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Andrew Marr:当代英国简史 -- 万年看客

共:💬365 🌺297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2)左派内战

内战的起因通常都是关于宪法的争论,归根结底其实就是权力之争。工党内战也未能免俗。就细节而言这一战复杂得令人头晕。内容包括一大帮左派组织,一锅粥的各色运动,连横合纵的各种委员会与机构,其负责人中的绝大多数很快就将退出公共生活。一开始似乎只是关于党内规则的争论,例如地方党支部是否可以解雇当地的议员,工会、党内积极分子与议员在选举工党领袖时分别可以拥有百分之几的选票等等。这场争论十分不堪,人们彼此攻讦甚至有时还拳脚相向,这一切都令外部世界厌恶不已,工党作为一个有办事能力的组织几乎已经不复存在了。那些嘲笑布莱尔的新工党政府油光水滑、温顺可人的人们很少记得在此之前工党令选民们退避三舍的武斗作风。打仗的地方远离威斯敏斯特,在黑池、布莱顿与温布利的礼堂与酒吧里,工党与工会召开的会议上。问题的根源无非控制二字——谁来统治工党以及工党将往何处去。

对于落败的威尔逊-卡拉汉政府所奉行的所谓右翼政治,以及少数最终成为工党竞选宣言一部分的会议决策,党内当时怨气冲天。多年以来各路游说团体一直致力于改变工党的政策,但工党领导层对他们全都置之不理,最后还是失利了。例如卡拉汉就否决过一项精心准备的废除上议院的提案。在怒火冲天的1979年工党党代会上工党秘书长告诉卡拉汉他希望“我们的首相有时也能照顾一下本党的利益,就像托利党首相那样。”一位前工党议员汤姆.利特瑞克(1)愤怒地挥舞着一叠工党宣传品,内容包括欧洲问题,住房问题,女权问题以及残疾人问题,这些内容都被卡拉汉从工党竞选宣言中删除了。“‘吉姆能解决’,是啊是啊,他能解决。他全都解决了。他尤其把我给解决了。”*5*

在这种气氛之下,左派企图从右派议员与传统党内领袖手中把权力夺回来,于是发动了一场自下而上的革命。他们相信只要他们能控制竞选宣言,选择领袖并令议员们屈服,他们就能将工党变为一个激进的社会主义政党,然后趁撒切尔的经济政策将她毁灭之机赢得大选。1980年10月工党黑池市党代会上投票通过的议事日程可以使人们对这些人的最终目标有个大体了解。这一日程号召英国脱离欧盟,进行单方面核裁军,关闭美军基地,不再制定收入政策,对英国所有工业进行国家管理以及册封上千名贵族来废除上议院。英国将会变成位居北海的古巴。信奉托洛斯基主义的战斗趋势此时已经渗透了工党,他们相信将社会主义者提出如此过分的要求将会导致民主体系崩溃并引发全面阶级革命。托尼.本曾经认为“他们的论点很合情合理而且他们的激进观点也很有说服力”,在他看来这些人并不比老派的《论坛报》集团或者战前的独立工党(2)更有威胁。一贯正派的本相信左派将会赢得一场十分正派的社会主义胜利。实际上战斗趋势在许多地方支部暴徒般的威胁赶走了成群的温和派党员。这些人的同盟包括大量主流工会成员,他们觉得威尔逊与卡拉汉政府令他们大失所望;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的左翼活动人士;以及由核裁军之类单一议题驱使的人。

精明的战术与到位的宣传活动使得为数不多的几个人可以控制足够的地方党支部与工会分支,从而在工党党代会投票时拥有超乎比例的影响力,体型庞大且不民主的工会集团性投票在党代会上已经不再自然而然地支持党内领导层了。1980年党代会上左派几乎赢得了所有重要选举,彻底搞垮了卡拉汉,两周之后他就辞去了党首之职。因为新的领导规则尚未到位,要到1月份的特别会议之后才能确定,工党议员们还有最后一个选择党首的机会。老牌激进分子兼知识分子迈克尔.富特的政治生涯在反对党内起步,他做过的最有个性的一件事就是编纂了一本政界文学家散文合集,包括斯威夫特、赫兹里特、潘恩、迪斯累利等人的作品。现在他在别人的劝说下站了出来竞选党首。本在工党议员面前毫无机会,许多工党议员都认为他是个危险分子,与党外的托洛斯基主义激进派沆瀣一气,试图剥夺自己的特权。但是富特在议会很有影响力,而且也必须找个人出来击败丹尼斯.希利。这位前任财长的好斗本性与刻薄机智为他在党代会上招来了许多敌人,也使他成为了工党左派眼中的反派。

