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谈张学良的所谓生活作风问题兼复无斋主人与起轩 -- 温相

共:💬94 🌺8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中肯,献花并继续讨论

其实在下同相爷的观点大部分相同,我们都认为,

1)918事变,张学良负有一定的责任。

2)西安事变,挽救国家民族于危难之际。其实还有一条,东北易帜,确保国家版图完整。有这两大功绩,小张在历史上的评价肯定是正面的。

3)张学良是个花花公子,早年作为同其他军阀没什么不同。这点好像河里不少兄弟在为尊者讳。

其实看张学良,1934年这个年份很重要,热河抗战后,小张被迫下野,为千夫所指,这件事对其刺激很大,而后痛定思痛,戒毒重新振作。可以说1934年前的张学良就是个军阀,而1934年之后才慢慢脱胎换骨成一位爱国军人。

我同相爷不同的地方,是我认为张学良其人能力平平,不过是因为有个好爸爸才能成其事业,相爷显然不赞同,我说说我的理由,不对的地方请相爷指正。

1)张在奉军的早期战绩,主要靠的奉军第一干才郭松龄的帷幄。好比齐桓和管仲的关系,并不是齐桓牛而是管仲牛,齐桓牛的地方就是充分信任管仲。失去郭松龄后,小张的战绩乏善可陈。举个例子,北伐中,奉军数十万大军围困琢州孤城,三个月不能破。题外话,傅作义凭此一战成名。

2)东北军本来就是张氏父子的私人军队,军阀部队是用封建伦理纲常维系的。做为张作霖的正统继承人,小张在东北军的号召力没有什么奇怪的,相反没有号召力才是奇怪的。郭松龄本来就是打着少帅的旗号反奉,张学良表明态度后,郭部瓦解也是正常的。(小张的胆识还是令人佩服)

3)918事变不多说了,事前毫无作为(东北军事先获得情报),事后举措完全可以用“惊慌失措”来形容。

4)33年热河抗战,东北军之表现惨不忍睹。把责任全推到汤玉麟身上是不合理的,就好比918事变的责任是老蒋和小张共同的,热河抗战失利,也应该由小张和汤玉麟共同承担。对比一下当时西北军的表现,就可知区别了。

5)1935-36年,是红军10年来最弱的时候,丧失了90%的部队和几乎所有的重武器,万里跋涉到陕北这个贫瘠的弹丸之地,内无资源,外无外援。这种情况下,东北军对红军的战绩还是屡战屡败。这也怪不得小张,红军里面随便挑一个将领出来就比他强得多,打败也是难免的,这倒是促成西安事变的一个契机。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