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姜维传 蜀二相时的姜维 初掌军事 -- 陈不到底

共:💬30 🌺2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蜀二相时的姜维 三国各换天――魏

蜀二相时的姜维

三国各换天――魏

248年五月,大将军费掉出屯汉中(这次的短暂回屯汉中仅仅持续了三年而已)。秋天,车骑将军邓芝出兵平定了涪陵郡夷人的叛乱。

这个时候的魏国,司马懿在家称病,曹爽则乐得逍遥,给皇帝的贡物,都要在大将军这里先审查一遍。好吃好穿好玩的,曹爽眼都看花了,甚至连曹睿时的宫女才人也被这帮公子哥“请”到家里充作歌伎。他手下的何晏、邓矧、丁谧更是胡来,搞得魏国政坛上下乌烟瘴气。

这样的举动连曹爽的弟弟曹羲都内心不安,数次痛哭劝谏,曹爽也只眨么眨么眼,早就目空一切了。以前曹睿就怕这个本家资历浅,专门挑了孙礼做曹爽的长史。孙礼为人耿直不曲,曹爽嫌他碍事,把他调离身边。孙礼调到冀州,当地清河平原的政域划分一直纠缠不清,因曹爽偏袒清河,长期憋气的孙礼上疏指责曹爽的错误,结果被判下狱。明显被曹爽穿小鞋,迫于舆论,不久曹爽只好再次起用孙礼,把他又外调到并州。

临行前,孙礼到司马懿处作别,老姜看出孙礼的委屈故意激将他,说他因为到外地做小州刺史才闷闷不乐。孙礼大感冤枉,这位曾在曹睿驾前手刃猛虎的大汉痛哭流涕,说“我不高兴时因为‘社稷将危,天下凶凶’。您是先帝托付的辅臣,我还以为您会像伊尹、吕尚一样匡扶魏室,上报先帝下建功勋。可是您您...”孙礼哭糊涂了,他举例的伊尹可是因为先辅政继而废立才出的名。司马懿看到这位忠于曹氏的孙礼都气愤成这样了,说,“就是忍无可忍,也得忍。”不知这个时候的孙礼是否听得出此弦外之音。

这年248冬天,曹爽派系的李胜出任荆州刺史,临行前也去拜望司马懿兼作探风。结果本年度的最佳男主角装聋作呆,哄的李胜回去跟曹爽说,“老爷子现在是‘尸居馀气,形神已离’。”末了李胜想起司马懿的演技,还潸然泪下,“真可怜呀,太傅的病恐怕是没救了。”

这下子,曹爽更是毫无顾忌了。离过年还有两三天,魏国最有名的算命先生管辂被何晏请到家里,当时邓矧也在,这帮公子哥是以空谈、玄学出名的,席间就说起《易经》解梦的事来,管辂言语间很是张狂。在家的老舅听说,生怕管辂言语得罪这帮当权派,越想越害怕就开始埋怨,管辂忍不住要笑,“跟死人说话,有什么好顾忌的。”

249年正月初六,被魏国上下三教九流都不看好的曹爽前呼后拥,跟着小皇帝去高平陵给曹睿扫墓。71岁的司马懿听说曹爽兄弟全都出了城,马上把早就安排好的计划行使。关闭洛阳城门,占领兵库,据洛水。令司徒高柔代曹爽行大将军事,太仆王观行中领军事代曹羲执掌禁军。在郭太后支持下上疏小皇帝历数曹爽罪状,这上疏当然是给曹爽看的,这位公子哥整个就懵了,病入膏肓的老太傅这会儿的动作怎么像兔子一样快?被吓傻的曹爽不顾手下众人苦苦劝阻,决定放弃抵抗,一行回到洛阳。四天后,曹爽及其同党被夷三族。司马懿在朝廷众臣的支持和默许下,一举歼灭了首辅曹爽一派。洛阳首都并没有因为短暂的高平陵之变发生任何动荡,司马懿连续上疏婉拒曹芳任其为丞相的命令,仍任太傅。边境线上,与吴边境的荆州以王基为荆州刺史,王昶仍为征南将军;诸葛诞仍为扬州刺史,司空车骑将军(之前是征东)王凌仍督扬州军事(十二月代替死去的蒋济为太尉仍驻扬州)。

魏吴的边境大员变化不大,但与蜀毗邻的督雍凉军事的征西将军夏侯玄因为和曹爽的亲族关系,被征召至洛阳担任闲职的大鸿胪。接替夏侯玄的是前雍州刺史郭淮,陈群之子陈泰接任雍州刺史,邓艾也调任雍州南安郡太守。这个时候,还在雍州的讨蜀护军右将军夏侯霸,看着自己的侄子(魏略作从子)兼前任顶头上司远去洛阳的背影,不禁坐立不安起来。这位右将军很受曹爽的器重,听说曹爽被诛,虽然其他曹氏夏侯氏宗族还没听说有谁遭厄运,但夏侯霸却怕诛连自己,于是决定做逃兵。《魏略》上说,夏侯霸不仅因为曹爽被杀、夏侯玄被搁置而惊慌,更因为他与新任上司郭征西两人不和。夏侯霸内外交困,放弃家族(夏侯霸的几个弟弟都还在魏),向蜀汉投降。

