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侃侃而谈道德经(48) -- 唵啊吽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智识机巧的知识技能等形而下的学问在于长年实践积累,是谓“为学日益”;道这种形而上的反思在于不断的抽象,去除枝枝叶叶的现象而找出永恒的规律,是谓“为道日损”。知识是越丰富越好,理论的公理和假设则是越少越好。越是公理少的理论应用范围越广。
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为学日益;对于主观世界的认识,是为学日损。为什么?人是社会的人,人从婴儿成长为成年人的过程,就是一个社会化过程,一个成年人的行为,要基本符合社会规范,否则就会被关到监狱或精神病院。人的行为,很多是社会规范内化的结果,这类行为是弗洛伊德说的下意识行为,不是主观能动性的意志行为,也不是自觉的意识行为,而是一种迫于社会压力或满足社会期望的行为。过于屈从社会压力和过于执着社会期待以至扭曲精神的激进行为都是执着妄想,过于执着了反而和社会规范冲突。这种现象现代称为原教旨。如每个宗教都是向善的,所有宗教都说为了普罗大众的福祉,然而,何以宗教和宗教之间冲突之烈以至经常发生战争?这就是执着妄想的结果,或者说是原教旨的结果。当然,一个巴掌拍不响,与一个原教旨打起来的八成也是原教旨。
所以,“为道日损”作为对主观世界的认识的过程也是去社会化过程。这就是为什么修行之人去深山老林隐居远离红尘俗世的原因,隐士脱离红尘没有社会压力驱使,没有社会期待需要去满足。“为道日损”作为心理疗法,就是把下意识转变为显意识。如有精神压力了,去找精神医师给予精神咨询,现代最有效的精神疗法实际上就是联想疗法,法律保护精神医师和病人之间对话的隐私权不受侵犯,病人和医师可以说出不受社会压力和社会期待的想法,精神医师只是用自己的语言重复病人的话,让病人联想不断,病人和医师之间对话不断,逐渐将病人下意识(潜意识)发掘出来,说出来,换不同的说法说出来,逐渐把潜意识变为显意识。“为道日损”就是把内心固化成潜意识的社会化积累逐个剔除,对于病情轻的,有时候潜意识转变为显意识了,病情就缓解了,但是,当病人回到生活中,回到原来社会中,回到原来的社会压力和社会期待中,其旧病就会复发。所以,戒毒戒酒的群体有集团疗法,即每周定期以前座谈聊天,相互倾诉和鼓励即是一个挖掘潜意识的过程,也是自己组织一个亚社会,创造一个亚文化,让病人得以重新社会化,达到改变病人行为的目的。参禅、打坐,观想就是观想自己思绪,观想自己的攀缘心,不断把潜意识发掘出来,变为显意识,潜意识发掘出来了,心中莫名的躁动就减少了,这就是“为道日减”,佛家称之为“去业障”。下意识的冲动减少了,社会化的潜意识去除了,就认识了主观世界的真我,认识了本性。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上边说了,心理疗法在于改变行为,认识到本性以后,许多行为就是不必要的。应为社会期待和社会压力并非在各种场合都普适的。比如一个犹太教徒,他的社会化过程使得他成为一个虔诚的犹太教,星期六不许劳动,因此分出很多规则,什么算劳动,什么不算劳动,以至出门提包一定要仆人拿,否则自己就触犯教规,开门关灯拿手绢那些算劳动那些不算劳动也要分,这样一来,星期六必需有个非犹太教的忠诚的仆人帮助才能生活,就有犹太人是上帝的子民其它都不是的划分,就有犹太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这里说的当然是虔诚的原教旨犹太教徒。新教伊斯兰教是穷人的宗教,即使信的都是一个上帝,能不打起来吗?很多教规,有其历史原因,甚至有其历史进步意义,但由于世易时移已经是荒诞滑稽了。如犹太教的洁食(Kosher),作乳制品和肉类要有专门的厨具禁戒,不能和做面饱的厨具相混,所以犹太人家肯定要两套厨具严格分离,我想这在历史上一定是有卫生意义的宗教习惯,但今天看起来实在是多余,切肉的刀就不能切菜吗?这就太过“有为”了。
再看看我们现代社会的过度“有为”。以“垃圾食品”为例,所有所谓“垃圾食品”,放到索马里难民营都是救命的生命必需物质。对于饥饿的人来说,没有那个汉堡包或炸薯条是垃圾食品。现代“为学日益”的方法,是开刀整容,健身锻炼,如此有了三个繁荣的产业:快餐业、营养过剩医疗业、和健身美容馆所及各种瘦身“健康”食品。GDP提高了,人类更加忙碌了,生命质量并没有提高。这就是“有为”的解决方案。“无为”的“为道日损”的方法就是清心寡欲,节制饮食,用的是减法,是“损”。当然,如此一来经济就不“繁荣了”,打击了三大产业,GDP也下降了。为什么改革开放以后糖尿病增加了?糖尿病就是营养过剩疾病之一,索马里饥民尿里有糖吗?知道糖尿病人的药物依赖对医药市场的贡献吗?对于现代富贵病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等,只要清心寡欲节制饮食,十之八九都可以预防。摄入多于消耗,违反新陈代谢规律,多的积累成脂肪,或从尿中排出来,都是多余的。“有为”的方法不减少摄入,甚至不增加消耗,而是用药物维持这种不良生活习惯,而且,这些不良生活习惯往往在“有为”的市场经济驱动下被强化。
“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老子说到天下,应该是以治理天下来说明“无为”。所谓“无为而治”就是顺应“道”来治理天下。何为治理天下的道?华夏文化中认为,治理天下的“道”就是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就是“取天下常以无事”。那么,何为“有事”,民心思变了,还搬出老教条老古董束缚思想违拗民心,就是保守派,阻碍改革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的时候要折腾,就是激进派,也是有事。中国好不容易有60年和平时光,好不容易有高速发展时期,有些人非得生事,非得打断这个势头而后快,这就不得民心,就是“常有事不足取天下”。就治理天下来说,顺应人心是“无为”“无事”,违拗人心是“有为”“有事”。中国在处理利比亚外交事务中,以尊重利比亚人民选择为要,以利比亚人民的利益为要,是“无为”政策。尘埃落定以后,鹿死谁手,请拭目以待,看看老子的哲学是否有现实意义。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5
🙂侃侃而谈道德经(48)
🙂继续补充,损而又损的尽头:万法归一,一归何处 11 山有木兮 字3292 2011-09-06 20:40:46
🙂好一个“无不为”, 花! 1 陈王奋起 字129 2011-09-07 02:46:12
🙂补充和强调几点 4 山有木兮 字1297 2011-09-06 06:15:38
🙂继续补充:万法归一,一归何处? 5 山有木兮 字3292 2011-09-06 06: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