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歼10总设计师宋文骢的传奇人生》 节选 -- 大水

共:💬15 🌺6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六、总师的责任和压力

六、总师的责任和压力

总设计师这个头衔,在宋文骢看来,它不是一个职务,而是一种责任和使命。

中国新型歼击机研制要来个三级跳,一定要搞出能与美苏等国相媲美的第三代战机来!

这是振奋人心的口号还是庄严审慎的宣言?

这是“乌托邦”式的空想还是科学决断?

一架歼击机,它由10多个大系统、近100个子系统组成,单涉及到的部委就有10多个,牵涉到航空、航天、电子、兵器、冶金、化工等行业和军队上100家单位。请问,你的技术储备怎么样?你的工业基础怎么样?你有凝聚和调动各行各业的权威么?你有雄厚的研制经费作保障么?……

这些问题,其实一开始就引起各方面领导和专家担忧和争论。

“宋总呀,据我们所知,按国外不成文的惯例,一架飞机上新研制的产品绝对不能超过30%。超过30%,飞机的安全系数将大打折扣;而如今我们要研制的这架飞机,新产品将超过60%,你有多大的把握呢?”还在方案论证会上,就有专家向他这样提问。

“由于我们国家工业基础太差,几十年来基本以仿制别人的飞机为主,自然我们自己研制的新产品很少。但总是照猫画虎,我们航空工业的出路在哪里呀!我们不能永远没有自己的航空产品,永远都只是买人家的吧。如果哪天人家不卖给你了,那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呀。通过新机的研制,我相信,它能带动研发出一批自己的新产品来,这也是我们搞这架飞机一个很重要的初衷。”宋文骢回答道,“你问我有多大把握,我只能这样回答:只要批准上我们飞机的产品,我就要求有100%的把握!”

“宋总说的虽有道理,如果在搞这架飞机时,能研制出一批我们自己的航空产品,这自然是一件大好的事情。但飞机上的一些关键技术,我们还必须与国外合作,你如何来处理引进先进技术和自主研发的问题呢?何况你想要的许多先进技术是买不来的。”有专家再问。

“在目前的条件下,少数系统还需要通过与别人进行技术合作来完成。但合作是有重点引进技术,不是全面的买硬件。我要做的是坚决贯彻中央确定的研制方针: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我为主,充分利用改革开放的有利形势,积极引进先进技术,重点是软技术。”

“在执行中无论怎样合作,我们必须要牢牢控制总体设计主动权!在系统研制中采取与人合作和自我研制两条线并行进行,在关键的技术我们一定要进行攻关,尽量争取使用我们自己研制的产品和成熟的技术。必须要有‘两手准备’,不然,我们会永远受制于人。”宋文骢再回答。

“宋总呀,恕我冒昧。据我所知,搞一个型号飞机少则10年8年,多则10年20年,你今年已经50多岁了,年龄不饶人哪,这架飞机在你手里最终能设计定型吗?”

“哈,这个问题有意思。我老宋还活多少年,这架飞机能不能在我手里定型,我说了不算。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通过这架飞机的研制,中国一大批现代飞机设计研制的人才肯定会成长起来!我们只要为他们铺好了路,到时候我老宋在不在没关系,自然会有比我宋文骢更高明的人来接着干!”

他亦庄亦谐的话,引来一片笑声。

多数领导和专家对宋文骢提出的方案,虽然逐渐表示了理解和支持。但,不同的意见却一直没有停息。即使在中央已经将新机研制列为国家重大专项,国防科工委已正式行文任命宋文骢为总设计师后,仍有个别同志对新机研制持怀疑态度,不时依然有风凉话向宋文骢耳边吹来:

“老宋提出这飞机的指标是不错,但他能搞出来吗?当年歼9提出的指标也不错呀,但搞了10年8年,还是只能仰天长叹哪!”

“是呀是呀,主观愿望是好的,但也要尊重客观事实呀。搞出来新机要接近美国的F16,优于苏联的米格23——难哪!实话实说吧,现在毕竟不是‘大跃进’年代了呀!”

