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提价,提价,再提价! -- 辣椒

共:💬11 🌺28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提价,提价,再提价!

转:2010年底宜万铁路建成后,渝汉物流的竞争格局将发生极大改变。这条铁路在重庆与武汉之间拉起一条直线,路程大大缩短,货物运输价格也仅为0.24元/吨公里,综合成本比水运便宜许多。以大宗商品运输为例,宜万铁路通车后的第一列货物是从湖北恩施到武汉的1200吨煤炭,运费15万元,每吨煤炭分摊的运费只有120元,货主只需要支付相当于水运翻坝的费用,就足以支付铁路全程运费,刨除损耗等因素,综合成本比水运便宜10万元。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重庆到宜昌之间的水运就曾因为运费高于铁路而陷于停滞,可以肯定地说,在铁路的强有力竞争面前,渝汉两地的省际水路货运业务将变得无任何优势可言,历史将在川江上再一次重演。

目前制约铁路与水运竞争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铁路的运力安排问题,宜万铁路目前的定位以客运为主,货运放在了次要的位置上,所以规划的货运量只有2000万吨;二是“铁老大”的态度还不够端正,由于定价机制僵化,集装箱运输定价与市场实际情况脱节,导致集装箱货运价格比整车运输贵,体现不出铁路的竞争优势。不过这些都属于只要转变经营思路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宜万铁路开通仅仅4个月,就抢走了川江残存客运资源的7成,未来川江货运究竟能不能和铁路竞争,实在是一件很值得怀疑的事情。

=================================

高铁/动车迫使某些航线停开,大家都知道,但对水运的影响也这么厉害,则是刚看到,"宜万铁路开通仅仅4个月,就抢走了川江残存客运资源的7成",这个高铁/动车对其他运输业的打击不是一般的大。

一直纠结于高铁/动车,出了事,更心痛,表达一下立场:

1、高铁/动车作为中国一个行业整体产业升级是接近成功了的,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流最少的血,花最小的代价,最大程度发挥了现行体制的优点(不同体制各有优缺点,不深入),是中国制造的标杆,换取资源的筹码,进入老龄化后保持国家竞争力的希望之一。

2、高铁除了“动车”外,基本上都不是啥高精尖的东西,单个的看,技术含量并不高,比如信号灯等,但综合成一个协调平衡高效率的工作系统很不容易,可以看作小曼哈顿计划,其中管理是占绝大份量的,中国人驾驭大型系统工程的人才和经验缺乏,是致命的,刘疯子比较另类。

目前产生的问题就不多说,我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则是提价,提价,再提价,提价也可以是强制购买大额保险的形式,高铁/动车的定价,也许能提价到机票的1.5倍,才能解决以下问题:

1、对其他运输业的冲击,经过提价后达到动态平衡,让过去坐飞机的继续飞,坐船的继续水上漂去,让这些行业有一个缓冲期,有计划的逐步退出肯定无法抗拒高铁/动车冲击的市场,重点去发展与高铁/动车可以竞争的市场。

2、高价格弥补高铁/动车客流量下降,减少发车密度,积累管理经验,逐步再降低票价,增加客流量,以可控的方式提高发车密度。

3、宣布高铁/动车属于长期试运行,票价昂贵,坐普铁的继续普通去,让有钱人做小白鼠,提价也可以是强制购买大额保险的形式,估计没有谁再怨恨被“高铁”了。

4、彻底解决铁路行业的资金问题,发车少了,运行成本降下来,票价高,利润升上去。

5、鉴于“高铁/动车”陆地飞机行质,提价后,参照航空业的服务质量、工资水平、安全要求。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