夏侯霸是老哥一个取道阴平郡奔的蜀中,因道路不熟迷入山谷,吃的没了,只好杀马充饥,脚也跛了,向路人求救。听到消息的蜀汉将夏侯霸接到成都,刘禅见到亲人很高兴,这个亲拐的比较远,魏略说夏侯霸的从妹当年砍柴被张飞截了做老婆,张飞的两个女儿先后作刘禅的皇后。所以夏侯霸是刘禅丈母娘的老哥(不知该怎么称呼),夏侯霸也是奔这门亲戚才来的。夏侯霸因为老爸死于汉中(尸首还是这个从妹收葬的),所以当年专门请命对蜀作战,这事,刘禅也知道。他跟夏侯霸说,“以前那个夏侯大爷是战死在军前的,并不是我老爸手刃的。”又指着身边的一个儿子,“这也是夏侯氏的骨血”。这个时候孑孓孤影的夏侯霸还能有什么要求呢?(夏侯霸在蜀也受到器重,后来邓芝去世251,接任车骑将军,曾随姜维北伐,在蜀汉灭亡前去世。他的几个弟弟在魏国并没有受到为难,夏侯霸的儿子也因为爷爷夏侯渊的功劳免死仅罪及迁徙)

这样的高官投到蜀汉,自然也会带来魏国高层的情报。《世说新语》和《魏晋春秋》都记载了姜维向夏侯霸询问魏国情况的经过,姜维问起司马懿诛灭曹爽后会不会有攻打蜀国的意思,夏侯霸说,“司马氏正忙于安定内部,暂时不会有征伐的意向。但是京城有个叫钟会的年轻人,将来会是蜀、吴两国的大患。”这个时候,24岁的钟会在洛阳打了个喷嚏,他的母亲张昌蒲笑道,“如今太傅果然平定了大将军,你哥哥也要从魏郡回来了。”――嘿嘿,这话是我编的,钟会的母亲也甚是传奇,做小妾的时候就凭智慧识破了钟繇正妻孙氏的下毒计。高平陵之变,钟会就随军在皇帝身边,司马懿一举兵对抗曹爽,当时几个洛阳高官的家眷还想安慰张昌蒲,钟会的母亲却完全不担心。太傅之意只在曹爽,皇帝又不会有何危险,更何况她儿子早就向司马氏靠拢了。

听说魏国出了这么大的事,司马懿又忙着整顿内部,48岁的姜维就考虑着第二次出兵陇西。

这年249秋天,姜维率蜀军在?L山(在陇西、南安、阴平交界处,参看雍州地图)修筑两城,由牙门将句安、李歆守卫(*注十七),姜维自己率军和部分羌人进攻诸郡(*注十八)。

这时征西将军郭淮和众人商议,新任雍州刺史陈泰发言说,“蜀军有三大弱点,一,?L城虽然是依险而筑,但是离蜀地遥远,运粮很不方便。二,蜀军役使的羌夷并非真心归附姜维。三,?L城是依险而守,同时也会给蜀军自身的增援造成困难。所以咱们只要对?L山围而不攻,可不血刃而拔其城也。”郭淮很满意,这位陈司空的儿子军事素质很高嘛!刚一到雍州就把这边的情况摸得这么熟,姜维这次肯定又完了。当下郭淮就派陈泰率南安太守邓艾、讨蜀护军徐质依计行事。

?L城的蜀军被陈泰断水断粮断后路,也不敢出战硬闯。这会儿已到了冬天,城内的蜀军缩成一团,就着积雪分享不多的粮食,眼巴巴盼着姜维的救兵。在陇西游荡的姜维赶忙率军从牛头山(陇西郡临洮南,?L城之西,参看地图)的方向回来援救。

陈泰听说姜维来援,说,“兵法贵在不战而屈人,现在只要把牛头山截断,姜维没有退路,必被我擒也。”陈泰严令各军坚守营垒不许出战,为了给出牛头山的姜维再围个口袋,陈泰打算自己往南出兵白水(在阴平郡北,参看地图),并联系后方郭淮出兵洮水进牛头山方向。当即郭淮就率军抵达洮水。

这个时候姜维大概已看出魏军的动向,为了不使自己的大部队也掉进包围,决定放弃援救?L城暂时退兵。还没有合围的郭淮看到姜维又跑了,就向洮水以西进军去讨伐不听话的羌胡。52岁的南安太守邓艾发言说,“贼去未远,或能复还”,郭淮还高兴邓艾言简意赅,邓艾接着说,“宜分,分,分...”分什么?郭淮急了,陈泰说,“分兵也?”邓艾如释重负,“哎,对!”行,那你邓艾就按照老计划去白水驻扎,陈泰和徐质留在这里继续围困?L城,俺郭淮接着去打称心如意的羌胡。(*注十九)

