空地。

四月,封禅泰山。

本年,设置平准,以调节物价。

元封二年【前109年】(47岁)

四月,堵塞瓠子堤决口,修复黄河北部的两条泄洪水渠,彻底治理了,持续了二十多年的河南水灾。

水评:

本次抗洪救灾,汉武帝本人亲临一线指导工作,令群臣从官自将军已下,都去背柴草、堵决口(令群臣从官自将军已下皆负薪窴决河)。

太史令司马迁,作为汉武帝的随从,躬逢此事,在抗洪前线上,他也像其他人那样背柴草、堵决口。有感于此,在《史记》中专门写了一篇《河渠书》。(余从负薪塞宣房,悲瓠子之诗而作河渠书。

四月,朝鲜攻入辽东郡东部都尉所在地,武次县,杀死东部都尉涉何。

水评:

涉何死得有点儿活该,这事儿,还得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

此时的朝鲜,史称卫氏朝鲜,定都王险(今平壤),他的创建者叫卫满,燕国人。创建之初,汉朝跟卫满做了一个约定:汉朝承认卫满的现有地位;卫满负责看住长城塞外的蛮夷,不让他们侵扰汉境;蛮夷部落的首领,要想觐见汉天子,卫满不能阻拦。(保塞外蛮夷,无使盗边;诸蛮夷君长欲入见天子,勿得禁止。

此时的朝鲜王是卫满的孙子,卫右渠。自从卫右渠即位以来,朝鲜千方百计的招诱汉朝的边民,同时又对那些想朝觐汉天子的部落首领,横加阻拦。

本年,汉武帝派涉何前往朝鲜,谴责卫右渠这种破坏双边关系的行为。但是呢,卫右渠压根儿就不在乎涉何的谴责。

涉何窝着一肚子火,回朝交差,走到双方边界的时候,涉何派人把送自己离境的朝鲜裨王长给杀了。

回来后,这小子还恬不知耻的跟汉武帝说“杀朝鲜将”。汉武帝不但没有追究他的责任,还让他做了辽东郡东部都尉,直接负责对朝事务。

卫右渠哪能咽下这口鸟气啊,派兵偷袭武次县,干掉了涉何。

得,汉朝又得准备下一场战争了。

秋天,楼船将军杨仆率五万水师,从山东半岛出发,横渡渤海,左将军荀彘从辽东郡出发,两路大军直扑王险城。

水评:

水陆并进乃经略朝鲜半岛的不二法门,唐、明两次援朝成功,就在于唐、明的水师给力,清末,北洋水师歇菜后,朝鲜也跟着沦陷。

建国后,抗美援朝之所以打得那么艰苦,最后还做成了一锅夹生饭,就是因为我们缺了一个拳头,海军。

秋天,将军郭昌、中郎将卫广率巴、蜀兵,平定云南,在此设置益州郡。

元封三年【前108年】(48岁)

正月,俘获楼兰王、击破车师国。

水评:

这是汉朝第一次对西域用兵。

控制河西地区,只是打开了丝绸之路的大门,出了这个大门,被匈奴控制的西域各国,还是不怎么给汉朝面子的,他们不仅不给出使西域的汉朝使者提供食物,楼兰、车师还时常劫掠汉朝使者。

非我刘彻好战,都是你们逼得。

夏天,朝鲜人杀掉卫右渠,然后投降,汉朝在此设置乐浪、临屯、玄菟、真番四个郡。

秋天,武都郡氐人部落闹事,朝廷把他们迁徙到酒泉郡,分散安置。

元封四年【前107年】(49岁)

秋天,匈奴使者病死长安,路充国作为特使,送匈奴使者归葬,匈奴扣留了路充国。

水评:

不知不觉十多年过去了,汉匈双方的冷和也持续了十多年。在此期间,汉匈打了无数的口水仗,彼此都扣留了对方十几批使者。

元封五年【前106年】(50岁)

四月,大司马大将军卫青薨。

水评:

大将军卫青,一个完美的军人。

卫青,一个近乎完美的人。

之所以“近乎”,是因为卫青的出身多少有点儿问题。

卫青的父亲叫郑季,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郑小三,也是平阳县的一个小公务员。

郑小三是一个原装正版的小三儿,去长安平阳侯府公干的时候,郑小三跟府上的女奴卫媪(卫大娘),甜蜜蜜了一番,然后,就有了卫青。此时,卫大娘已经嫁给了卫大爷,还共同生了一男三女。哦,平阳侯大有来头,第一任平阳侯就是汉初排名第二的功臣,曹参。

