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利比亚女性反对恢复一夫多妻,反对回到公元七世纪 -- see100

共:💬52 🌺177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如今的利比亚,略微让人想起了1979年的伊朗

当然,只是略微的有点类似,都是一个长期执政的执政者被推翻,仅此而已。

但是有一点是无疑的,宗教集团在夺权后立刻毫不拖延的显示自己的存在。在伊朗是立刻公布了服装、娱乐的各种禁令,而利比亚则是干脆竖起基地黑旗,和这个相比,要求娶四个媳妇真不算什么。

而现在利比亚的政治格局和当时的伊朗确是有相近之处,利比亚的过渡委员会的头目们多是接受过高等教育,有着西方生活经历的人,而在过渡委员会旗下的各路武装或者是主要由不满时局的年青人,与当局不合的部落武装,宗教武装------也就是基地组织的那些人。换句话说,当政者是民族资产阶级,而运动的主要参与着是普通人和宗教武装。这与当时伊朗伊斯兰革命时的局面类似-------把伊朗革命与利比亚战争放在一起相提并论是对伊朗革命的侮辱,因为伊朗革命是一场民族资产阶级与伊朗左翼共同领导的革命,而利比亚内战则是一场土匪与带路党的狼狈为奸。而伊朗革命的后果则预示着利比亚内战后,利比亚的前景------在民族资产阶级与左翼组织不发达,不完善的情况下,推翻前政权的果实只能被宗教集团篡夺。伊朗的民资资产阶级尚可称发达,左翼组织尚有一定力量,但都败于教士集团(当然,霍梅尼确实是有手腕的宗教领袖),而在利比亚,过渡委的头目们或为土带路党,或为洋带路党,手中无有几杆枪,而过渡委旗下各路武装却是参加过圣战的山大王,至不济也是抢过中国公司的设备的土匪。伊朗的政权变革虽然有镇压,但没有过卡扎菲之死这样的残暴景象,伊朗也不像阿拉伯国家那样有着深厚的部落复仇传统,而逊尼派并不像伊朗的什叶派那样有着深厚的教法传统,所以,一旦极端逊尼派上台,必然带来的是中世纪风格的暴政,塔利班可谓殷鉴。所以,利比亚如果再次陷入内战,会和南部非洲内战一样血腥。

伊朗政权更迭,教士走上街头抗议的时候,许多伊朗知识分子把这看做时代进步而热情,充满感情的鼓与呼,但在教士集团上台后,第一批开刀的,就是这些伊朗世俗知识分子。

卡扎菲之死让人想起了卢蒙巴之死,(当然,把卢蒙巴和卡扎菲放在一起是对卢蒙巴的侮辱。),比利时人高兴的看着卢蒙巴死在雇佣兵与蒙博托手里,而希拉里则对卡扎菲之死无动于衷------美国人的举动基本上类似于主人把看不上眼的猎物丢给猎狗,而想不到猎狗有一天会变成怪物。卡扎菲就是那个猎物。

1979年的时候,卡特看着盟友巴列维被推翻,2011年,奥巴马和希拉里看着盟友穆巴拉克被推翻,却把这看成是自己倡导的中东民主的胜利,民主党已经不是当年出现了罗斯福的那个民主党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