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香港深圳合并如何? -- 浅水鱼

共:💬10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深圳香港一体化是大势但合并不可能

“纳深入港”这一建议在遭到大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反对之后,民政部行政区划司有关人士昨日(3月8日)回应说,纳深入港问题只有通过正规的工作程序转到该处后,才会考虑这一工作的可行性,目前不方便表态。

就全国政协委员马介璋提出的“纳深入港”这一建议,昨日,记者采访民政部行政区划司相关人士,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表示,尚不清楚是否有这份提案,而且有关部门也未向民政部提及“纳深入港”,因此不便回答。在回答“纳深入港”这一建议是否具有可行性时,这位负责人同样未置可否。

民政部行政区划司民政部区划地名司行政区划处一工作人员则表示,只有通过正规的工作程序将该委员的提案转到该处,才会正式开始考虑这项工作的可行性,至于现在对此事的看法“还不方便表态”。

这位工作人员介绍,在行政区划方面,设立市有相关的标准,但是在区划的调整上还没有具体的标准,所以也不能很快断定深圳并入香港是否可行。

按照有关规定,区划调整要本着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原则。但是工作人员同时强调,这一原则是对所有涉及区划调整的,不仅仅是针对深圳并入香港这一提案的。

深圳连线

深港一体化是大势合并不可能

将深圳纳入香港?北京“两会”上全国政协香港委员马介璋的这个提案在深圳民间一石激起千层浪。广东省两会代表应者寥寥,深圳民间和学界多半也不赞成这一提法。深圳一些学者认为,这个构想并不能根本上解决深港经济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但深港合作在一些层面上确实需要中央的支持。

深圳热线网转载香港《文汇报》和凤凰卫视的相关报道后,截至昨日18时20分时,新闻点击率就高达23796次,深圳网友发表评论129条。虽然网友难免有情绪化的反应,但也不乏基于理性的分析。部分网友认为,深港一体化是大势所趋,两地在版图上合并有利用资源优化配置和利用,不用造成重复投资。但绝大多数网友认为,深港虽然有唇齿相依的地缘关系,但合并不可能,也不具有可操作性。

深圳学界长期研究深港合作的专家从媒体上看到该消息后表示,也先是一惊,但对马介璋委员善意的动机和美好的愿望表示肯定,但对该提案反复推敲后认为,从深港合作的研究和实践来看,深港合二为一不太可能。

专家认为马介璋提案的愿望是好的,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部分在深圳工作和生活的香港人的呼声。多年的合作,从民间视角来看,双方发展得到了一定好处,客观反映出深港长期合作的收益,也是香港部分民间人士的心声,体现了香港委员向中央表达推进深港进一步合作的诉求。

马介璋委员表示,他提出纳深入港,主要考虑是从深港两地在未来发展中,更好地发挥深港两地一体化的作用,对深圳未来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带动作用。深圳官方和学界有一个共识:深港一体化对深圳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具有带动作用。这与马介璋的想法一致。但广东省和深圳的学者都认为,深港都面临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因此,提案将“香港要想进一步发展工商业,需要大力拓展地理空间”建立在拓展深圳空间上,并不现实;即使深港在版图上“合二为一”,也不能解决两地工业发展的需要。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处丁力说:“提案有没有意义,要从能否解决或改善深港经济发展面临问题进行衡量。”

在“一国两制”的政治前提下,深圳学界研究深港合作,更多强调其互补性和地缘经济关系,既没有涉及行政管理体制的对接,也没有版图合并的想法。从已知情况看,马介璋的提案并未提供可操作性的方案,因此,被深圳学界认为不可行。深圳大学教授魏达志说:“不管有没有创新和突破,如能推进深港合作、推动深港在珠三角城市群的经济发展就是有意义的。”

专家视点

深港合作确实需要中央的支持

昨天就纳深入港的提案,记者分别采访了北京、广东及深圳的数名专家学者,他们认为深港合作应该放在更大的背景下进行,合并版图不足以解决香港目前存在的问题,但深港合作在一些层面确实需要中央的支持。

深港合并改变行政性质不可行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区域经济专家刘维新:纳深入港将意味着改变行政性质,这是不可能的。包括行政区划在内的有关香港规定,在香港《基本法》里已有明确规定。香港与深圳,与内地其他城市,可以在经济方面有更多合作,更多融合,改变行政性质不可行。

香港发展支点不应局限于深圳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魏后凯:CEPA的实施,香港经济发展的支点不应只局限在深圳,而应该是珠三角地区,甚至是更广阔的内地市场,“与其提深港一体化,还不如提粤港澳一体化,而深港只是其中的一个中心区,一个核心区罢了。”

深港一体化都从经济角度探讨

深圳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魏达志:深港一体化从来都是从经济一体化角度进行探讨的,在促进深港要素流通中,需要中央给一些特殊政策。香港渴望解决的最大问题是失业问题,CEPA框架内的深港合作只解决了在深投资的港人往来的便捷问题,如果中央给些特殊政策,深圳政府在就业环境方面提供引导,就可以吸引香港职业工人到深圳成为小业主或技术工人。

深港应朝共同市场一体化迈进

综合开发研究院华南经济研究中心博士谭刚:CEPA框架、泛珠三角9+2协议、深港1+8合作协议,在国家、区域、城市三个层面都提供了支持香港的方式,而且是行之有效的。在这种背景之下,香港发展没有必要建立在深港合并基础上。深港、粤港合作的方式今后都还需要探索,但我个人认为,深港合作朝着共同市场的一体化方向迈进,其价值对中国经济发展发挥的作用更大。

深港合作应共同拓展发展腹地

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处丁力:香港发展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原来的经济增长模式没有了原有的外部环境配套了,这跟深圳有类似之处。如果深港合并,可能会有几年内的经济增长,但几年后,就是一个放大了的香港,遇到的问题基本不会改变。从问题的关键出发,深港合作应该融入祖国大陆这个市场,共同拓展其发展腹地。

《南方都市报》 2005年3月09日 (责任编辑:陈志华)

俺也转载了一篇。我的看法:深港一体化仍然是经济命题,深圳可以试行政治体制改革,但与香港合并不可能具有全国性上的示范意义。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