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请中国政府对萨米人的悲惨遭遇表示关注 -- Emyn

共:💬9936 🌺84379 🌵123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九十年代特别是南巡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

九十年代特别是南巡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改革也是“时髦”的词汇。那时候全国上下的发展程度中等或者稍下的一些省市,有不少年轻官员是想靠“大刀阔斧”上位的。当时最常见的情形就是某一个相对年轻的官员被从省一级调到某一个地市当市长,于是就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改革”进程。

一般先是大造舆论。在地市级的报纸上由市长或者市委书记发一篇“重要”的导向文章,然后全市开始围绕着这篇文章展开关于“改革”的大讨论。经过大讨论之后,少不了的就是社会各阶层的纷纷表态。比如说某个县区干部表态,然后是某个市人大代表表态,营业员大妈表态,个体户代表表态。。。最后就是市长或者市委书记总结陈词,全市人民达成了共识,凝聚了信心,进一步坚定了改革的步伐云云。

接下来就是大刀阔斧作事了。市长宣布,某一块地区的多处违章建筑迟迟不能拆迁,非但如此,还阻碍了计划修建的某条道路迟迟不能开工,引起了全市人民的极大不满。这些违章建筑就是摆在全市人民改革道路面前的绊脚石,不拆除就不能够继续前进。在这样的情况下,市委市政府克服重重阻力,谁说情都不行,各种车辆整装待命,最后一声令下,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就拆除了违章建筑,而整条道路也在两三个月内完工了。于是全市人民在改革的道路上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再朝后就是深化改革阶段了。短时间内违章建筑得以拆除,道路得以完工,说明全市人民团结一心,大有希望。。。市委市政府趁热打铁,向全市人民推出了宏大的计划:在今年以内要为群众办十件大事,三十件小事;同时整个城市要大力建设,争取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

其实这样的陈词滥调从来都不过时,前几年看到上海人民的好书记良宇同志喊“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河北人民的好书记云川同志喊“一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还有合肥人民的好书记金龙同志到处在墙上写带圈的“拆”字,就忍不住摇头---天底下还真是没有新鲜事。这良宇云川金龙同志也算比较高层的干部了,可不是一般地市级干部可比的,怎么也只会这几手,新花样都玩不出来?更何况这些手段在90年代都被中下层用滥了,他们还要拿来用,也不怕被人笑话?

回过头来,对九十年代从省内下放的“年轻有为”的市长来说,到了年底就是总结阶段了。市长或者市委书记满面红光的宣布:今年的十件大事胜利完成,三十件小事完成了二十九件事,市容有了极大改观。所谓瑕不掩瑜,这是胜利的一年,辉煌的一年,伟大的一年。。。

年底总结以后,到这个时候就至关重要了。如果顺利的话,“年轻有为”的市长就可以顺理成章的调回省级,一不留神就在短时间内升一级。如果不顺利的话就不好办了,“年轻有为”就要在这个城市长期呆下去打持久战。可是所谓“改革”一般那都是不持久的,在此之后“年轻有为”的市长没了干劲逐渐沉沦,说不准走上歧途也未可知。。。

不过,“年轻有为”的干部一般从地市一级回到省内甚至到副省级还比较常见,再向上就不常见了。金龙同志是从中央下来的,让他下去就是为了以后让他回中央或者甚至封疆大吏。可全国的地市多了,“年轻有为”的干部也多了,没有了金龙同志的背景,哪里有可能人人都上去?

从这一点来看,汪书记能上去也是不简单了。虽然不排除他能在今上那里多少说上几句话,但我对汪书记是今上“爱将”的说法一直很保留的。毕竟他的学历在那里放着,同今上小强元朝延东他们差别还是很大的,甚至可能都没有共同语言。而且汪书记又没有中央出来的背景,卢大书记把他推到中央,之后靠的只能是他自己。但居然王书记短时间内继续高升,一越进入政治局,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要说起来,估计汪书记可能还是有些不为人知的“门道”或者“路子”的吧。

通宝推:q42474112,豆扑,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