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天降赞普——吐蕃王朝的崛起【已完结】 -- 京华烟云AMIP

共:💬60 🌺51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3、高空作业的赞普们》

3、高空作业的赞普们

  

说起吐蕃王朝历代赞普的名字,是相当令人头疼的一件事。

赤德松赞、赤松德赞、赤德祖赞、赤祖德赞……这些国王的名字,仿佛如“孙行者”、“者行孙”、“行者孙”排列组合般的绕口令,而许多赞普除了这样绕口的总店字号外还开了别名分号,且汉藏文史书的记载差异颇大,比如最著名的松赞干布,在汉文史书中有弃宗弄赞、器宗弄赞、弃苏农赞等多个名字,此外还有弗夜氏、不弗弄赞的称呼,而藏文史书则称他为赞普“赤松赞”或“松赞”,“干布”则是后加的尊号,具体含义后面再说。

另一位比较有名的藏王,最终实现唐蕃和平的赤祖德赞,汉文史书称之为“可黎可足”,而藏文史书多称他为“赤热巴巾”或“热巴巾”,这是一个绰号,具体含义仍留到后面讲。

赤祖德赞的兄弟,吐蕃末代赞普、佛教的敌人达玛乌东赞,在汉文史书中被叫做与少林祖师名字类似的“达磨”,在一部名为《蒙古源流》的蒙文史书中则作“达尔玛”,而在西藏,他更多的时候是以“朗达玛”著称,这名字其实是佛教徒对他的诅咒,“朗”意思是“牛”,人们骂他是牛魔王转世。

敦煌保存的吐蕃历史文书中有一份《赞普世系表》,里面记载了从聂赤赞普开始的吐蕃历代赞普的世系人名,到松赞干布之前共有三十二个,尽管史料中没有涉及他们具体的生卒年份,但一些专家们按每代20-30年推算,认为聂赤赞普大概生活在公元前1至2世纪,相当于中原的西汉王朝时期,姑且存疑。

吐蕃赞普的藏语名字翻译过来往往带有一个“赤”字,有时候也写做发上声的“墀”,这是一个尊称,藏语“宝座”或“王座”的意思,这种习俗后来也一直流传下来,比如藏传佛教寺院的寺主一般被称为“赤巴”,即“宝座上的人”。

“赤”这个表尊称的词语应该产生自吐蕃王系的初期,从聂赤赞普开始的最早七代吐蕃王名字中都带“赤”,他们被合称为“天赤七王”,至于他们的具体名字,《红史》、《青史》、《贤者喜宴》、《西藏王统记》、《娘氏教法史》等古代藏文史书说法不一,现代的人们似乎也不必深究这些。

这七位吐蕃先王,据说都是顺着天梯,由天上降临人间的,等到了他们生命的尽头,其灵魂又会同样顺着天梯回到天国继续享福,所以说他们其实都是永生不死的神族。而且天神为了保险,不仅派了护身神灵随时保护这些王,还在每人身后系了根天绳,这样赞普们来回爬天梯的时候既不怕掉下来,遇到危急关头还能让护身神灵快点儿拉自己上去。

但高空作业久了,意外还是发生了。

这里要说的是“天赤七王”中的最后一位,也就是止贡赞普的悲惨遭遇。这个故事在西藏许多古代史书中都有记载,而在一件人们到现代才在敦煌发现的吐蕃历史文书中,此事件描述得尤其绘声绘色:

止贡赞普幼年之时,其父王母后就将来如何给孩子上赞普尊号,请教于老祖母卓夏吉林玛。这位老婆婆大概是个女巫,能够根据征兆判断吉凶,她问道:吉雪扎玛岩是否坍塌?丹玛地方的母牦牛草场是否被火焚烧?达列帕措湖水是否干涸?答道:岩未坍,湖水未涸,草场亦未被烧毁。

但由于老祖母春秋高迈,耳患聋病,错听成岩已经亦坍塌,草场被焚烧,湖水也干涸。于是,对他们说道:这个孩子是个短命鬼,就取名为“止贡“赞普吧——“止”是“刀”的意思,“贡”是“死”的意思,合起来就是不祥的“死于刀下”。就这样,由于奶奶的耳病错听,小王子就取了这个倒霉的名字,他长大后常常为此心中不悦耿耿于怀。

由于具有天神的血统,止贡赞普的能力超出常人,力大无穷,再加上身后天绳的帮助,白日飞升对他小菜一碟,所以为人相当狂躁骄傲。有一次,他强迫手下大臣们与自己决斗,大臣们都纷纷表示不敢,一个叫洛昂达孜的大臣也在其中。

