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讨论】王朝的覆灭 -- 咚咚锵

共:💬208 🌺1180 🌵1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中国一些历史书太注重于上面的权力斗争,而不注重底层的架构

但真正影响架构的其实是底层的组织结构,这点黄仁宇就研究的比较多。

宦官当然有自己的私心,但宦官由于依附于皇权,对于皇权的架构是没有主动的心去破坏的,而且他也不接地气,和外围的接触是不直接的,根基不可能稳固。所以宦官的坏,大多数只是说贪污腐败,阿谀奉承,但这些,那些士大夫何尝没有呢?外朝结党营私,争权夺利,藩镇割据,地方称大才是根本啊。而宦官好就好在没有后代,这黑锅不让宦官背,让谁背?历史书又不是宦官写,据说宦官懂识字的比例都不高,更别说写书了。

在说说这个底层架构为什么是关键。东方体制的集中为什么会涣散?还不是因为王朝开初初步奠定的与民生息局面,被不断破坏,结果丧失土地越来越多,而地方一些大户隐匿人口,侵占土地越来越多,就成了地方豪强,那么中央的底层架构就丧失,反而成为地方的组织结构了。力量对比就发生了变化,架构的结局也就注定了。

像唐朝最初的均田制,基本执行的还是可以,那时候的人口调查还是很严密的,但是中后期后,随着各地动乱,人口逃逸流动过多,人口调查就丧失了,土地也就渐渐的被买卖吞并,那个均田制也就越来越像个空架子。那么主席是怎么来思考的呢?主席与黄仁宇一样,都看到了底层架构的重要性。土地改革,让耕者有其田,但是主席更进了一步,农村土地是集体所有制,不允许随便买卖,只能在村集体内部调配,这就给土地私下买卖制造了障碍。在此之外,主席还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结构建设,这其实是整个体制架构的细胞,那就是合作社,让农民的组织来管理自己的物质财务和社会事务。如果这两点能够夯实,中国体制的基础就扎实了,历史周期律就可能避免了。展开一下,如果土地流转的主体是资本公司,那对这个基层架构影响就是要考虑,如果主体是村镇组织,那就可以鼓励的。

但主席还是担心。。。。。。。 历史就是这样,不是一帆风顺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