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印度杂记1 -- heraclus

共:💬303 🌺4166 🌵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曾经认识个印度朋友

算是工作关系建立起来的一点儿私人关系,也有些算忘年交了,五十岁上下,人满慈祥,脾气也很好,说话做事慢条斯理儿的。人在美国,小时候印度长大的。

几个事情印象挺深刻。这还是早些年的事儿了。

1)与他在北京街头瞎溜达,非干线的那种小马路,人流车流都挺少。当时在路口儿等红灯,印度朋友对国内以这种交通指示灯以红绿灯区域渐渐减少来提示等待时间的方法赞叹一番,觉得比美国好。

然后,就对国内行人不遵守红绿灯,随便乱闯表示不满。这本身倒也没什么。其实我体会,大城市、老居民多一些的地方,这种现象很普通,在行人车辆尽量互不妨碍的情况下有一定的存在合理性。而且,这种现象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和人居习惯的改变,而有所改“善”。

即便在严谨如德国的很多城市,也是基本上除了腿脚不灵便、老派的老年人才极为严格地遵守交通规则,或者就是某些交通管制相对严格的少数城市。

我还在尝试稍作解释,他老人家不由分说就来了一句噎得我半天说不出话来、至今记忆尤新的话来:“没事儿,在我们印度,没发展起来以前也这样儿。”

我晕!再怎么着,俺也知道你们印度那是怎么个发展呀。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印度的交通状况,咱也有耳闻的。。。

2)当时认识的外国朋友还挺少的,他老人家头一次让我清楚地认识了外国人不识数儿是怎么回子事儿。

有次他讲一件事儿,需要算数儿的那种,在黑板上写啊写的。其实就是几个数字的加减法。他老人家在黑板前面涂了改改了涂地捣鼓了半天,真地是掰着手指头在那儿算啊!小半天!

结果还是算错了!

我不得不含蓄地稍作纠正。

这个还真不知道算不算印度人的特质,反正欧洲人没太见过这样儿的,美国人中偶尔见过。

3)提起吃的东西来。咱们虽然很不待见印度人的饮食,但我这位印度朋友,是我见过的惟一一位明确表示对中国饮食无法接收的。到现在为止,认识的各国朋友真的不少,他老人家还真的是唯一这么一位。

很多外国朋友都挺喜欢中餐的,其中有一些,虽然完全地用不惯筷子、甚至不会用筷子,但仍然坚持吃中餐的时候正襟危坐、严禁刀叉。理论上认为,不用筷子吃中餐是很没有水平、很跌份的行为。

最夸张的有位东欧朋友,每次吃完中餐,务必用面包把菜汁儿蘸干净吃掉。虽然我们反复解释,中餐菜汁与西餐不太相同,很多是不宜这样儿的。

当然也有不太感冒中餐的,但表达起来都还是委婉。唯独这位印度朋友,说话这么直白,惹得我翻白眼儿。因为,他的表情真地表现出来一些可以被称作“厌恶”、“躲避”的东西。

也许是两国文化和饮食传统吧,其实,我面对印度菜,如果是卖相不好的那种,表情应该比他有过之而无不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