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请中国政府对萨米人的悲惨遭遇表示关注 -- Emyn

共:💬9936 🌺84379 🌵123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个倒不成立吧

Jon Corzine就是因为坚持救助LTCM而遭到paulson发动宫廷政变,让出联席CEO职位的。再说,巴菲特当年也收到英雄帖了,结果老狐狸装疯卖傻躲掉了。

老狗熊玩不出新把戏 2009年10月15日

——《财经》专栏作家 张志雄

《华尔街日报》刊登了一条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前夜的故事,说的是9月13日傍晚,正要出门参加社交聚会的巴菲特收到英国巴克莱银行主管戴蒙德的电话,希望巴菲特提供担保,协助他们收购雷曼兄弟。

  巴菲特急着出门赴约,而戴蒙德的计划听起来又是如此复杂,于是巴菲特建议戴蒙德把具体交易计划传真给他。但当巴菲特午夜时分回到酒店时,惊讶地发现什么也没收到。

  时间过去了十个月,直到有一天,巴菲特不经意地询问女儿苏珊,自己手机屏幕上的一个小图标代表了什么,这时他才明白这正是那天晚上一直等待的戴蒙德的邮件。今年9月15日,巴菲特在《财富》杂志举行的一次会议上首次承认这个失误,并表示“千万不要通过手机来联系我!”

  极有可能是巴菲特不懂手机的功能,让我们没有躲过一场全球金融海啸!太刺激了,世界各大媒体纷纷转载这则消息。我看后却是哑然失笑,暗叹道:巴菲特真是个老狐狸。

  金融危机时刻,巴菲特的手机也发生危机,这已不是第一回了。十年前,我读到最出色的巴菲特传记作者罗温斯坦写的《营救华尔街》(When Genius Failed),惊讶地发现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在崩溃前,曾向巴菲特求助,巴菲特报出了一个解决方案,便与盖茨一帮人出游了。

  但罗温斯坦写道:“巴菲特报告中所使用的词语出现了错误——报价所针对的是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即长期资本基金的管理公司)名下的全部资产,而不是长期资本基金名下的全部资产——而所有人都清楚,这绝不是沃伦·巴菲特所要的。”什么意思?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读原书去,反正巴菲特提出的方案根本不可能操作。尽管巴菲特手下提出了替代方案,但他们没有可以改变报价的授权,而巴菲特本人根本就联系不上。

  巴菲特方案当然“黄”了,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最后在美联储帮助下收拾了残局。我开始还觉得有些惋惜,要是能联系上巴菲特多好,那可是“英雄救美”,名垂青史啊。

2007年,由巴菲特“钦定”的传记《滚雪球》出版,我忙不迭地想知道巴菲特自己如何解释为何没有成功收购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书中详细谈到了巴菲特在旅程中不断思考收购的可能性,说是有一天在长达两三个小时的时间里,由于卫星信号不好,想联合收购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高盛总裁科尔津无论如何也联系不上巴菲特。

  然而,传记作者施罗德写得很清楚,这并不是巴菲特收购失败的原因,科尔津最终还是联系上了他。下面的这段话才是关键:“如果照这样走下去,一切都会非常顺利。但是到了周一,巴菲特再次玩起了‘消失’,这大大考验了科尔津的耐心,他对于向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提出报价以及后面的收购步骤,变得越来越没有耐心了。”

  巴菲特爱说:“老狗熊玩不出新把戏”,当他这次又在公众面前装傻,与他十年前在金融危机中玩失踪没什么两样。否则,他同时收购高盛和通用电器,为何又是那么爽快和高效呢?

  当然,圣人难为,巴菲特玩些把戏,也是无奈。今年8月4日,路透专栏撰稿人Winkler向巴菲特发难,说他利用政府的救助,用纳税人的钱收购高盛和通用电器,大发国难财。Winkler在14岁时曾给巴菲特写信,获得了后者的回音,并邀他参加伯克希尔股东大会。而今,Winkler认为巴菲特骗了天真的孩子,“他并不高尚”。更有意思的是,后面的跟贴至少有几万字,观点各式各样,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上网看一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