一开始希利明确指出了左派策略的致命缺陷,即如果他们真的控制了工党,国民根本不会投票支持他们。他告诉左派,几个活动家不等同于“最广大英国人民,他们每年差不多只会考虑一次政治问题”。*6* 他对这群日后会被称为左派疯子所做的有力评论是精心计算之后的结果,借以尽可能扩大自己的胜算,尽管当时他在国内已经颇受欢迎。不管怎样,他最后还是以129票对139票输给了富特。很多人都认为,尽管富特担任党首期间因为他的寒酸相貌与应对媒体时天南海北的讲话方式而饱受嘲讽,但事实上他却是工党的大救星,因为他是唯一一个老派党员与本主义叛逆都能勉强接受的人选。富特接手这一工作完全是出于责任感。他的老式高台演讲作风,他的知识分子身份以及他的那根拐杖都使他怎么也看不像一个能够扳倒撒切尔的人。稻草人沃兹尔.戈米奇(3)大战铁娘子,看上去就像童话书里的情节。这也是浪漫社会主义者理智主义向自由市场发动的最后一击。

左派继续前进。在特别党代会上工党改变了规则,工会在未来工党领袖选举中可以获得40%的选票,选区活动家可以得到30%的选票,剩下的30%才属于工党议员。于是工党内战在左派的高涨士气笼罩下发展到了下一个决定性阶段。本必须在来年为了代理党首之位挑战希利。这一步走出去就不能再回头了。富特与本的工党与希利掌握重大话语权的工党在立场上将会十分不同。双方都认为这是最后的决战。本在竞选活动中展现出了无穷的活力,而希利则在公众集会上遭遇了倒彩与唾沫。最终竞选结果将会十分接近,尽管由于最近刚刚推行的选举团机制十分复杂,谁也不知道究竟会有多么接近。

此时有必要重新介绍两位之前上过台的角色。两人都是矿工子弟,左翼人士,都曾通过攻击希斯扬名立万,不过一个人是在纠察队里发动攻击,另一个人则是在下院发言讲台上发动攻击。一位是全国煤矿工人总工会的领袖阿瑟.斯卡吉尔,另一位则是尼尔.基诺克。不肯支持本的人面对着越来越严重的威胁,尽管本依然一副老神在在的作风,丝毫不关心别人以他的名义都做了些什么。斯卡吉尔是攻击性最强的人之一,最后终于逼得基诺克忍无可忍决定不再支持本。当然他也不能支持右翼的希利,所以他在工党报纸《论坛报》上宣布自己两不相助。之前基诺克就开始缓慢地远离党内铁杆左派,并且成为了工党教育政策的发言人。他还曾为富特的竞选活动工作过。随着他在党内越发受欢迎,本对他的疑心也与日俱增。但是这回与左派的公开决裂依然令他的许多朋友震惊不已。在布莱顿党代会上,本终于以一线之差败给了希利,两人选票相差不到1%。在此期间基诺克与斯卡吉尔在电视上进行了激烈的交火,而这座海滨小城也淹没在一片丑陋场景与关于背叛的言论当中。基诺克卷入了好几场斗殴之中,按捺不住的他最后在公厕里将一名袭击者“一顿胖揍……那家伙的血与呕吐物淌了一地”。这场不甚优雅的叛乱就这样画上了一个不甚优雅的句号,此后左派在工党内依然势力很大,但是再也没有希望控制全党了。

(1) http://en.wikipedia.org/wiki/Tom_Litterick

(2) http://en.wikipedia.org/wiki/Independent_Labour_Party

(3) http://en.wikipedia.org/wiki/Worzel_Gummidge 外链出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