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我要旗帜鲜明地为改开三十年大唱特唱赞歌 -- 不会飞的鱼儿

共:💬309 🌺2841 🌵17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当年一百个人才3、5个大学生,但你能否成为那百分之三或五

绝大多数人是上不了大学的,现在吐槽容易,当年就是看你有没有福气当大学生了,不过我看是相当危险。

有些村子,能出一个大学生就是新闻了,几年一遇。

笔者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就读于河南省的一所地方重点高中,一个班50多人,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三年困难时期”的因素,到毕业时全班只剩20多人。高中毕业参加高考,全班有5人考上大学,笔者有幸忝列其中。这在当地成了新闻,因为本校其他班只考上两三个,有的高中甚至全军覆没。眼看着落榜的同学有的回乡种地,有的在城里找个月薪二三十元的事干,心中凄楚,一辈子也就如此这般了。五十来年过后,昔日同窗已年近古稀,回忆当年高考,对那个录取率不免要抱怨!

上世纪八十年代,各乡镇甚至各管理区都设有初级中学,各乡镇驻地一般都设立高中班,共有12个,每个中学有1至2个班级,加上县城一中,大约有20个班级,那时侯的班级人数要求基本定量,大约平均在45人左右,毕业生总人数在1000余人,加上复习班也不过1200人。

1983年那一届,全县考上了我们本科12人,高中专科30多人,总共有45人,就让前几届的大学生们惊叹和不满,有人说“如此下去,傻子也可以上大学啦”,可见之前的高考录取率有多低,那时侯的大学生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是多么的高。屈指算来,那时的升学率不到百分之五,而本科中举率只有可怜的百分之一,那可真是百里挑一啊!

1982年到83年,采取预选考试制度,过预选这一关首先要刷掉三分之二或一半,也就是说到高考时真正有权利参加高考的人数不过600人,经这样打折后,实际升学率提升到8%,本科录取率在3-5%。所以大多数人根本就不敢去考虑上大学的梦,只有那些班级中的尖子学生才敢面对,所以,那时侯大多数人都低调的面对升学。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