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北京人的幽默 -- 大西洋14

共:💬33 🌺18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北京人的笑话可不是什么自信

自嘲倒是肯定的。

用王朔的话,北京人吵架原理是这样的----你说我不是东西,对!!我本来就不是东西,你说我是什么东西我就是什么东西,但,我一定得让你变成和我一样的东西。

这就比直接对骂要强多了。比如骂三字经,北京人就有很多种回法。

一种,售票员对小姑娘的,”你YA*什么*呀,你有那器官吗?”

另一种,爷们对娘们的,“俺MA八十多了,那多没劲呀,要不,你*我得了!!“。

还有一种,娘们对爷们的,”就你这鸡仔样,你YA还*,你能行吗?不吃伟歌呀“

北京的幽默还有一个特点,是口语化、个性化,而且变化很快,新词出的快,淘汰也快,一般都是进了书就死,象”挤成相片了“,”打死买盐的“,”CHINA就是拆了“,这样的词,从上了相声或者进了小说那天起,也就没人说了。

很多话都是应景之作,然后因为大家都知道背景,所以就成了俗语了。比如八九之后不到一星期,坐公交车,就碰到售票员和乘客开练,”你YA有本事就别坐公交车呀!!有本事,你YA坐TANK上班呀“。结果这话以后就传开了。

很多词类似于黑话,只在一个圈子里流行。比如我们大学时,大家经常说,咱是“穷人家的孩子”,这话的来源是《红灯记》,”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但在学校里,这话的意思就是想讨点小便宜,俺”穷人家的孩子“,照顾照顾,所以弄你一点菜,整点肉啥的,都不算啥。但俺同学他爸来了,就以为说这话的孩子有点自卑,对人家说:”穷也没啥呀!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就是满拧。

所以,大学时,大家很多时候都在琢磨词儿。比如十一时好多外地人来北京,公交车上十分挤,北京人就说,”这他妈就是在闹人灾“。

当然最高境界,就是要让人拐一弯才能明白过来啥意思。比如,说某个人的老婆跟人跑了,北京人曾经说,”听说他参军了“。参军--穿军装--戴绿帽。当然,这个笑话,因为对军队不敬,还很容易得罪人,所以没说多长时间就不说了。

总起来说,北京人喜欢说的笑话,最大的特色,就是要把自己和对方都装在一个笼子里,如果你捧我,这笑话自然也会抬高你,如果你损我,那笑话也就反过来损着自己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