在那个看重良家子的年代,女奴的儿子,根本不招人待见;在今天这个人人平等的年代,私生子,好像多少也有点儿那个哈。

小时候的卫青,曾经回老家平阳县生活过一段时间,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郑小三的正室生的儿子们,根本不拿卫青当兄弟看待,而是把他当奴仆使唤。

后来,卫青宁肯用没啥关系的卫大爷的“卫”做姓氏,也不愿意姓生父的“郑”,可见,此段人生经历,留给他的创伤之深。

毕竟是侯府女奴的儿子,长大后的卫青又回到了平阳侯府,给平阳侯曹时的夫人、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做随从。平阳公主出行时,卫青就是她身边的骑兵卫士。数年后,这位平阳侯夫人,摇身一变做了长平侯夫人,陪伴卫青走完了人生的路程,死后,俩人还合葬在了一起。

建元二年(前139年)春,卫青迎来了改变命运的时刻,他的同母姐姐卫子夫,被汉武帝看上了,带到了宫中。一年多后,卫子夫怀孕,卫青跟着沾光,也从平阳侯府跳槽到了建章宫,跟着汉武帝混。

一混就是近十年,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终于混出了名堂。

这一年,汉军四路出击,深入草原,只有卫青一路小有成就,横扫了匈奴人的祭祀圣地,龙城,斩首七百。龙城不是一个具体的地名,但凡匈奴人在哪儿祭祀天地鬼神、祖先,哪儿就是龙城。

卫青此举,给匈奴人的心理震撼堪比911,长城以南的人固然是时刻生活在危险的梦魇中,长城以北的人,以后也不是绝对的安全。

第一次走上战场的卫青,为农耕民族探索出了一条骑兵获胜的道路,也为自己成为千古名将,捞到了第一桶金。

此战过后,卫青担当起主动出击匈奴的重任,一共七次出击匈奴,七战七捷,斩首、俘虏五万多,收复河套地区。在漠南之战和漠北之战中,跟伊稚斜单于交手两次,两次都让伊稚斜本人全身而退,稍有遗憾。

战场上,卫青是威名赫赫的大将军,战场下,卫青却是个低眉顺眼的小媳妇儿,皇帝刘彻打压他,他忍了,大臣汲黯不尿他,他让了,下级李广冲他吹胡子瞪眼,他怂了,郎中令李敢揍他,他算了。

也许,正是这种恬淡的性格,保证了他活得比外甥霍去病更长寿。

四月,设置刺史部十三州。

水评:

此时,郡县设置的范围已经达到了农耕时代的极限,覆盖了东亚大陆几乎所有适合农耕的地区。郡、诸侯国的数目,也达到了空前的100多个。

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如何有效的管理这个庞大的农耕帝国,的确是一个令人头疼的事儿。

别以为打压了同姓王就一了百了了,各个郡的太守,也不一定就是好鸟,他们要是在辖区内搞小动作,普通民众更倒霉,尤其是那些天高皇帝远的郡。

同姓王是王国的实际所有者(七国之乱前),任期是终身制,他们虽然对抗中央政府,但对王国内的百姓还是不错的,例如,吴王刘濞免除了吴国境内的赋税。

太守对辖区只有行政管理权,没有所有权,任期虽不确定,但绝不是终身制,他们要是抱着“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信念,为自己谋好处,很可能会干出刮地皮的事儿来。他们要是玩儿“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中央政府权威的损害,不比同姓王差。

有鉴于此,汉武帝在郡之上设置了十三个刺史部,取古九州之意,号曰“州”。刺史部对辖区只有监察权,没有行政管理权。

十三州刺史的行政级别并不高,秩六百石,跟县令差不多,监察的对象很有数,就是辖区内的太守以及当地的豪强,监察的事务也很有限,只能监察六项事务: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三条,二千石不恤疑案,风厉杀人,怒则任刑,喜则淫赏,烦扰刻薄,剥截黎元,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妖祥讹言。四条,二千石选署不平,苟阿所爱,蔽贤宠顽。五条,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监。六条,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今。

刺史每年秋天到辖区转一圈,年底回京报告监察结果,并不在辖区常驻,避免刺史跟辖区内的官员和豪强狼狈为奸。

这种以小制大、监察权行政权分立的帝国管理模式,开始时还凑合,后来逐渐走样,十三州刺史的行政级别被提高到了二千石,刺史开始常驻辖区,刺史掌握了辖区的监察权和行政权,甚至是军权,最终,在东汉末年形成了诸侯割据的局面。于是,罗贯中发出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之叹。

元封六年【前105年】(51岁)

三月,益州郡、昆明的部落,屡次侵扰出使大夏的汉朝使者。遣拔胡将军郭昌率军征讨,无功而返。

本年,匈奴乌维单于去世,儿子乌师庐即位,因年少,号为儿单于。

通宝推:铁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