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春秋左传注读后01君子与圣人 1君子与小人 -- 桥上

共:💬81 🌺32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春秋左传注读后01君子与圣人 2君子与孔子

君子与孔子

既然“君子”是要继承职位的,就不仅要求其有“见识”,还要对其有各种各样的要求:

总的来说,“君子”的行动要符合“礼”的要求,例如:诗曰:‘胡不相畏?不畏于天。’君子之不虐幼贱,畏于天也。在周颂曰:‘畏天之威,于时保之。’不畏于天,将何能保?以乱取国,奉礼以守,犹惧不终;多行无礼,弗能在矣。(《文十五年传》(p 0614)(06151102))君子不食姦,不受乱,不为利疚于回,不以回待人,不盖不义,不犯非礼。(《昭二十年传》(p 1413)(10200408))君子贵其身,而后能及人,是以有礼。今夫子卑其大夫而贱其宗,是贱其身也,能有礼乎?无礼,必亡。(《昭二十五年传》(p 1455)(10250101))是故君子动则思礼,行则思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昭三十一年传》(p 1512)(10310502))非礼也。君子违,不适雠国。未臣而有伐之,奔命焉,死之可也。所托也则隐。(《哀八年传》(p 1647)(12080201))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歛从其薄。(《哀十一年传》(p 1667)(12110701))这里的“礼”不是今天一般意义上的“礼”,《左传》作者作为某种“思想家”,他提到的“礼”有特定的含义。例如在《昭二十六年传》中,作者借晏婴之口提出:“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p 1480)(10261101))在《左传》作者看来,“礼”是一种“道”,是行动的方法和规范,所以孔子才会说“克己复礼天下为仁”。

分而言之,首先,“君子”要比“小人”有远见,有“见识”:君子有远虑,小人从迩。(《襄二十八年传》(p 1152)(09281202))对曰:“君子有远虑,小人何知?”(《哀十一年传》(p 1657)(12110101))吾闻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我,小人也。衣服附在吾身,我知而慎之;大官、大邑所以庇身也,我远而慢之。(《襄三十一年传》(p 1192)(09311201))君子之行,思其终也,思其复也。书曰:‘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诗曰:‘夙夜匪解,以事一人。’(《襄二十五年传》(p 1108)(09251501))吾乃今知所以亡。君子之谋也,始、衷、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哀二十七年传》(p 1734)杨伯峻(12270302))因此在国家遇到危难时:小人慼,……君子恕,……(《僖十五年传》(p 0366)(05150802))小人恐矣,君子则否。(《僖二十六年传》(p 0439)(05260302))因为“君子”比“小人”对形势分析的更清楚。

“君子”还要有信:夫子,君子也。君子有信,其有以知之矣。(《昭二年传》(p 1228)(10020102))子野之言君子哉!君子之言,信而有徵,故怨远于其身。小人之言,僭而无徵,故怨咎及之。诗曰‘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唯躬是瘁。哿矣能言,巧言如流,俾躬处休’,其是之谓乎!(《昭八年传》(p 1300)(10080101))苟有明信,涧、谿、沼、沚之毛,蘋、蘩、蕰藻之菜,筐、筥、锜、釜之器,潢、汙、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隐三年传》(p 0027)(01030302)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论语子张第十九》)

“君子”要能补过:臣闻君子能知其过,必有令图。令图,天所赞也。(《昭元年传》(p 1214)(10010802))仲尼曰:“能补过者,君子也。诗曰,‘君子是则是效’,孟僖子可则效已矣。”(《昭七年传》(p 1294)(10071201))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第十九》)

“君子”应该和而不同:齐侯至自田,晏子侍于遄台,子犹驰而造焉。公曰:“唯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洩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故诗曰:‘亦有和羹,既戒既平。鬷嘏无言,时靡有争。’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故诗曰‘德音不瑕’。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昭二十年传》(p 1419)(10200801))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第十三》)“和而不同”应该是《左传》中的这段叙述在先,孔子言在后,孔子的话很像是对《左传》中晏子的话的总结和发挥。

“君子”的行事,无论公事还是私事,都要有节制:诗曰:‘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君子之喜怒,以已乱也。(《宣十七年传》(p 0774)(07170201))君子不欲多上人,况敢陵天子乎?苟自救也,社稷无陨,多矣。(《桓五年传》(p 0106)(02050304))公曰:“女不可近乎?”对曰:“节之。先王之乐,所以节百事也,故有五节;迟速本末以相及,中声以降。五降之后,不容弹矣。于是有烦手淫声,慆堙心耳,乃忘平和,君子弗听也。物亦如之。至于烦,乃舍也已,无以生疾。君子之近琴瑟,以仪节也,非以慆心也。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徵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菑: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女,阳物而晦时,淫则生内热惑蛊之疾。今君不节、不时,能无及此乎?”(《昭元年传》(p 1221)(10011204))

甚至,宋襄公说:“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僖二十二年传》(p 0397)(05220803))他为了要做“君子”而丧了命。