然而,合着那天洛昂达孜背运,怎么解释止贡赞普也不听,非要两人比试一翻。最后,洛昂达孜只好说:“如果大王不听我的,非要决斗的话,则请授予我天神器物中能自行击刺之矛、自行砍斫之剑、自行遮护之盾,若将这些神通武器赐与我,我可敢与王一试决斗。”

骄傲的赞普答应了,将王库中之神通宝物全赐与洛昂达孜。洛昂达孜按期先到娘惹夏波城堡备战。之后。赞普也来到娘惹夏波,君臣在娘惹塔瓦园对垒。

洛昂达孜又要求说:“请您将径直悠远的天绳砍断,将九级天梯朝下放倒,这样比武才能公平。”赞普自持勇力无双,按其请求照准。然后,洛昂达孜将两百支利矛系拴在一百头黄牛背上,再驮以灰囊,百头牛相互搏斗,灰袋被剑割开口子后崩裂,洛昂达孜进入灰尘弥漫之中,趁机向赞普猛烈进攻。

止贡赞普这下抓了瞎,一片迷茫中毫无还手之力,赞普的护身神德拉贡杰见情况危及,立即挺身而出。由于天绳已断天梯也爬不了,这位负责的神灵只好奋力将赞普举向天空,但洛昂达孜早有准备,马上从袖筒取出小斧砍了过去,护身神不幸被击中,摔落于雪山缝隙中葬身于斯。

没有神灵的帮助,天绳已断天梯已倒,狂妄的止贡赞普变成了一个无依无靠的普通人,他终于被大臣杀死,其尸骸置于大铜锅中封好,抛进雅鲁藏布江中央顺水而下,流至江尾赛仓地方,终于被一条名叫沃德让莫的龙所吞噬……

止贡赞普的自大不仅害了自己,也害了他的子孙们——由于天绳和天梯都断绝了,后世的赞普们失去了与天界的联系,死后的灵魂再也回不了天国,只能屈尊埋葬于人间。当时的西藏还没有流行天葬,吐蕃国王们像汉族君王们一样修建王陵,西藏山南地区的琼结县,至今还保存着埋葬吐蕃历代先王的藏王墓区。

现代学者研究这个故事后认为,这不只是一个单纯的神话,它很可能是吐蕃创立后王权与神权的斗争的反映,大臣洛昂达孜被认为代表了当时吐蕃强大的苯教势力,最后王权不敌神权,国王被苯教大臣杀死。

据说,在“天赤七王”统治期间,吐蕃就已经确定了以苯波教作为国教的宗教政策。按照一部西藏古代史书《教法要义》的记载,吐蕃的这些早期国王们从苯教大本营象雄(大概在现在的阿里、藏北那曲的部分地区以及克什米尔的部分地方)请来苯教法师向属民传教,并翻译了许多苯教的经典,甚至根据所谓的“净天”字和“大食”字创造了西藏自己的文字,并修建了苯教的城堡和寺院,国师也由苯教巫师担任。

但这部《教法要义》是苯教徒写的史书,后世多出身于佛教僧侣阶层的西藏学者们对其内容的真实性一直存在许多疑问,同样也并不认可其内容的准确性,比如他们认为苯教巫师的文化水平相当低,那些所谓的苯教经典都是后来抄佛经编出来的,当时根本没有产生,而藏文更应该是直到松赞干布时期才创造出来。

现代研究者认为,《教法要义》的内容并非全部虚构,其中一些部分具有相当的史料价值,而苯教势力秉持吐蕃朝政的渊源则是自古就有的,已经成为吐蕃王国创始阶段神权政治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最后苯教巫师们频繁干政,已经到了尾大不掉甚至与国王分庭抗礼的地步,构成了对国王权力的极大挑战,到止贡赞普时已显露出君权与神权之间深刻的危机。

即使是苯教徒写的那部《教法要义》,对这种情况也有所记述:“头上的帽子过大,会累得汗流浃背;美食吃得过多,也会引起反胃;听任别人的虱子爬到自己腿上,最后它会爬上你的头顶”。根据著名藏学家、西藏社科院原副院长何宗英先生的考证,这段话其实是厘赞协等吐蕃大臣对止贡赞普的谏言,劝他做事不可过分,对于苯教徒不要过分妥协,否则苯教徒会凌驾于赞普之上作威作福,以至“到了赞普子孙之时,国政必将被苯教夺去”。

不管怎么说,总之吐蕃最后一位有能力玩高空作业的赞普就这样死了,充斥着神话传说的“天赤七王”阶段到此终结,吐蕃也越来越接近所谓的信史时代。这个刚刚兴起的藏族政权将往何处去,是苯教就此政教合一,还是王族今后卷土重来?

我们后面再继续说吧。

关键词(Tags): #赞普#天赤七王#止贡赞普#苯教通宝推:玉垒关2,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