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记录小咪生活的流水账(一) -- 咪铛

共:💬13 🌺12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课本在哪里?(五)

在国内的小学里,语文、数学、外语课本是人手一本,上学必备,学期结束后也归学生所有。其他的美术、音乐、人文课本也是人手一本,但学期结束后得上交学校,以便供低年级学生循环利用。所以每天孩子的书包里都背着当天要用的课本往返于家校之间。

在这边,小咪的课本就是开学头两天由他背回家露了一小脸,然后就杳无音信了。开头我还以为小咪偷懒没把课本扛回家。一问小咪,他说课本是全年级共享的,上完课要留在教室,等着下一拨学生来用。

考虑到小咪目前上课听天书的状态,我给小咪的所有老师写了信,请他们告知教材能在哪里买到。结果除了科学老师,所有老师都慷慨地拿出了本教材给小咪,说他可以放在家里使用,直到学期结束。科学老师呢,虽然没有给出纸质教材,也给出了网络版电子教材。

我好奇地翻了翻这些课本,各州的课本都是不同的。先说说数学课本。国内的数学课本的应用题里满处是小明、小华、小红等广大小朋友喜闻乐见的主角。以至于俺家小咪的作文里的男主角基本都叫小明,女主角基本都叫小红。这里的应用题自然也很有美国特色,童子军募捐款的计算,华夫饼、巧克力蛋糕配方里各成分的重量单位换算,茶匙、汤匙、盎司、磅之类的看得我都头晕,还有自由女神像也是应用题里出现频率较高的角色。

原来以为社会课就像思想品德课,其实不然,原来是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无所不包。看来社会课将是对小咪挑战性比较大的课程,原因无他,单词量大、文化、语境等等对他都很陌生。打开课本看了几页,开篇就强调阅读时要批判性思考,在阅读资料时要注意资料来源是否可靠,分辨事实与观点,作者是否有偏见等等,大汗。我好奇地翻到谈论中国的部分扫了几眼,其中关于人口部分配的图片大约是北京某个公园举行庙会的场景,自然是人山人海。政府类型吗,令咱惊奇的是中国被划分为寡头统治(oligarchy)一类,居然比北朝鲜、古巴、利比亚所属的独裁统治(dictatorship)还高了一个等级。在国内看新闻招待会,那些外国记者们总是一口一个独裁地称呼中国,多年来都习惯了,没想到他们的课本上不是这么说的。那些记者们没好好读课本吗?另外的感觉是这边的课本比较直指“本质”,比如石油的力量、通货膨胀等等,不像国内的课本谈到某些国家和事件时过于一团和气,和谐为上。

科学课的电子版自然也是包罗万象,涵盖了物理、化学、气候、地质等方方面面,而且电子版的好处是有很多链接指向了扩展阅读的网址,可以满足更深度的探索。

粗略的印象,这边的课本有几个特点给我留下的印象较深:

第一是学科之间交叉引用,在数学课里会指向社会、科学课的知识和数学的应用,而在科学课上又会指向数学知识;

第二是图片很多,比较形象直观;图表也很多,用数字说话比较客观,也容易对比;

第三是每章节前面都会给出学习技巧和关键词汇的解释。

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发现这边课本不如国内那样“重要”。比如社会老师从来不会照本宣科,上起课来天马行空,比如上南美的课程会搞个南美文化日什么的活动,午餐都搞成南美食品为主。而国内的老师上课的教程内容和进度会基本按照课本来进行。

还有,学校会给出很多有用的教育资源的网站,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去自觉学习。比如有些网站会提供习题,如果觉得家庭作业太少,可以额外在网上做题。所以自我激励的学生是总能找到拓展知识和技能的途径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