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影评系列(序) -- 上古神兵

共:💬673 🌺3839 🌵5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影评14之我的左脚——爱是真正的力量

看丹尼尔.戴.刘易斯的片子并不多,印象中就只有《最后的莫西干人》,所以这次回顾下他的获奖作品《我的左脚》。

因为早知道是部励志传记片,所以有嚼蜡的心理准备。但我失算了。没有我想象中那样的苦难,其困苦的生活背景,仅仅让我回忆起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家庭。影片并没突出地描写主人公怎样克服困难,和疾病、歧视做斗争。整个影片我看到的并非孟子所说的天将大任于斯人,而是主人公自身的天赋和使他成就自我的真正的力量——爱!

就个人而言,我家里曾经有不止一位残疾人,所以在这部片子中,爱的主题更能让我产生共鸣。一个正常的人很难想象一个不正常的人所要经受的精神折磨,无论是歧视、冷漠、嫌弃还是怜悯,都会无数倍地在残疾人心里放大,残疾人内心的敏感和坚强不是用语言所能描述的。唯一能医治这些的就只有“爱”。

这部片子中,无论是父亲、母亲,还是兄弟姐妹,从一开始就没有放弃克里斯蒂,这种出于血缘的“自然之爱”,并非如想象的那么简单,因为要面对经济的沉重负担,周围的歧视目光,照顾病人起居的辛劳,生活中相互之间的矛盾,爱是会磨损的,也是会被压抑的。把这种爱刻画的流畅、自然,是本片最大的成功之处。

无论导演有多么优秀,还是要演员来演绎。我们这两位因此得获奥斯卡小金人的演员也确是实至名归。如果你从不认识路易斯,看本片你一定会错以为他就是那位残疾朋友——夸张变形的脸,含糊的语言,笨拙的肢体动作,你会惊讶而生怜悯之心,而不会觉得矫饰虚伪而厌恶。布兰达.弗里克的出色是相反的极端——平实不留痕迹。一位平凡的母亲,给观众的感觉就如自己或邻居家的母亲。这样的母亲承担着家庭的重任,生育的痛苦和危险,抚养孩子的艰辛。特别是刻画布朗太太对儿子心理状态的忧虑时,表现得尤其功力深厚:当自己的儿子有勇气、有机会像正常人那样去爱时,她担心儿子因为并不是正常人受到伤害,这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而这种心理其实是贯穿整个影片的。

当然出场不多的其他演员也都做到了这点,比如父亲、那位医生和布朗兄弟姐妹。

要把自己看做是一个正常人去生活,却要时刻面对正常人的不正常关注,这是残疾人最难处理的问题,也是残疾人家庭最难处理的问题,同时也是正常人演员最难演绎的问题。这部影片真的很好地解答了这个问题。他们为什么能做到?我的答案是:爱!这种爱是导演、演员对主人公这样的残疾人抱有的尊重和关爱,而非对其画家、艺术家、作家身份和艺术成就的仰慕。

只有爱能做到这一切,只有发自心底的爱有这样的力量去演绎真实的传奇。

关键词(Tags): #影评#刘易斯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