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埃及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打起来了 -- 俺老孫

共:💬87 🌺344 🌵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如果你一定要说这个根?那么

弥勒信仰(南北朝)比摩尼教(唐宋)在中国还要早,在民间搞教派造反还要早,是否可以说根在弥勒教,魔是后来吸进的?

明王出世可是放在弥勒降生之后的。

在民间,弥勒信仰,摩尼教,弥陀信仰(白莲教,白云宗),与原生的民间道教往往是纠结在一起的。所以后来(清及以后)几乎都被认为是白莲教造反。

上层文化不也是儒释道合一,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相互促进的么。

附,弥勒弥陀信仰分别指民间相传的未来佛(弥勒佛),过去佛(燃灯佛)。而释迦摩尼是现在佛。简单说弥勒信仰就是相信,未来会更好,会有弥勒降生带来美好世界。而弥陀信仰是相信,西方极乐世界是最美好的,阿弥陀佛是最强大的,因为如来佛都是他指点的。在这里,青阳,红阳,白阳分别指三个世界(过去,现在,未来),而如来佛则是在现世中普度众生。

明王出世是摩尼教,也就是明(魔)教的二宗三际思想中对未来的描述。黑暗与光明,过去,现在与未来,就是二宗三际。而明王,将带领人民战胜现实的黑暗,走向光明的未来,就是所谓的明王出世。

而这个观念正好对应了比之更早进入中国的弥勒信仰的说法,所以后来在民间弥勒降生明王出世就成双成对出现,而每当这句话出现,就意味着官方朝廷要紧张了。

白莲教,则是另外一回事。准确一点说是南宋茅子元,大约在绍兴年间创立的白莲社,是佛教的一个支派,却与正统的佛教不一样,号召在家念佛,结社修行(有点像家庭教会),因为修行简单,又劝人向善,再加上教友相互提携,以“普化在家清信之士”为号召,在江南大批有家室的职业教徒参加进去,从而在元朝大为发展。也如此事实上为元末的弥勒明王提供了名声上的准备与后期江南地界上的人员组织准备。要知道,不管是弥勒还是明王,在宋元都是被严加禁止的。于是在元末大家造反的过程中,自称白莲教的白莲教其实已经是不是白莲教了,而是改头换面的弥勒教与摩尼教的合流。但是因为后期江南大批的白莲教徒参加进去,故而被后世成为白莲教起义。

进而在后期,因为朱元璋严禁明教,弥勒教,于是弥勒信仰,明王信仰又继续以白莲教的名义流传。再到明清,又因为白莲教被严禁,于是各种其他宗教,尤其是以禅宗为发端的罗教,又被民间广为流传。但是不管如何,弥勒降生,明王出世和在家念佛,结社修行的行为却一直没变。

其实,要说根子的话,还早在汉末。底层民众需要什么?其实不过就是两个东西:

1,在极端困难的时候要有希望。

2,在面临绝境的时候要有援助。

这两点事几乎所有民间宗教都必须提供的。汉末的中原,是太平道喊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给底层的人民以黄天厚土的希望,五行更替的希望,而汉中的五斗米道(天师道的渊源),则以互助结社在战乱中保留了一块安宁的桃园。这两点则为后来的所有民间宗教所继承。一旦朝廷,或者说正统的社会不能提供这两个,那么,民间的宗教,或者叫邪教,自然会承担起他的责任,而民众,则自发,或被诱惑,加入到其中。

说起来,担心基督教家庭教会传播的网友,有些低估了共产党对这种家庭结社传教方式的理解了。而99年对轮子的霹雳反击,不过是历史为鉴的一个例子罢了。

通宝推:威尔谭,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