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讨论】龙芯什么时候能配上中文计算机语言编译的源程序? -- 唵啊吽

共:💬151 🌺373 🌵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就算是英文的计算机语言中国人也没发明多少啊

现在世界上的计算机语言不知道有多少,光通用型的可执行就至少可以用百来做单位,如果加上HTML、XML、ASN.1这种描述性语言,以及某些领域专用语言如MATLAB等等更不知道几千几万甚至几十万(如果从广义上算再加上各种协议和文档格式就更数不过来了)。这里面中国人的贡献少之又少。除了易语言之外更是罕有应用,比如软件所唐稚松院士的XYZ系列语言,几乎没人任何实际应用(当然学术价值是很高的)。就是脚本语言,常用软件中国产的只有飞狐支持VBScript(而且是用的微软引擎),其它的能像大智慧之类股票软件支持公式系统就不错了(而且其大智慧等所用的公式系统文法和语法也基本是照抄根据国外软件)。而反观国外软件,大家最常用的Office系统就支持的VBA/VSTA,就算是WIndows系统中屏幕上的每个字都说不定都包含一个可以在特定虚拟机上运行的机器语言代码(见TTF字体规范),而PDF文件则是PostScript语言的应用与改进(Adobe就是从这个东西发家的),而网页是用HTML写的就更不用说了(而且这个HTML还可能是PHP,Perl之类的语言产生的)。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首先是国内教育在这方面的空白,其次大概是思维习惯和传统。计算机语言也是语言,而语言首先是用来交流用的,国外IT界遇到新领域新问题,很多情况下都是先想一想能不能用一种语言进行描述并执行。这点在美国军方尤甚。据说在JSF之前很少用C/C++进行开发,大都是专用语言,其中最著名的就是ADA(虽然这个语言也很失败,不过在4GL里已经是最成功的了)。

(即使是在其他方面,似乎西方也有发明语言的传统,形式化的各种数学语言就不说了,波兰眼科医生柴门霍夫看现有语言不爽,发明了世界语;英国作家托尔金写《指环王》时,也发明了一套完整的“精灵语”,电影版里精灵们说的精灵语可是费了老大劲才做到“字正腔圆”的。)

要开发中文计算机语言,不是简单的事情,如果只是简单的关键字替换,没有任何价值,这个早在70、80年代就有人搞过,现在看来也没什么意义。至于中文变量名,据说早在VC5.0就支持了,也没多少人用。至于像COBOL那样用接近英文的文法的中文化语言,至今也没什么大的成就(估计也是因为没什么人搞)。

其实本人很怀疑,在现在的中文语法分析仍旧使用主谓宾定状补这种分类方式下能有什么中文化计算机语言出现,这套标准本来就是从分析印欧语系语言中产生的,对中文来说有很大缺陷。这方面没有理论突破向COBOL那样的中文语言不太可能出现(如果搞成自然语言识别或自然语言查询那样就失去了作为一门计算机语言的意义)。

另外,逻辑的表示也很成问题。现代逻辑学,其实就是西方逻辑学,无疑是反映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写法也是符合西方语言的,这点即使在常见的数学公式中也可以体现出来。而中国人的逻辑学,即号称世界三大逻辑体系之一的“名学”,其实在魏晋之后就已经死亡了(另两个是希腊逻辑学以及延续到现代的西方逻辑学,和印度的因明),这也直接造成从那时起中国数学的停滞不前,更不要说几乎是逻辑学子学科的计算机科学。在这种前提下怎么可能出现所谓的中文计算机语言呢?

每种通用计算机语言,都对应一种或几种计算模型,比如常见的C/C++,Java,对应的是图灵机模型;Lisp基于兰不达演算;Prolog基于一阶谓词逻辑;XYZ基于时序逻辑。要想把这几种语言中文化,至少要把它所对应的计算机制中文化吧,这项任务真的可能吗?即使可能又有意义吗?

从计算机语言的某些细节上看,以国内IT界的语言学和逻辑学基础,中文化也有很大障碍。比如现在就流行的高级通用计算机如C/C++,Java,C#都是强类型的。但是为什么要被设计成强类型呢?估计国内能知道强类型比弱类型能减少错误这个结论的都不多,更不要说这个“类型”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其实是来自“类型论”),如果这个都搞不清楚更不要说面向对象和泛型了(国内IT界倒是有人把“对象”和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笔记”联系起来,这个已经很不错了)。当今翻开一任何本Java或C#书籍,几乎都把Reflection翻译成“反射”这个驴唇不对马嘴的词,很少有人知道其实是“反思”或“自省”的意思,本质上是个哲学概念。据说唐稚松院士的博士生前两年都要先学习哲学,但即使是软件所内部对这种做法进行嘲笑的都大有人在。

国内搞计算机语言的并不是没有,比如唐稚松院士,比如北大裘宗燕教授。但是没有强大的软件工业做基础,他们的研究往往只能在学术圈子里自生自灭。

通宝推:唐家山,唵啊吽,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