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还我三峡好云雨--好湿啊 -- 回车

共:💬232 🌺819 🌵4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赤道雨林...

你看得真仔細。

原本我跟一位朋友提及氣候問題,他跟我講了許多巴西的阿馬遜雨林,冰川融化,杜拜的事,我當時也追問,沙漠中有雨林嗎?他說有,也說那個島在蓋的時候有很多爭議。

後來我查了一下,沒有找到有雨林的歷史,但有講人工島改變了洋流,破壞了海洋生態。雨林是他弄錯了,還是怎樣,我先存一個疑問。剛才那段我給刪掉了,

以前就有朋友跟我講石油是動植物的屍體而成,如果非洲及阿拉伯國家有那麼多石油,那麼許多許多年前,那個地方一定曾經有很多動物及植物。現在的沙漠,以前究竟是怎樣的呢?

非洲與南美洲正好在地球兩側,二者又都接近赤道。

雨林又稱為地球之肺,維系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及氧氣的平衡。現在,熱帶雨林從800萬平方千米銳減到280萬平方千米,而且每年還持續以20萬平方千米的面積消失。

在赤道的雨林,是地球的綠腰帶,直接影響著大氣中的碳氧平衡。

冰川的冰雪反射太陽,能夠幫地球降溫。不過,又有說以前減少了的冰川,現在一些地方又好像多了起來。所以,也有說法地球暖化情況不一定是大家所說那樣。

人類活動,例如汽車廢氣, 令到二氧化碳增多,二氧化碳會儲熱,這是人為的影響氣候。

事實上,中國及非洲的發展,美國印錢增加全球消費,大比例地增加了能源的消耗,還有減少了雨林的數量。

如果雨林破壞持續下去,未來會有怎樣的變化?阿馬遜的雨林會變成草原及沙漠嗎?

杜拜的人工島究竟改變了哪一部分的洋流? 如果這個島抵抗不了大自然之力,給沉了,洋流又會否回復原先的模樣?

http://www.hudong.com/wiki/%E6%96%B0%E4%BB%99%E5%A5%B3%E6%9C%A8%E4%BA%8B%E4%BB%B6

在欧洲大陆的西边,大西洋的东北区域,有一支自西南向东北流动的洋流——北大西洋暖流,它给欧洲带去了温暖湿润的空气和丰富的降雨,使北欧的冬天不至于那么严寒。这支暖流也相似地影响到北美东北部。如果没有它,那么北欧的冬天就会变得异常寒冷。不仅如此,北半球很大一部分地区的气温都要受到影响。这是因为,北大西洋暖流是全球洋流系统中很重要的一个成员,它的变化会打乱洋流格局。北大西洋暖流是温盐环流(Thermal-Haline Circulation,简称THC)的一部分。THC就像一个巨大的传送带:在北太平洋和印度洋中部,分别有一个区域,海洋深处的冷水往上涌,来到海洋表层后,向西南流去。这两支寒流会合于印度洋西南部,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进入大西洋,一路长驱北上,穿过赤道,流经墨西哥湾,流经西班牙、葡萄牙西海岸,向大不列颠、冰岛、格陵兰岛开去。到达格陵兰岛南端的时候,由于水温降低,以及连续的蒸发浓缩,它变得又冷又咸,密度很大,于是在这里又下沉。在海洋深处,这支海水循着来时的路,返回太平洋北部和孟加拉湾,然后再次涌到海洋上层。大家可以看到,温盐环流流经很多海区和纬度,并且它的流量是很大的,所以它充当了在不同纬度之间运送热量和水汽的角色。在从低纬度流到高纬度的时候,温盐环流带来热量和水分,这对于处在高纬度的挪威、英格兰等地区是十分珍贵的。同样处在高纬度,北欧却没有阿拉斯加、西伯利亚那么寒冷,就是这个原因。不仅是北欧,几乎整个欧洲、北美大陆的温和气候都受惠于北大西洋暖流。如果它中断了,那么冰川就会在这个地区发育,首先是挪威中部的高山(格利特廷山脉)、阿尔卑斯、北美的阿拉巴契(这个我不确定,这个山脉纬度可能没有那么高,一下子发育冰川可能不大容易),然后,以这些地方为中心,冰川在大陆上铺展开来,覆盖波罗的海,覆盖北欧和北美的广大地区,分别形成冰期时的斯堪第那维亚冰盖和劳伦泰冰盖。冰盖生长过程中,还会由于冰雪大量反射太阳光而造成地球对太阳能的吸收能力下降,引起进一步降温。

有环境保护人士指出,棕榈岛将破坏海湾海洋生物的栖息地。为鱼类和海龟提供食物的珊瑚礁、牡蛎栖息地、海藻等将被埋在岛下,其中阿里山棕榈岛以前属于一片海洋野生生物保护区。同时,棕榈岛将阻止和改变自然洋流,迪拜著名的天然沙滩将被侵蚀。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