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十字架与火焰 君士坦丁堡与泰西封的双重奏 6 -- 赫克托尔

共:💬320 🌺189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请教
家园 我的意见是

书同文的确是政治统一的标志,所以之前欧洲各国政治实际上是不统一的。泛国家的教会有着很大的权力,几乎相当于现代的立法机关。教会权力最大的时候破门出教能吓死不少人。

权力最集中的英国是因为地方小,王权比较容易控制全国。克伦威尔之前的英国没有完全掌控爱尔兰和苏格兰。完全掌控的仅限英格兰和威尔士。换到了德国和法国就四分五裂了。例如德国八大选帝侯里面三个都是教会的。国家四分五裂,德国最后能统一,路德功不可没的。德国人的国族主义第一信条就是路德宗的“神通过我的母语来到我的心中”。从此统一德国就有了宗教使命的意味。最明显的是俾斯麦上台后排斥奥地利成立德国原则。这是因为奥地利是天主教系而不是新教系。不符合德国国族主义的定义。

法国则狂打宗教战争。不过法国好在出来了几个牛人国王,最猛的时候搞过两皇并立。王权较强。所以还是能维持住统一国家。而且法国一直是天主教国家,在教会里势力很强(例如贞德后来也封圣了其实就是天主教会中法国系统的操作)。这和现代乌拉马中最能闹的瓦哈比系基本全是沙特约旦来的是一个情况。但也是反复折腾。直到太阳王上台,有条理的法国国族主义才算初步形成。

乌拉马和天主教会首先宗教气氛比较浓郁。在国外就很明显,天主教家庭的女孩子一般比较保守,不太关心政治。新教的女孩就两个极端了(极端保守如井大当年看的深南的美国女或者极端放荡)其次说原教旨的语言比较能吓唬人。在信众普遍比较愚昧的时候利于掌控权力。最后,像我上面说的,教会说是大家是兄弟,实际上根本不能掩饰各国国族主义的渗透。比如最能闹的瓦哈比几乎都是阿拉伯系的。来了就打击当地的苏菲系(例如车臣)这就是为什么乌拉马坚持一种语言,因为它根本就不想当地政治统一,而纯粹是借助宗教幌子来搞不见硝烟的征服。其本质还是个帝国主义。

伊朗人的什叶派和东方的苏菲派其实都是个好开头,都已经有国教国授的影子了。但是因为很多原因却没有进行下去。没有进化到路德宗那样的程度。加上瓦哈比崛起。所以绿教在当代我意见已经是没有希望了。我认为从历史角度来讲,绿教必须要经历一场大屠杀,彻底毁灭自己,才有第二次机会获得新生,例如德国也是经历了三十年战争,整个德国差不多打平,文明几乎沙漠化的时候。德国知识分子才认识到了宗教的危害,国族意识才崛起的。当然绿教也可能会因此变得更加落后。选择总是双向的。那样绿教也就只有毁灭一途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