不但如此,“君子”的仪态可能也与“小人”不同。在晋国与齐国的鞌之战中,齐国的“邴夏曰:“射其御者(韩厥),君子也。”公(齐顷公)曰:“谓之君子而射之,非礼也。””(《成二年传》(p 0793)(08020305))在晋国与楚国的鄢陵之战中,楚共王派人传话给晋国的郤至说:“方事之殷也,有韎韦之跗注,君子也。识见不穀而趋,无乃伤乎?”(《成十六年传》(p 0887)(08160509))在齐国与鲁国的炊鼻之战中,鲁国的“冉竖射陈武子(字子彊),中手,失弓而骂。以告平子(季孙意如,鲁军统帅),曰:“有君子白皙鬒须眉,甚口。”平子曰:“必子彊也,无乃亢诸?”对曰:“谓之君子,何敢亢之?””(《昭二十六年传》(p 1472)(10260403))以上三次都是在战场上,谁是“君子”谁不是“君子”,竟然一望而知。而且就在上面的晋、齐鞌之战中,御者逢丑父与齐国国君在被追赶过程中临时换位,竟骗过了一直在后紧追的韩厥等人,杨先生就此事解释说:“古代兵服,国君与将佐相同,僖五年《传》“均服振振”是也。故易位即足以欺骗敌人。《”(《成二年传注》(p 0793)(08020305))(《僖五年传》“均服振振”《注》:“古之戎服,君臣上下无别。”(p 0310)(05050802))既然戎服“君臣上下无别”,所以在以上三种情况中,战车上的各人的服饰应该是一样的,因此,在这些情况下分辨“君子”与非“君子”,并非是由于“君子”与非“君子”服饰不同。另外,在晋、齐鞌之战中,韩厥是临时在战前换到御者的位子上的,结果邴夏只认为韩厥是“君子”,而把被换到韩厥原来位子上的御者射死了,因此,分辨“君子”与非“君子”也不以所处位置的不同为根据。由此可见,当时的人仅通过远远观察就能分辨“君子”与非“君子”,说明当时的“君子”有能让人一望而知的特别的仪态。还有一个著名的例子,也可以说明当时的“君子”对自身仪态的要求甚至可以达到疯狂的程度,竟然为了仪态而死:鲁哀公十五年(前四八〇年)时,卫国的太子作乱,孔子弟子子路去平乱,太子在台上,子路威胁要放火烧台,“大子闻之,惧,下石乞、盂黡敌子路,以戈击之,断缨。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结缨而死。”(《哀十五年传》(p 1695)(12150503))这也印证了当时的“君子”很可能有特别的仪态。

其实,从上面的引述可以看到,不仅是在《左传》中,在与《左传》接近同时的孔夫子的《论语》中,也提出了对“君子”的很多要求。《论语》中有86段提到“君子”,主要是对“君子”提出的各种各样的要求,有道德方面的要求,也有对应该如何行事的要求。

在道德方面的要求例如: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第一》)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第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第四》)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第十二》)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在应该如何行事方面的要求例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第一》)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第四》)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第六》)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论语宪问第十四》)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第十六》)

为什么会有这样多的要求,显然因为孔夫子是老师,老师才会有好多各种各样的要求,这是老师的职业行为。因此,这些要求应该是反映了当时孔夫子进行教育的目标。

前面已经提到,据我猜测,只有“君子”才有受到特定“公立”教育的权利,“君子”也是要经过教育培养才能够成为“君子”的,不过,尽管已经是“私立”的教育,培养的人也已经不都是“君子”,但孔夫子的“教育”仍然是特定的“教育”,是以培养“君子”为目标,以“学而优则仕”为目标的“教育”,只不过当时“礼崩乐坏”,在已经到了原属于“君子”的岗位上的人,很多都没有受到成为“君子”的特定“教育”,主要是他们原来没有资格受到这种特定“教育”,“公家”也不对他们提供这种“教育”,“公立”的“教育”本来就是只面向“君子”的,所以孔夫子的“私立”的“教育”才应运而生,为“陪臣执国政”提供人才,把没有“君子”资格的人培养成“君子”,帮助他们“学而优则仕”,走上“君子”的岗位。

应该说,孔夫子为他所进行的教育提出了全面的“素质教育”的标准。而这种“素质教育”的具体的榜样,就是接近于这样标准的、当时各国的“君子”,“真”的“君子”。前面已经提到,这些“君子”声气相应,在当时形成了对统治者的“舆论压力”,要大家都按“礼”行事,这也是孔老夫子教育的目的吧。但是“克己复礼”正在逐渐失去其社会基础,再完美的“君子”也没有了存在的条件,孔老夫子也只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再往后,到了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应该也是教育方法的竞争,各家都用自己的方法和理念教育自己的弟子,百花齐放,孔老夫子式的培养“君子”的特定教育可以说是“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了。

与“小人”这个词类似,在《左传》中,“士”这个词也有逐渐扩大范围的趋向,例如:“事子我而有私于其雠,何以见鲁、卫之士?”(《哀十四年传》(p 1685)(12140305))这是齐国的大陆子方将要逃到鲁国、卫国时说的话,他所说的“士”应该不仅是指鲁、卫两国的“士”。“楚子伏甲而饗蔡侯于申,醉而执之。夏四月丁巳,杀之。刑其士七十人。”((p 1323)(10110202)《昭十一年传》)这里的“士”恐怕也不都是“士”。而在《论语》中,“士”这个词却有被拔高成为理想楷模、取代“君子”成为“小人”对立面的趋势(例如《里仁第四》:“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泰伯第八》:“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路第十三》:“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子路第十三》:“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子路第十三》:“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卫灵公第十五》:“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微子第十八》:“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子张第十九》:“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君子”与“士”这两个词相比,“士”这个词更具草根性,由用“君子”转而用“士”,或者也反映了由于当时社会的变迁,原有的“君子”、“小人”身份差异的消失。既然“君子”消失了,那么后来的儒家只有从称“君子”改为称“士”了。

通宝推:石头布,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