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毛泽东正在震撼世界 -- 唵啊吽

共:💬38 🌺324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再多几句

考古的事情本来就难讲,加上秦始皇“焚书坑儒”把资料毁的差不多了。前面的事情就更难说了。

我并不是为了历史而“较真”,而是还原历史更让人能够清楚的看到现在。有论述不当的地方,还请放手“猛拍”。

郡县制度不是秦始皇的发明,而是被他采用,并推广全境,既然不是他的发明创造,那么为什么要把郡县制度的功劳归在他的头上呢?因为他的这个推广,范围实在是广(六国,当时的天下。),从时间跨度上说,这个地域范围至今还存在,并且还将存在下去。

既然这个郡县制度这么优越,为什么“秦”这么短命呢?部分原因是这个制度并不完善,层层压迫,老百姓民不聊生,所谓“秦政猛于虎”,也是由这个不完善的郡县制而起。(这里有一些分歧,很多人不认为秦的灭亡和郡县制度有关系,所以我用“部分原因”)

后来的汉代没有完全采用郡县制,情理之中,人家也想和谐发展。可见秦时的郡县制度问题很多。

优点是有,问题也多,后来人自然要扬长避短,自汉代起郡县制度就一直在改革,地方官员怎么产生?催生出一个伟大创新“科举制度”。地方官员如何监管?又产生了“监察制度”等等。所以说秦始皇是该制度的完成者也不确切。

这个郡县制度,产生于春秋战国,盛于秦,继承发扬在汉,唐。秦始皇占功劳的大头,算是标志性人物可以理解。但是完全归在他头上,说不过去。这有些象毛泽东和共产主义之间的关系。共产主义不是他的发明,虽然他很伟大,但是后来人的完善和发展,相当重要。

由此可见,历史不因为某个伟大的时刻而停顿,即便我们是如此怀念这段历史,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前人的基础上走好下面的道路,而不是回到过去。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