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转载] 狼牙上五壮士 -- looklook

共:💬10 🌺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狼牙山的真实故事(4)

2003年07月03日 04:28 香港商报

这时候,山下的杨成武司令员也时刻关注着五位壮士的战斗。下午3点,藏在狼牙山上通天顶的观察所向他报告:七连已经胜利完成阻击任务,沿盘陀路向外突围,六班留下来掩护。为了不暴露部队和群众撤退的方向,他们把敌人引向了绝路。现在,敌人正在向他们扑去,在望远镜里,可以清楚地看到五位战士的投弹和射击动作。

杨成武后来回忆当时的心情时说:“仿佛有人把我的心突然掏走了一样,我屏住呼吸,似乎听到了一种从很远的地方传来的、依稀可辨的声音―――那是激战到最后时刻的异常壮烈的呐喊!我知道,这五位同志,是突不出来了。”过了不久,通天顶观察组通过“飞线”向杨成武报告,五位战士宁死不屈,砸坏了枪支,纵身跳崖了!

在场所有人都认为五位壮士牺牲了。但到了下午四点多钟,狼牙山下的一个情报站通过“飞线”向杨成武报告,李老道报称有五名八路军在棋盘坨附近的险峰上跳崖,其中两位被挂在凌空伸出的小树上,是死是活不知道,请赶快派人去营救。杨成武当即命令邱蔚组织部队抢救。当天夜里部队赶到悬崖下,结果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没想到,过了一天,到26日傍晚,邱蔚又传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挂在树枝上的两位壮士―――葛振林、宋学义已经带伤归队了。”

原来,挂在树上的两位壮士都被摔昏了过去,夜里醒过来,忍着伤痛,艰难地又爬到了山顶。后来被李老道和部队救下来。当天晚上,老乡冉元同就摸黑回到村里,把情况告诉给乡亲们,第二天上午他带着两个人到了山下,他们找到了三具烈士的尸体,便把烈士掩埋了。

这场著名的战斗结束后约两个月,杨成武回到狼牙山,专门爬上小莲花峰五壮士舍身跳崖的地点牛角壶,向他们就义的方向庄严地行了一个军礼。为了纪念狼牙山五壮士,晋察冀军民於1942年开始修建纪念碑,战士和老乡挑着水和石灰,羊倌赶着背上驮着砖头的山羊艰难地向高耸入云的狼牙山主峰棋盘坨走去,一趟又一趟,历尽千辛万苦,终於在顶上建立了第一座纪念碑。聂荣臻为纪念碑题写了碑名,并题词:

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

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

邓拓赋诗一首,由军区政治部主任朱良才手录:

北岳狼牙耸,边疆血火红。

捐躯全大节,断后竟奇功。

昔畴农家子,今朝八路雄。

五人三烈士,战史壮高风!

杨成武等军分区的领导也集体为纪念碑题写了碑文: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呜呼!三壮士已战死矣,而生者继续为人民战斗,望狼牙山巍巍之高峰,谁不为之赞叹而高歌我军对民族之忠贞,坚信我民族之不可战胜也。

这座纪念碑是实心的,高达5丈,蔚为壮观。天气晴朗时,一出保定城就能远远望见它的雄姿。这也被日寇看成了眼中钉,1943年日军在山下架起大炮将其击毁。1959年,一座新的纪念碑再度矗立於棋盘坨之巅。可惜在文化大革命中,纪念碑又一次被破坏。改革开放后,当地的政府和人民在原址上又建了一座更加雄伟的纪念碑。

三次建碑都选择在棋盘坨顶,自有道理,借助主峰居高临下的磅礴气势,使人更觉峰碑一体,大气磅礴。但当地政府和百姓并没有忘记五壮士真正就义的地方。易县党政机关的同志曾经走访过许多当事人,并在熟悉情况的老乡带领下,冒险到小莲花峰实地勘察。1999年他们选择了质轻而坚韧的不锈钢材,在人迹罕至的小莲花峰五壮士跳崖处建了一座纪念塔。晴日,从棋盘坨向西北远眺,隐约可见小莲花峰上那座银白色的纪念塔熠熠生辉,宛如一点永不熄灭的星光。(完)

作者:叶晖南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