看到郭淮的大部队西向(大致又去陇西郡西北?⒑币淮?的羌人聚集地),不知道藏在什么地方的姜维又冒出来。邓艾刚在白水北岸扎营三天,廖化的军队也出现在白水南岸。邓艾看到蜀军在河对岸和自己不多的军队对峙,却不进攻。就跟手下人说,“姜维这次突然撤军,咱们人少,按道理蜀军应该趁势攻打咱们。但现在只有廖化在南岸,看来他是要把咱们牵制住,姜维肯定偷袭洮城去了。”此洮城是洮水北岸的洮阳。邓艾当夜分兵赶到六十里外的洮阳主持守城,姜维果然领兵来偷袭洮阳,没想到此城却已有准备。无奈之下,姜维只好彻底退军。

?L城的蜀军早就眼都望的像雪一样白了,这时没了希望。以句安、李歆为首全部投降,魏军果然兵不血刃就击退了姜维的这次骚扰。

此战后,郭淮因功第二年并前功被封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仍督雍凉军事。邓艾则调入内地,改任城阳(属青州大致是以前的北海)太守,不久任汝南太守,和司马氏关系更近了。

姜维总体战略有问题,但他每次及时捕捉战场形势,总能在受到重创前退军。不过鉴于此时姜维统兵不过万,这点统率的小技巧也是以牺牲据点为代价的。另外姜维军队少,他在陇西游荡的时候不用带粮,依靠对羌胡的熟悉,军需都依靠羌人。这样姜维虽然骑兵不多,但也能在陇西来去自如,让魏军摸不到方向。姜维这样做,也有很多死穴。对于蜀,军队不能多,多了羌胡供应不起(姜维攻洮阳,其实邓艾还是人少,但郭淮打掉支援姜维的羌胡,蜀军只能退兵);对羌胡的利用是一昧的杀鸡取蛋,只知索取,日子长了,羌胡也会对蜀失去信任。魏方面也认识到羌胡的作用,郭淮的手法就是对亲近蜀一边的羌胡进行镇压,碰到其他的羌胡部落就强制迁徙到远离魏蜀边境的地带。但魏的做法也不可取,曹操时代的夏侯渊屡次攻屠羌人聚集地(如?⒑钡鹊兀?,之后仍以高压手段为主,并没有像诸葛亮那样有“合戎”策略。这样的做法,羌胡是宁肯让蜀军白吃白拿,也不愿意在魏军刀下掉脑袋。魏蜀的做法不同,固然是因为魏强蜀弱导致,魏却一直没把陇西羌戎放在眼里。日后蜀汉灭亡,陇西羌戎之乱越来越严重,成了西晋的一大心病,也成了五胡乱华的一大炸药桶。

*注十七

牙门将是次于有杂号将军的五品将,高于无名号的偏将。以前姜维归蜀任的奉义将军就是杂号将军,三品、四品不等。牙门将属于小官(以前魏延也是牙门将出身),顾名思义就是守卫(营寨、军堡)牙门的武将,大概掌数百人。在魏国,蒋济任护军――护军是主武官选举的官――时,当时贿赂成风,有谣言说“欲求牙门,当得千匹;百人督,五百匹”。这么判断,牙门也就比百人督大一倍而以。句安、李歆守的两个小城,是依山险而建,撑死了也就千把人。姜维在费掉制下,属军总不过万人,留下千人在回家的路口守险城,还是以接应和收留(姜维搜寻的羌人)散军之用。姜维这两次出兵都喜欢依险筑城,分兵守之,但小窝受围攻,又不得不回救,这样的城显得多此一举。既然在敌境骚扰,就应该集中兵力来去自如,让敌人摸不着动向,这是基本的道理。我判断是姜维蜀军还是以步兵为主,在翻越崇山峻岭进入陇西平地之后,为了防止魏国骑兵――以前郭淮在四郡来去自如应是以骑兵为主――的冲击,只得依险筑城。

*注十八

姜维率领的羌人是“聚羌胡质任”,就是说姜维利用羌胡作战,也同对汉人将士一样,都以家属为质。这样做,一旦蜀军败退,姜维又不得不应付会变心的羌胡。

另,这次出陇西之战并不见于《三国志姜维传》,只是分别记载于郭淮、陈泰、邓艾等传,这样的记述显得姜维出陇西后攻击的目标散乱,“聚羌胡质任等寇?恐羁ぁ保?要么是魏还没有摸清姜维真正的意图,要么姜维就是想钻空子,哪防守空虚就去哪。

*注十九

这段对话是编的,当时郭、陈、邓并不在一处。魏军面对蜀军的骚扰,邓艾提出“宜分诸军以备不虞”的建议率少量军队驻扎在白水北岸。

雍州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