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闲谈中西 -- wild007

共:💬68 🌺129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闲谈真理的精确化和模糊化

真理的精确化是很容易理解的,自然科学里充满了各种精确化真理,定义一下,公式一列,那就代表着毋庸置疑。于是也就没人能质疑1+1=2,E=mc^2等等,这些都成了我们理解这个世界的常识,我们的知识体系绝大多数都来源于这些常识。因此可以说,这些精确化的真理是我们理解这个世界的支点。

那么模糊化的真理是怎么回事呢?一个类比的例子是蚕茧,在编制蚕茧的过程中,或许有几个支点(比如树杈),但是等蚕茧编好了,支点也就可有可无了。

儒家在诞生的时候,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员,但随着儒家的坐大,诸子百家渐渐势微,那么难道是诸子百家都消亡了吗?有生命力的学说当然不会这么容易消亡,实质上诸子百家绝大多数都被儒家吸纳了,包括道、墨、法等大家在多数时间其实都表现为儒家的一个流派,与儒家并没有很明晰的界限(你能说包拯代表着法家吗?)。

诸子百家信奉的真理各有不同,彼此间可谓矛盾重重,为什么在儒家这个大染缸里一泡,似乎又能和谐共处了呢?其实争斗从来没有停止过,儒家只是为诸子提供了一个平台,或者说是提供了一个门槛,这样有儒家的种种限制,能够跨过门槛进来争辩的,都是“理性人”,也就避免了很多胡搅蛮缠,恰似今天论坛里用纱窗把苍蝇都隔绝了。只是由于儒家势力太大,儒家作为平台的提供者,随时能暗箱操作把不安分的某家给清退出场,这就使得整个系统逐渐成为了一言堂,八股文于是诞生。

在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儒家差异极大,甚至很多时间,儒家推崇的观点充满了自相矛盾,这使得“伪君子”遍行于世,但是这个对君子的定义也时刻在变动,很多历史人物在当时是君子,但以今天的眼光看又是典型的伪君子。因此从古到今,中国对历史人物的翻案风从来没有停歇过。很多死人翻来覆去的,可比活人受累多了。

这里其实提示我们,没有那些一成不变,流传千古的真理,中国社会一样活得好好的。反而是儒家后来把自己宗族化,“祖训化”,开始寻求固定真理了,中国社会才变得越来越落后,终至近代翻盘。

自然科学领域,精确化真理系统在现阶段拥有压倒性的优势,所以继续精确下去无可厚非,但在人文科学领域,精确化真理还真没太好的表现。XX主义,XX教们虽然可以迅速凝结人心,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变化,但同时也会给社会留下巨大的创口,久而久之,终有一天失血过重;明清那种等级森严、崇尚八股的类精确真理系统,则固步自封,内战内行,外战外行,最后沦落到带着偌大帝国却面临被开除球籍的窘境。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