“是呀,那我们就等着看,看宋文骢先搞两架飞飞再说吧……”

宋文骢听到这些话,他莞尔一笑,并不当一回事。他知道,自己只是在中国这块土壤上土生土长、从一个机械师成长起来的飞机设计师。有人有点不服气,这是很正常的事。何况新歼是第三代飞机,技术要求高,当时国内条件差,技术落后,研制新歼确实面临重重困难,人们有疑虑也是正常的。

宋文骢此时可能在想,我们经历了飞机维修、测绘仿制、自行设计的全过程,经历了东风113、歼9等多个型号研制,这些都是我们自己的宝贵财富呀,怎么能妄自菲薄自己瞧不起自己呢?

“这些人说的话还好听一点,还有人说,你们这点水平和能力,能设计当代先进飞机么?”宋文骢平静地说,“有人说,你们只有5分钱,还想上长城!那意思就是说,你连门票都买不起,还要上长城哪!我不想和他们争论,但我心里暗暗较着劲,我不但要上长城,而且还要上到最高处潇洒地走一回。”

但有些话也吹到了上级机关领导的耳朵边。

这或多或少会引起领导的疑虑和担心。

宋文骢还记得大窑堡会议后,航空部一位副部长专门找611所所长成志明和谈他了一次话:

“老宋啊,你现在是新歼的关键人物了,新机研制的成败,你责任重大呀。说句直率的话吧,我真担心空军提出的战术技术指标太高了呀!”

“空军提出的战术技术指标,是从未来战争的需要提出来的呀。我们搞的新飞机,如果达不到他们提出的指标,也就是没完成邓主席提出的搞一架性能先进战斗机的任务呀。无论如何,这个任务都必须完成。” 宋文骢思忖了一下,回答道。

副部长还是放心不下,又看了成志明一眼。半开玩笑半认真地接着说:“老成啊,空军对我们有这么高的要求,你搞不出来可不行哪!”

“我们既然敢接手这事,就有决心和信心把它干出来。”成志明说。

“那,你们能不能给我写个保证呀?”副部长笑道。

宋文骢闻言愣了一下,也笑了:“哈,部长,你这是要我们给你立个军令状啊——为了让领导放心,我宋文骢可以给你立这个军令状!”

“不必不必,我只是想试试你们的信心和决心而已。”

“不,既然部长你说了,我宋文骢是个较真的人,我们就给你写个保证书!”宋文骢说完,只见成志明果断地拿出纸和笔写起来保证书,两人签字画押,给领导写了一纸保证书——这纸保证书,领导是否留存,就不得而知了。

其实,作为一个总师的责任和压力,何止于此!

就是几年之后,反对继续搞歼10的声音依然未绝呢!

1989年,宋文骢受邀参加了中央军委组织的一个军事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按刘华清副主席的要求,宋文骢此行的目的是去看苏联的飞机发动机。到了苏联,他第一次看见了苏27飞机。宋文骢从头到尾仔细研究了这种苏联定型不久的飞机,并好好对它进行了一番研究和琢磨。

回国后,宋文骢参加了在北京参加了一个高层次的会。当时军委副主席杨尚昆、刘华清也出席了这次会议。会上,有人提出,说我们的歼10飞机搞了这些年,也没能搞出来。干脆就别再搞了!把这研制飞机的钱,拿来买现成的苏27飞机,既省事又快捷。

刘华清闻言站起来,他问宋文骢:老宋,你来说说,我们的歼10飞机,和苏27有什么不同呀?

宋文骢坐在旁听席上,听刘副主席点他的名,他犹豫了一下站起来说道:刘副主席,这次到苏联,您给我的任务是考察飞机发动机。我认为苏27飞机的发动机是可以用的。但具体对飞机来说,各有其长,宋文骢对两种飞机的指标逐项作了分析。

刘华清听了很高兴,他最后总结时说道:歼10是我们自己研制的新歼击机,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研究所、工厂所有参研的同志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取得很好的效果。我们的新歼要早日研制出来,这是迫切又迫切、紧急又紧急的事!

刘副主席最后为继续抓紧新机研制和引进发动机定了调。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